今天看完了《当呼吸化为空气》
作者保罗是一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他的生命只有短短的37年,在这37年里他达到了很多人一生都达不到的高度。
他获得的成就有:斯坦福大学学士、剑桥大学硕士、耶鲁大学医学博士、斯坦福大学医院神经外科医生,还有其他数不清的学术奖项与荣耀。
在他36岁这一年,他达到了“神经外科医生”这个岗位的顶峰,想继续往上走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进入实验室去做这方面的研究,去探索那些还没有被发现的高峰,从一个执行者升级为探索者。
只可惜他35岁就确证了癌症,失去了继续往下走的时间。
看完整本书,保罗能取得这番成就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词——“目标”和“专注”。
保罗最初的目标就是探究“生命的意义”,这个目标听上去好像没什么特别,几乎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些特定时刻,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但是真正能为此付诸行动的人却寥寥无几。
而保罗就是这样一个愿意为思考付诸行动的人,为了探寻生命的意义,保罗选择了神经外科医生这个岗位。
在这个岗位上,他可以以医生的身份与病人一起走过从生到死的全过程,对保罗来说病人从生到死的这个过程,他即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
从病人确诊到死亡(或治愈),保罗可以最大限度的观察和体会病人们心理上与生理上的变化过程,这是他探寻“生命的意义”这条路上的必经之途。
当曾经的同事们因为种种原因纷纷转向其他赛道时,保罗一路坚持了下来。
因为他的目标是探寻生命的意义,保罗认为想找到他需要的那个答案,必须专注于神经外科这一领域。
保罗的一生都只专注一个目标,专注于寻找那个自己想要的答案。
前半生用来探寻生命的意义,后半生用来写作,把前半生找到的那个答案用文字的形式传递给所有人,这就是保罗一开始为自己规划好的人生。
但是癌症这个病魔提前找上了保罗。
在癌症与病人的博弈中,保罗曾经充当过无数次旁观者,因为保罗曾经经手的很多病人本身就是癌症患者。
保罗一开始认为经验丰富的自己可以在癌症、工作与生活三者之间做好平衡,不会让癌症影响自己原本的规划。
但是病魔终究更胜一筹,保罗也提前进入了后半生写作阶段,于是就有了我们看到的这本书。
这本书算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保罗从他身体出现病痛时开始写起,直到最后再也提不动笔而结束,本书的「后记」部分其实是保罗的妻子露西写的。
跟其他书不一样的是,这本书里面没有什么可供人标注的金句,读的过程中你会慢慢的体会到一个天才是怎么一步步追逐目标的;会感受到“专注”有多么重要;以及对不期而遇的病魔而言人有多么脆弱,即使你是一个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