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曾报道过一个新闻,21岁的儿子,长期无所事事,平时除了手机游戏,其他一概不理。
而父亲性情暴躁,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甚至身上随时都带着枪。
家里经营着一家便利店。一天,父亲让儿子去收银台帮忙,但儿子坐下后,照旧掏出手机玩游戏,他沉浸其中,有顾客来了,他都视而不见。
父亲在一旁叫他,他也听不见。父亲大为恼火:「你怎么不去死……你这个垃圾!」
孩子依旧充耳不闻。
父亲走上前,掏出枪,子弹上膛拍到儿子面前:「有本事你就杀了自己!」
刚转过身,背后「砰」的一声,孩子倒在收银台上。但父亲竟还以为儿子在装蒜,上来就给了他一巴掌。
直到把他扫落在地,他才意识到,儿子真的自杀了……
在家庭关系中,我们总以为,动手动脚才是暴力,但其实,语言暴力对亲密关系的破坏,往往更长远且致命。
不管是亲子还是伴侣之间,好好说话,对很多人来说,难比登天。
于是往往就是生活里那些小事,把我们弄得精疲力竭。
就事论事?
在我们家不存在的
姑妈和姑父的关系一直很差,在一起了三十八年,也吵了三十八年。
电器故障了,姑父会骂姑妈,乡下人粗枝大叶不懂机械。
缴费缴晚了,姑妈会讽刺姑父,您还真是贵人多忘事呢。
买菜买贵了,姑父会说,不宰你这种猪头猪脑的,还能宰谁?
连姑妈姐妹到家里做客,笑声太大吵到姑父休息,姑父都会说:
「真受不了你们王家的那些人,没教养!」
有一次,姑妈做了一盘我最爱吃的虾,我想到姑父也喜欢吃,就给他夹了一条。但我夹给姑父之后,姑父就尴尬地把虾夹给了表弟。
姑妈见了,立马筷子一摔:「怎么呀!你瞧不起我们王家人,连王家人夹的虾你也瞧不起啊?」
姑父哐一声就把碗砸桌上,转过脸来跟我说:「我前天体检,尿酸高,医生告诉我要小心痛风,少吃海鲜。」
说完之后,白了姑妈一眼,酸溜溜地说:「有些人啊,还不如体温计知冷知热。睡在一张床上,哪天我死了她都不知道。」
后来说起这事,表弟说:「正常啦,在我们家,饭烧糊了是没责任心,地板脏了是没个女人样,回家晚了是没家庭观念,你多来几次就习惯了。」
后来,我也慢慢注意到,姑母家的沟通,从来都是对人不对事,开口第一句必定是人身攻击。
好好说话,就事论事,在他们家,不存在的。
所有夹杂人身攻击的沟通,
都是耍流氓
人在吵架的时候,联想力会变得特别丰富,容易失控。
我有一个闺蜜她和男朋友吵架,就常常令人叹为观止。
闺蜜考研,复习时手机关机,男朋友电话打不通,就要分手:「我觉得你是那种事业型,没家庭观念的女人。」
男朋友开会,闺蜜打电话他按掉了,闺蜜也要分手:「如果我真的出事了怎么办?你让我好没安全感。」
两人同居,男朋友脏衣服乱扔,闺蜜不爽:「你们家是不是都这么邋遢?」
闺蜜出门化妆慢,男朋友不爽:「你能不能考虑下我的感受?」
反正他们总是能这么以小见大,矛盾一触即发。
有次闹分手,就是因为看了一场电影。
电影结束后,男朋友兴奋地说:「刚刚那个特技看得好爽!就冲这特技,电影票都值了!」
她一脸嫌弃:「我觉得还好吧,里面有些镜头看起来挺假的!」
男朋友皱眉:「切,你平时看的韩剧更假好吗?」
好了,成功踩到了老虎的尾巴。
「哦!说到韩剧,你还好意思说!你喜欢看的电影我不喜欢都硬着头皮陪你,我叫你陪我看几集你就不肯!」
「从这件小事,真的就可以看出你这个人好自私。」
男朋友:「……」
电影镜头你觉得假,这是事实。男朋友不喜欢韩剧,也是事实。
但由此得出男朋友自私的结论,就让人意想不到了。
所以闺蜜诉苦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回了句:
一切不能就事论事,动不动就把事情上升到人身攻击的沟通,都是耍流氓。
细节见人品,
还是见暴力?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说的就是,聪明人之间的沟通,从来都只讲事实,不评论,不诛心。
但是,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同一件事情,如果是自己做了,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事出有因。这叫事件归因。
如果是别人做了,我们却首先会想,从这件事上,我可以看出这个人什么品格。这叫人格归因。
你自己闯红灯了,你会想:「我要迟到了!」
你看到别人闯红灯,你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没素质!」
男人在老婆孕期出轨,他的解释是我有生理需求,只是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误,情有可原。
但看到别人出轨,他第一反应可能就是,人渣!
对自己用事件归因,对别人用人格归因。所谓键盘侠,大部分就是这么诞生的。
习惯性宽以律己,严以待人。很多时候,正是这种沟通方式杀死了我们的亲密关系。
吵架的正确打开方式:
「xyz陈述法」
用人格归因去看待别人的行为,是沟通中产生暴力的根源。
暴力沟通要怎么避免?
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指出:
只说事实,不下结论。
比如一个人迟到了30分钟,你可以说他迟到了半小时,但你不能说他没时间观念。
不要在事情发生的当下就给出你的结论,是我们避免伤害的第一步。
区分好事实和评论后,我们再接着学习,如何科学地抱怨。
心理学大师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一书中,给我们推荐了一个抱怨表达式,叫XYZ陈述法。
XYZ是数学中用于定位三维空间中任意一点的坐标轴用于人际沟通中,X、Y、Z三个数轴所代表的分别为:事件、环境、感受。
即:你在Y情境下做了X,我感觉到Z。
要注意,在表达X的时候,须杜绝使用宽泛的频率词,比如「总是」「老是」「从不」「永远」。
打个比方:约好老公一起吃晚饭,电话打不通,你又担心又生气。
他到了之后,如果你直接说:「你总是迟到,你这个人真的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
那么你们这顿晚餐注定要不欢而散了。
但你可以说:
「这么晚了,还下着雨。」(这是Y,即你在什么情境下做了这件事)
「你迟到了又不接电话,也没及时告诉我。」(这是X,即陈述事实)
「我既担心你的安全,又觉得不被尊重,所以我很生气。」(这是Z,即倾诉感受)
再比如你被老公当众数落了,你私下可以这么抱怨:
「今天在场的人那么多,还有同事在,」(Y)
「你那么不留情面地骂我,」(X)
「我觉得很丢脸,很不爽。」(Z)
这种表达方式,有理有情,既能充分表达感受,还能解决问题,效果好的话,你还能收获一个真诚的道歉和温暖的拥抱,一石四鸟。
用爱的语言去沟通
广东某民政部门曾做过一项调查,数据显示:
该市近两年来办理离婚登记的三千多对夫妻中,结婚不满五年的占了四成,其中最短的还不到一个月。
这些短暂的婚姻,大多都还没有机会证明彼此可以风雨同舟,就已经死在沟通这一关了。
天作之合都在暴力沟通里变成痴男怨女。
其实这世界上,本就没有什么绝配。
在油盐酱醋、鸡毛蒜皮的生活中,没有人能永远活在浪漫、热烈的亲密关系中。
经营亲密关系是需要学习的,尤其是沟通。而爱,就是沟通最好的语言。
世界知名的生命教练克里斯多夫·孟曾说:「在亲密关系中,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到爱无法解决的。」
自私会让我们放肆,但爱会让我们在沟通中学会理性与克制。
因为说到底,沟通并不是要争一件事情的对错,而是要守护两个人一生一世的情。
愿爱和技巧,让我们的亲密关系远离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