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上在朋友圈里分享了武志红老师《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一书中一段话:
自卑与自信,其实是由我们小时候获得的爱的多少所决定的。如果从父母那里获得了足够多的爱,那么不管一个人的外在条件如何,他都会很自信。
相反,如果从父母那里没有获得多少爱,甚至相反是被蔑视、被伤害甚至被虐待,那么不管一个人的外在条件如何,他都会很自卑。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个无法摆脱自卑的人,在他整个人生中都不容易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模式。
想到此我在分享的同时,也写了这样两句话:
如果你想要一个自信阳光的孩子,那就从他降生的那一刻起,全心全意爱他,爱他,爱他……
如果你的孩子自卑阴暗,那你就要从这一刻起反省自己与他的关系模式……
本来想表达的是从我们开始,启动关系中的正向按钮,了解并纠正自己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没想到马上就有人做出反应,除了点赞的,评论的,转发的,更有甚者,黄自由(老妈的网名)还专门给我发来信息,她说自己小时候,姥姥姥爷喜欢的是三姨,却不喜欢她……
对此我有一点心酸,为她,也是为所有挣扎在这个旋涡里的人。一个人的成长,一直到生命的最后,都会带有童年时与父母亲关系的影子,而这影子将很可能是我们一生都走不出的黑暗。
于是想借由这个话题,转而试着讨论一下关于“关系”中出现的那些令我们痛苦的问题。
在回复中,我跟黄自由说:现在明白,那是他们的错,而不是你不够好。
这句话发出去,我自己也不清楚能起到什么作用,会让黄自由更接纳她自己,还是会增加她对自己父母的怨恨。
后来我又给她解释,书上说每个成年人的内心里都住着两自我,一个是内在的小孩,一个是内在的父母,如果这两者比较和谐,那这个人就很平和很正常,如果不和谐,那这个人也会失衡,容易极端。那两个内在的映射就是这个人童年时候的自己和父母。如果父母不够爱孩子,那这个孩子就很可能一辈子都否定自己,同时又极力想要争取认同,造成人格的矛盾。
其实我好像明白,黄自由的心里还住着那个不被喜欢的小孩(童年的自己),而因此,她的这一生都是在抗拒和矛盾中度过的,她内在的父母始终都不能接受自己,而潜意识里她(内在的小孩)又无法表现对自己父母的愤怒,以至于若干年她将这些矛盾延续为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模式,即为了得到内在父母的认可,在所有的关系中,她都会在潜意识里让自己做一个“圣洁者”,只有意识付出,希望通过付出获得内在父母的爱,却隐藏了自己真实的需求……
后来的聊天中,她又跟我说,这个早上六点起床就开始忙活,直到九点半才吃早饭,是剩了半个冬天的包子……还说一大早的这几个小时,一直在干一件又脏又累的活(这件事在我们看来是不必要的)……
我就在想,有一种分裂恰恰就是,明明我认为你配得上更好的生活,而你偏偏选择又“苦”又“累”的生活,这会给我造成一种非常矛盾的心理感受:即一方面会轻视你那样的付出,另一方面又会为自己的轻视感到内疚。这中矛盾会让人痛苦不堪。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不喜欢内疚这种情感,而我们为了逃避内疚,不想做关系中的纯粹“索取者”,就常常会把这种感受强加给别人而不自知,这在关系中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而潜意识里想要做关系中的“圣洁者”的人,就会拒绝内疚,同时也会更自恋,更看重自己的“付出”。
2/
在最平常的夫妻关系中,我们也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婚姻关系模式:一方为了获取人格上的“圣洁感”,一味地付出,“任劳任怨”、“吃苦受累”、“无所不能”……以此来逃避自己对索取时产生的内疚感。
可是当事人不明白的是,这样的付出并不能得到对方的认同,反而会增加他的内疚感。随着这种感觉的增加,被付出的一方定会想方设法逃避,一旦逃避不了,就转而要想方设法转移自己的责任,直接表现就是我们常常挂在嘴上的那句:你怎么这么不负责任……
若仔细体悟就会明白,每当我们试图去指责别人不负责任的时候,其实最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在过程中充当了“付出者”的角色,从而把内疚全部转移给了对方,造成了对方的逃避。
每个人身边可能都不缺这样的例子:某个家庭中女人全心全意付出,可谓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处处表现的知情达理,到头来却换来丈夫的日渐疏远……为此女人每每歇斯底里控诉男人的不负责任。
这用今天的话题来解释,很可能里面就暗藏了这样的关系模式:女人不想要内疚感,于是用“全身心付出”的方式进行逃避或转嫁,而这并不代表她没有需求,她只是把代表需求的手隐藏在背后,致使对方被笼罩在明明奇妙的压力中,表面看,是女人付出多,更“占理”,实则是其人格不够健全,与丈夫建立了错误的关系模式,从而形成了不良后果。
那么如何解除这样的恶性循环呢?我并不专业,却很想表达一下自己在这方面思考后的观点。
首先是学会接受别人的付出,并予以正向的反馈。
这句话说说容易,做到却非常难。一个人能接受别人的付出,就意味着要认同这个人的观点或想法。而我们都明白,人与人之间,最不容易的就是认同。
比如,一个普通家庭的妻子,很可能就不愿意接受丈夫在某个特殊日子的买给她的鲜花,她认为这是浪费,毫无现实意义,是过日子用不上的形式主义。而一旦她表达反对,几次之后就基本能预测她这辈子再收到丈夫送鲜花的可能性不存在了,关键是,这样一来的最终后果就是丈夫对她其他方面的需求也忽视了……
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人能真的做到无视自己被否定时的感受,妻子做不到,丈夫们也一样。
所以这是一个双向的映射,在关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最好的模式是:你的付出我能看到感受到,并予以接受接纳给予鼓励,同时,我的付出也希望你看到感受到,并予以接受接纳给予鼓励。
而这就需要两个人都做好“付出者”,同时不能逃避作为接受者时产生的“内疚感”。
其次是学会适当索取,不要当关系中的圣洁者。
越是习惯付出的人,越是不能容忍自己成为索取的一方。而现实问题是,尽管他压抑了自己理性上的索取欲望,潜意识里却转变成“希望对方主动明白自己的付出并给予回报……”
这就是大问题了,压抑的越多,渴望回报的心理会越强烈,得不到时的失落感也越难以忍受,于是会用更多更大的付出来“胁迫”关系的另一方,后果一定会使对方内疚感加深,付出的欲望反而减弱,长此以往两人之间就演变成了最终的分裂——争吵、指责、忽视、逃避……
说来说去,我们该明白一个道理,在关系中,适当索取并不是坏事,反而是关系中维持平衡的一种交换因子,就好像我们到菜市场买东西,付出金钱,拿回来需要的物品,两方面是一种基本平衡的状态,说的通俗点,谁也不欠谁。
但就是这么简单的问题出现在亲密关系中,就被演变的非常复杂,明明自己有需求,却反而埋藏起来,一只手付出去(付出),却把另一只手伸向背后(隐藏需求),前面的人看不见你放在身后的那只手,就只能要么接受你的付出,然后背负着内疚;要么就要逃避,假装看不见你的付出,成为你口中那个“不负责任的人”……
如此,所谓的关系也不过就是用“给你”和“给我”这四个字就解释完了,能做到我给你的我愿意,你给我的我接受也就距离幸福不远了。
问题是人们为啥会逃避内疚感呢?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会认为“索取”是不好的事,代表这个人在关系中“坏”的一面,而面对这样不好的事,我们当然本能的会不想要,会躲开。
可当我们不想要的那种“内疚感”,通过自己的自我保护方式,偷偷转移给对方的时候,与我们建立关系的那个人又怎么会愿意接受呢?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真正圣洁的人,我们自己也不是,承认这一点很重要。
当然,知道了这些道理的我们也不一定就能够处理好亲密关系,但是一旦能体味这中间的矛盾,再遇到问题时,我们就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用不同的方式去尝试改变,进而慢慢找到趋近平衡的关系模式,让自己幸福,也让关系中的别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