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希特勒发动啤酒馆暴动失败后,被关进监狱近一年的时间。期间,希特勒一刻也没有闲着,他至少做了三件事。其一,以口述的形式完成了《我的奋斗》一书;其二,受审判时煽情演说的影响,他还获得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甚至许多上层人物纷纷为希特勒讲情;其三,疯狂的读书,其中就包括福特的自传《我的生命及工作》一书。
相对第一、二件事,很多人都会忽略第三的存在。而恰恰就是第三件事,却间接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受福特启发,希特勒萌生了一个念头,在德国修建高速公路。1924年12月希特勒出狱,1933年出任总理后,他很快宣布了高速公路修建计划。计划一经提出,便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理由也很充分,一则汽车是稀有工具,普通民众根本买不起汽车,修建高速公路未免太过奢侈;二则修建高速公路耗费巨大,其资金来源却无从落实。
当时的德国,汽车工业已经经历了“黄金般的二十年代”,发展迅速,技术不断得到积累。汽车工业的前景还是比较诱人的。而如何刺激汽车的内需呢,必须要修好公路。至于资金,希特勒认为,可以先使用私人集资,然后靠收费的方式进行回本。然而,当时德国法律规定,道路属于公共设施,收费是不被允许的。无奈之下,他便以社会救济项目的名义来落实资金,并动员人们参与到修路运动中来。如此一来,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也解决了资金难题,一举两得,希特勒的目的达到了。
在具体规划上,希特勒套用了魏玛共和国时期已经编制好的高速公路建设方案,其中就包括早在1932年建成的波恩—科隆线高速公路。这条公路总长20公里,用白线划分车道,车辆限速120公里,严格来说并不算高速公路。希特勒很快将其降级成一般公路。然而,其他公路却大张旗鼓的修建开来。12万人在希特勒的感召下,几乎是无偿参与建设,很快一张连接德国重要地区和周边国家的高速公路网迅速铺展,到1939年这张网已经基本织就,总里程长达3000多公里。此后经过不断的完善,到了1945年希特勒下台,总里程已经拓展至4000公里,折合德国现在高速公路里程的四分之一。
希特勒时期修建的高速公路,以直行为主,尽量减少转弯、上下坡;宽34米,为标准为四车道,中间设有5米的绿化间隔带,路边还设有金属片镶面水泥柱。与高速公路配套的还有加油站、电话亭、餐厅、卫生间等基础配套。几乎与现在的高速公路别无二致。
希特勒一生发动战争无数,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他推动修建的高速公路,成为现代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参考,优化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这或许是我们不曾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