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凌志军《重生手记》后感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很多时候,在我们风华正茂或一帆风顺的时候,往往从未了解过自己的内心世界,往往没有珍惜过身边的人,更加没有疼爱过自己,在拿到凌志军的《重生手记》,我几乎是一气读下,作为一名护士,我被深深地感动着、震撼着、同时也无奈着,这是一个癌症患者从身陷绝境到逐步康复的亲历记,也是一位著名记者对当今中国癌症医疗体系种种利弊的观察和剖析,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勇气和乐观精神的人生励志书,但我想,这种奇迹的生还,除了他的坚定与智慧,还有他身后亲人朋友特别是他妻子无形的爱和毫不放弃的力量,才让他有机会把生命重走一次,重新有时间来审视自己,认识自己,热爱自己,并深深地体会到“癌症患者中有很多人并不是死于自己的疾病,而是死于自己的恐惧和错误的治疗”,成为中国现代罹癌求生者“带来希望”。
这本书简述的是 2007年,凌志军被诊断为“肺癌,脑转移”,即“肺癌晚期”。北京、上海两地名医会诊,几乎一边倒地判定,活不过三个月。他和家人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惧中。真的没有生路了吗? 外科、内科、中医、“太医”,分别给出了大相径庭的治疗方案。要不要手术?要不要做化疗?应该相信什么样的医生?该不该使用特效药?该把性命托付给谁?最终他调整心态,积极搜集诊疗信息,甄别真伪。他仔细观察医生的得失,也观察病友的成败,最终选择了最佳的治疗方案,走出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五年了,他不仅活了下来,还活得越来越健康。他真切地认识到,癌症不是绝症,只要不恐惧,不盲从,不走上错误的治疗之路,癌症患者就有更多生的机会。
这本书,于病人,能从这本书里获取力量,毕竟,这还是一个谈癌色变的年代,癌症等于绝症,确诊癌症等于宣判死刑,已根深蒂固地扎在了每个人的心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无法挥之的恐惧,都害怕不知道哪一天自己的身体上的癌细胞就战胜于正常细胞了,然后癌细胞把它的头昂得高高的,俯视地看着你的恐惧,看着你的悲伤,看着你的无奈.....一个人如果得了癌症,相当于,你自己跟自己在打仗,癌细胞赢,你死,正常细胞胜,你活,说白了,其实,这就是自己跟自己的身心的一个长期的对抗。这本书,很多的方法和经验包括心理都能让人作为参考,成为鼓舞,获取力量,“癌症不是绝症,而只是一种慢性病”,源于导引法即自然疗法治疗效果而得出的认识。导引法者,慢病无速法,但有巧法:开门打狗,给癌出路,且分四步走,即“控制病情,带瘤生存,临床症状消失,康复痊愈”;更是体现消癌人性化:“截断病程,减轻痛苦,生能自理,死有尊严”,害少利多,于是乎,百癌双冠王——肺癌治验,有十愈六七者,然门可罗雀,何也?人不求生!其实人是能和癌细胞共存的,当你能足够认识自己,爱自己,爱他人,当你不再为了孩子的成绩不好而生气、当你不再为了身边的爱人的唠叨而怨烦、当你不再为了自己的失误而一味的埋怨自己,当你懂得你就是孩子的靠山、你就是父母的延续、你就是爱人的港湾.....说不定,癌细胞就远离你了,爱就是一种无形的量,爱就是一种奇迹。
这本书,于医护人员,重新念起当初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我志愿以纯洁与神圣的精神终身行医……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无论需诊治的病人是男是女、是自由民是奴婢,对他们我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惟一的目的…… “错误治疗”,医生是关键。选医一步错,误治不可活,这本书极力地批判了一些极其“权威”的医生和一些护士的冷漠,作者无数次地置身于医院的拥挤、混乱和繁忙中,观察病人,观察医生,也观察医院的环境和设施。他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他们每天在同一时间拥进挂着“肿瘤门诊”招牌的那些大楼,带着满脸的焦虑和绝望;他看到那些身着白衣个个拥有一大堆头衔的专家,他们在收取病人几百元的挂号费之后只不过付出几分钟时间;他看到锃光瓦亮的医疗设备摆满楼上楼下,还被告知这都是全世界最先进也最昂贵的;他看到所谓“最新最好的特效药”几乎每周都在问世,还有所谓“中西医结合”的独一无二的优势......作为一名护士,看到此,我不禁扪心自问,真的是如此吗?我不能否认,作者的确是对医院和医生和护士观察得细致入微,我们的确是有不足的地方,我也不否认,有些医生某些方面的确不够专业,因为我们很多医生只是专科医生而不是全科医生,可能对于专科外的就不是如此的熟悉了,的确,有些名医在收取昂贵的挂号费后给病人看病也就几分钟的时间,这都是存在的事实,可后面还有多少病人等着这些名医看,你又知道吗?可能已经排队等了好几天还没看上呢!所以,我想说的是,人无完人,医无完医,我相信大部分的医务人员都是有一颗医者之心,都想病人康复,而且都是有着丰富的临床知识,更不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无良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至于我们护士,除了打针发药,我们还实施着整体护理,你能看到我们的脸上是微笑的,我们的心是炽热的,我们在工作之余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考试,为的就是让更能丰富自己的知识而用到病人的身上,至于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我觉得这是与时俱进必须的,虽然价格是贵了点,但检验的准确率更高了,也更节约时间了,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等得起、消耗得起,唯独时间与生命。
书中作者还提及了一些可以让癌症患者共同遵循的东西,那就是—— 必须有足够的坚强,去接受那些应当接受的治疗; 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去拒绝那些不应当接受的治疗;必须有足够的智慧,去分清楚哪些是应当接受的、哪些是不应当接受的;都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从容地迎接死神降临,什么时候该坚定地寻找康复之路,视死如归固然可敬可佩,叩开康复之门却更困难也更可贵,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这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明天和意外,谁也不知道哪个先来,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一段路上,郎朗的笑声、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惘然的取舍、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弥足珍贵,它必将令你忆起智慧,生命的丰盈在于心得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平常心。
对智者来说,生老病死没有那么难,难的是即便生死如一,想生的心还是那么跳跃、那么自然、那么渴盼,在乎与亲人相聚多一天是一天,这恐怕是人之本能,无关修为。凌志军以一个记者的眼光,洞察着自己的病区和中国医疗界的痼疾,病魔似乎在他那里成了一个谜语,而不是一个魔咒,更不是威胁。最终,他交出了答卷,在自己与家人的一起努力与坚持下,在爱的陪同和爱的呵护下,尝尽各种办法,甚至也没有听从医生,最终战胜了癌症,甚至越活越健康,我觉得这本书的意义在于:你对生死的态度,决定了你和死亡的距离;你对生死的智慧,决定了你掌控生命的权力;你对爱的诠释与渴望,决定了你是否已在天堂。
带着爱来生活,爱自己,爱他人,不艾,不怨,心坦然,生活,有苦乐;人生,有起落,学会挥袖从容,暖笑无殇。绝望大于绝症,人生在世,总是有一些空城旧事,年华未央;总是有些季节,一季花凉,满地忧伤。许多事,看开了,便会峰回路转;许多梦,看淡了,便会云开日出;许多癌症,看透了,便会绝处逢生,学会思索,学会珍藏,微笑领悟,默默坚强。
急诊科:杨璐丹 201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