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了一本书叫《可爱的诅咒》,是一本为“圣母病”患者写的书,这里的“圣母”是指那些永远让别人的事情的优先级高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结果,支持了所有人,却让自己崩溃的人。
这些人像被下了一个诅咒——总是想让自己成为别人眼里nice又可爱的人,而这样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我在看书的时候和我表姐讨论过这个问题,比如她在工作的时候从来不会拒绝别人的帮忙。她的工作明明已经做完了,很多次部长把自己的工作交给她做,接受了就要加班,而且不是自己擅长的又容易出错,她虽然不愿意,但还是默默地慢慢地把这些事做完了。
她不承认自己受到了“诅咒”,她说那是领导啊,领导给的工作就要做啊。好,就算接受领导额外的工作是职场生存法则,那平级的同事非要和你换班,要你帮她录报表,你已经快累死了,还是接受了,这该怎么解释呢?可能也是职场生存法则吧.......
我们总是为自己的“可爱”找借口。
我上大学的时候,我的舍长是个特别特别nice的人,只要你有需要找她帮忙,就一定不会被拒绝。然后我们整个宿舍都养成了凡事就找舍长的习惯:
舍长,你去图书馆?帮我还了这七本书呀。
舍长,你去食堂吃饭?帮我买三楼的油泼面呀,记得多放点醋,顺便帮我带个白吉馍回来~
舍长,你要去上课啦?如果老师当堂检测,你记得帮我们两个也答份卷子哦!
......
类似这样的事,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也真的很讨厌,总是去麻烦舍长,但舍长从来不拒绝,觉得就要对得起舍长这个称呼,要照顾我们,很多事情她觉得累啊,觉得烦,又不知道怎么张口说不行。
然后这个大好人名声在外,我们周围五六个宿舍的人也常常有事就来找她。甚至有一段时间要准备公务员考试,需要常常避开我们,有我们这群麻烦在,她自己的学习量就完不成。
我舍长说,大家来找我,我不好意思拒绝啊,大家都是同学一场......
这种圣母型性格,其实和讨好型人格差不多,总想着周围的人能喜欢自己,希望自己不让周围的人失望,不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也羞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即使不舒服,也忍着,就像被下了“我永远要做一个可爱的人”这样的诅咒。
有的人也会把这种诅咒带到恋爱里去,像书里说的,
你和一个男孩约会,虽然你对他并没有感觉,但是他带你去的是一个高档餐厅,并悉心为你准备了见面礼,用餐完毕后又绅士地把你送回家。你对他没感觉,但是因为他对你太友好了,又为和你的约会花了很多心血和物力,你觉得还是不要说了,再相处看看?
这不是贪心,而是不想让对方感到不舒服。其实相处下去,不会变好,只会更糟。
而且我们常常规定自己,在各种相处里,我们应该怎么做去讨人喜欢。
比如在恋爱关系里,自己就应该是这样子的,要做一个温柔大方的女朋友,要做一个胸襟宽广的男朋友,自己不应该那样,自己应该这样,永远要把对方的感受放大。
我大学异地恋,每天要接十个左右的电话,虽然我并不想时时刻刻汇报自己在干嘛,自己和谁在一起,自己中午吃的面条还是米饭,但是潜意识告诉我,异地恋就应该这样,不然他会担心我。
每次中午十二点放学去食堂买饭,我已经饿死了,人已经挤死了,我还要在人群里一边接电话,一边一只手完成冲刺刷卡的防止被人踩被人撞的凶猛动作。有时候我上个厕所的空隙就会看到电话有八九个未接,为了让自己不漏接电话,连上厕所也随身带着。
很多次我打电话接电话接到奔溃,烦躁到我想把电话扔到马桶里然后冲下去,甚至看到电话铃响就有一种紧张感。我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我不想要这么频繁地打电话呢,因为我说出来会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个好女朋友,他会表现地很失望。而我想让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女朋友。
虽然每次接电话我都要停下来手边的事情,比如睡觉,比如上自习,比如看书,比如在开会,比如在兼职,我都要停下来,去和他说我在做什么,如果拒接,他会再打五个过来,然后烦躁到我真的想要摔烂身边的所有东西,我不知道自己竟然还有这种暴力倾向。
我不爱他吗,并不是,那时我只是一直在规定自己应该忽视自己的感受,怎么做不让他觉得怎么样。
在家庭关系里也会有很多可爱的人。
很多家庭都会聚餐,尤其是大家庭,可能都会在长子家里,像我们家里经常会去舅舅家里吃饭,动不动就二十个人聚在小院子里。我舅妈早早就要准备买菜然后在厨房里忙碌一上午,然后午饭过后一群人酒足饭饱走后又开始洗碗,收拾各种狼藉。
这么多年的习惯,从来没有改变过。虽然大家有时候会去帮忙,但是作为主人不光劳身还要劳心。
其实她真的很累,有时候又会觉得很烦,因为她可能只想要一个清淡的午饭和一场轻松的午睡。
不过这种疲劳感我舅妈又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她觉得这都是应该的,这是一个好嫂子好弟妹好儿媳应该做的,她应该是一个可爱的人。
而真正健康的关系,应该是大家来家里,她能明确地说出希望让大家来下厨房,希望大家来洗碗,或者一起去饭馆,因为自己最近想要休息。
这更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
“圣母”这种性格和习惯都是从小积累出来的,很多妈妈在教育孩子时,都放大了孩子让自己开心的时刻,并为这一时刻给予一定的奖励,却忽略了孩子有进步或者展露的天赋,让孩子觉得自己忽略自己的感受去满足妈妈,这样自己会受到表扬,甚至感受到爱。
经常这样,孩子们就会隐藏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去努力满足周围人的愿望,用他人的感受来要求自己,从而成为一个受到“可爱的诅咒”的人。
生病了也要去上班,发烧了还要坚持去上学,明明很累还要完成约定和朋友去逛街,明明没有钱还要像办法如约和同事去旅游。
他们并不是想守信,只是不想让别人失望。
那受到诅咒的人,可能自知,也可能不自知,书的首篇就列举了这几种情况,如果你满足很多,那大概你就是受到了诅咒:
一如既往地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
始终把友善待人当作唯一的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
认为要让别人喜欢自己、爱自己并接受自己,就必须按照别人认可的方式为人处事。
面对强势的人(如父母、老师、上司),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从不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人起争执。
总是想太多,总把错误归因于自己。
很多事情的优先级都高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结果支持了所有人,却让自己崩溃。
心甘情愿陷入他人期望的牢笼,虽然被压迫得近乎窒息,却不想改变,或者说无力改变。
总是把时间、精力、金钱和爱奉献给其他人,唯独不留一点给自己,只有通过这样的过度付出才能获得安全感。
如果你正是这样,可能真相并不是你是一个人人喜欢的可爱的人,而是一个总是忽略自己,按照别人想法而活,容易将自己陷入对不起自己的境地的人。
那如果你经常不快乐,和他人在一起觉得紧张,觉得疲惫,你就应该仔细想一想,或许这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关系,而自己是不是一个受到“可爱的诅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