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心理学的经典案例分析,很多案例分析到最后的结论,就是「缺爱」。爱这种东西,挺抽象的,到底什么是爱?爱,就是感受被充分看见,这里蕴含着无条件地理解、接纳。如果感受没被看见,就会产生恨。爱而不能,就是恨的源头。
可问题是,爱这种东西,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又没办法控制,怎么办?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你怎么爱自己,就是在教别人怎么爱你。”
你整天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别人才会想方设法夸你好看或者帅气。你爱读书思考,别人才会送你书,或者认真对待你的见解。你爱美食,而且有精深的研究,别人才会请你吃美食,送你好食材。别人爱你的方式,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这些「投其所好」,就是别人跟你产生链接的源头。有了链接的源头,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关系」。有关系的地方,彼此就有可能承担对方所期待的角色,当彼此的感受都被对方无条件地理解、接纳时,「爱」就产生了。想要让别人爱你,最重要的一件事,竟然是「先爱自己」。
人性是贪婪的,通常会以自我为中心,持续不断地索取。因为我们是在父爱、母爱里成长起来的。父母之爱的特点是,你缺什么,就给你补什么。而我们进入社会之后,情况就变了。在成人的世界里,自己没有的东西,别人也不会给。即使环境充满了善意、资源、工具,甚至爱,也是如此。这些东西,其实都只是「自我的放大器」。
这个观点,其实挺颠覆的,因为打破了「我们只能被动等着别人的爱」这层逻辑。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把自己照顾好的前提,就是在不侵害别人感受的前提下,先把自己的感受照顾好。
所以,真正充满大爱的人,并不是表面上嘻嘻哈哈的那些人,而是那些能够「独处」的人。独处,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而是在大量的信息搜集中,通过持续不断地消化整合,内化到内心深处的过程。
整个独处滋养内心的过程,不仅会收获满满的认知,更会把自己淬炼成更好的自己。这个循环一旦开启,别人就会在与你沟通的过程中,感受到你思考理解的深度,也拿到了一定的成果,你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也会被对方捕捉到,你真正活成了别人想象中的样子,更多的人就会向你靠拢。
筛选出那些「不含诱惑的深情」,这些就是「真正爱你的人」。只有这些爱你的人,才能长久地走下去。如果只是为了短暂的相互利用而聚在一起,一旦利益没了,这场戏也就散了。
原来,所谓的缺爱,其实就是我们对自己还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