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岁这个特殊的年龄,孩子坚持了一年的诵读经典《有感于2017爱祥两岸国学师资培训》似乎难以坚持下去,她总是玩不够,总是在玩得筋疲力尽时来读书,当然也是被强制来读的,而读着读着她便睡着了,或者声音很小,眼睛不看书本,手不指着书读,玩搞笑玩具,读书很被动……我一见她这种状态,便很生气,又强忍着不生气,只是指出她这样做不对、不好,但终究在三五次的忍耐后败下阵来,要批评和指责她,她就委屈地哭,我没有好脸色,双方无言。哭一会儿,继续读,她便抽泣着读,读书的美感荡然无存,彼此心里都很压抑。
若随了她不读书,又恐她得寸进尺日日不读;若硬是强迫她读书,又恐她这一生都不喜欢读书,我矛盾重重,这种事情总是反复发生,我不知道该如何抉择。近日她更是直接大声喊出“我讨厌读书,我讨厌读经典,读经典是我最讨厌的事情,这个读经班谁让你给我报?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我也是被震到了,不知该怎样引导,如果继续强迫她读,又怕他从此厌烦了看书,若是放弃了岂不可惜了这童年的大脑。我给她讲道理:人不能总干自己喜欢做的事,不喜欢做的事也是要做的。但她压根儿听不懂,或者我本身这样说便已经是错了。
思前想后决定先暂停读书吧,每晚再不逼她去读,只我自己去读吧,或者只带她一起读朗朗上口的诗词吧,带她上学明白一些道理,认识些许文字,我们再继续。本想以此文决定,暂停读经,期待一起读经的同仁们理解,却在与心理老师交流之后感觉还是自己做的不够,自己有缺陷,不会拒绝,不想生气,不去惩戒和要求,不制定规则,违反规则,并无惩戒,不了了之,这些都是一种纵容。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也谈惩戒,并主张教育中不可缺少惩戒,我想这种说法应该是对的,要做改变的是我而不是停止读经,我该制定规则去遵守规则,违反规则就要接受惩戒,我应该硬下心来适当采取体罚教育。
其实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若要改变孩子的缺点,家长首先应作出调整,我再一次深谙此理。只是本人也有缺陷,并无极大的动力去改变自己,改变自己与孩子的互动模式,我不愿意面对冲突,没有那么多精力去陪伴孩子,很想独自一人呆着,静静的没人打扰,修复自我情绪。但是若要改变孩子,我可能还必须坚持一下,继续尝试改变自己。
以上是我的思考,诸君看,合理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