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墨菲定律》中的六个效应,主要讲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法则。
第一个首因效应,他起源于美国的心理学家洛钦斯的实验,它的含义就是多种刺激呈现连续出现的时候,人们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第一次出现的刺激。他与近因效应相反,净因效应就是多种刺激呈现断续性出现的时候,人们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最近一次出现的刺激,他们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多种刺激呈现断续性出现的不同,陌生人场景使用首因效应,熟悉人场景使用近因效应。
第二个叫晕轮效应,晕轮效应起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赛戴克,它的含义就是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往往是从局部出现,而扩散到整体的,它的实质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错误,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常见的“名人效应”就是晕轮效应的一个典型例子。
第三个叫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含义就是人们对某个事物形成一个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看看法推而广之,认为是这种事物具有的这种特征,而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生活在同一地域、同一文化背景的人们出现很多的相似性,人们便把这种相似性加以归纳,概括到普遍认识中并固定下来,形成了刻板印象。
第四个是曼狄诺定律,曼迪诺定律起源于美国作家奥格.曼狄诺,它又称为微笑定律,当你不懂社交的时候,那么首先就微笑吧,这比较有名的一个例子,是美国职业棒球明星怀拉,他在退休以后找工作先找到保险工作,但是她没有被录取,因为他每天摆着苦瓜脸,后来苦练微笑,最终练成了价值百万美元的笑脸。
第五个叫虚假同感偏差,虚假同感偏差,起源于1977年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李罗斯的实验,它的含义是指人们常常高估或者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人们认知他人的时候,总是喜欢把自己的特性强加在他人身上,假定自己与他人是是相同的,它的实质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么该如何解决呢?那就是换位思考,而真正换位思考是一个移情的过程,需要发自内心的体谅别人,并真正的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别人。
真不知道现实中有没有这样的人。
最近忙的都没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