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杨绛
《走到人生边上》这本书是杨绛对于人性、生与死、灵与肉、人与命运的思考。
也是她首次直面探究人性,且非常坦然地发表她的想法,大概是她关于心路历程的感悟与总结。
正如她在《将饮茶》所说的,登上了一列向西的露天火车,做好准备,下一站就是孟婆店。
她在开篇说: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
走到了生命的边缘,无论面对怎样的问题,她都可以从容自若,难能可贵的是,这部作品蕴涵着她的热忱与哀伤。
她以自问自答的方式,不停的探讨到灵魂和肉体的哲学思想,人们常说修身养性,那么修的是肉体还是灵魂呢?
她坚信人始终都是顺应灵性良心的指引,肉体不过是中介,受到修炼的只有灵魂。
她的词藻没有华丽作装饰,只有深沉的哀愁,而又流淌着豁然开朗的境界。似乎生存环境中的各种阻碍,她都能找到突破口,像是在劝导自身,又像在劝导读者。
整本书就似在听一个年长者讲话,从话语中感受长者的阅历、智慧、渊博的学识以及她的坦率和真诚。
她的自问也是我们好多人心中的疑问,我们无法解答,而她在生命未端的自我回答对我们有着很深的启迪。
命运就像是被迫往前走一样,谁都无法预知前程,对往昔也无可奈何。
杨绛引用柏格森的《时间与自由意志》中的一句话:“人在当时处境中,像漩涡中的一片落叶或枯草,身不由己。”我们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到底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与命运的抗争”
有人说命运掌握在自身的手里,有人说命运天定。而无论怎样的天灾人祸发生时,我们都要努力活下去。
一、一辈子锻炼灵魂的人,对自己的信念,必老而弥坚。
日落西山之年,总免不了回忆那曾经的旅途,也总免不了会对命运、灵魂之类的哲学命题进行思考。
千百年来,这样的命题长盛不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论,但总无定论。人总说“生死有命”,是不是人的命运就是天生注定的呢?
杨绛并没有明确给出答案,但她说:“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不管算命的怎么说,八字怎么规定,一切都由内心的自我实现感来决定。
人一出生就是一场没有预演的现场直播,有时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尽了自身的努力,然后一切坦然就好!
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没有所谓的命运这个东西,一切无非考验,惩罚或者补偿。
很多人都知道她温馨浪漫的爱情事迹,但是我今天要写的是她从容豁达的心态。
纪伯伦在《先知》里说:“欢乐不过是摘去面具的忧伤。自我之井中涌动着欢笑,其中也注满了泪水。难道不是这样吗?忧伤越是镌刻在你的生命深处,其中也会包含更多的快乐。”
先生大概亦是如此的心境吧!
这本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自问自答的形式,一边探求生命的价值,寻找万物灵性的人,一边又坦白对自我灵魂的拷问。
第二部分写,以散文的形式,记录过往生活感悟。正如她在《我们仨》中说到的,她独自留在人间打扫现场,大概这都是她打扫出来的精灵吧。
二、令人敬佩的淡定从容和坚韧。
不管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在她笔下的出来字都会成为一种很安静的、很端庄的世故,非常地平淡,但是非常地耐嚼。
无论在任何阶段她都没有放下自我成长,在病中不能写字时,她就思考,可以写的时候她就把想到的记下来。
一个96岁高龄的老人,写下了这本哲理名著,并且是住院的期间开的篇,她写写停停,停停又写写,最终把它完成。
《我们仨》《将饮茶》《干校六记》都是杨先生在风烛残年时的著作,我们不得不为她人叹服。
我们很多时候都会为懒惰找各种理由,各种借口。反观杨先生,即便在病中,也不会放弃想做的事项,而且她想了就马上做不拖沓。
她曾说:年轻人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不管她在哪个阶段,她都不会放弃学习,不会放弃自我成长,这不是心灵鸡汤。
她可以一边做教师一边抽空翻译,然后又一边写小说,用她的话来说是没有办法,为了帮补家用,那时候的日子实在是艰难,被逼出来的。
但是在老年的时候呢,她说是因为太闲了,就想着写一写记一记,她认为已经走到了生命的边缘上,再往前走就没了。回顾一生,点点滴滴,有很多东西都是值得系在呢,所以趁着清醒的时候,就能记多少,就记多少。
杨先生一生淡定从容,且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她用了大半时间来自问:到底是灵魂做主还是肉体做主?生命的尽头是经历病痛后再死亡?死亡是肉体的解脱,还是灵魂的升华?到底有没有命中注定?
尽管在书中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她始终相信还有灵性良心做主的人。
王小波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推倒又重来的过程。
杨先生她将思绪不断的推倒重来,并不断的思考,反复较量,肉体与灵魂之间的奥秘关系。
三、豁达中藏着深深的哀痛。
战争时期,整个社会陷入了苦难,战火弥漫,生灵涂炭,人民流离失所。当时牛津大学向杨先生发出聘请函,期望高薪聘请她,但她委婉拒绝了,坚持留在上海。
她说:“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也许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逃跑。一句话,我就喜欢做最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在颠沛流离,弹药横飞的日子里,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的。这个不爱唱爱国调的她,却用实际行动去表达爱国心。
1966年中旬,杨绛与钱钟书作为资产阶级学者被抽了出来,被套上“牛鬼蛇神”的帽子。
杨绛去职打扫女厕所,钱钟书去职打扫院子,抄家和批斗成了家常便饭,她的头发被剃成了“阴阳头”,钱钟书的背,被人涂抹上口水、鼻涕还有浆糊。
甚至还会挨打和挂着大字牌,由接受群众的批斗,这样的事很多人都会受不了屈辱,而放弃生命。
她却戏说扫厕所是难得的清闲好工作,是组织在关照她,在里面可以安心地做事情,也不用笑对任何人,就算摆臭脸也没关系,因为厕所本就是臭地方,所以没人会责备她。
若是见到不想见的人,就可以转型躲进厕所,那些找茬的人也不敢贸然的进女厕,所以那是一个庇佑她的小天地,她更是感叹,这回不脱离实际,而正确的真真切切的为人民服务了。
面对这种种的变故,杨先生都能泰然处之,她还用借用了西方成语说:每一朵乌云都有一道银边,而乌云越是紧密,银边就会变成金边。
常言说彩云易散,乌云又何尝能永绽天空。她坚信至黑至暗之时,光明也就快到了。
她在百岁生日里面感叹说,我们曾经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待外界的认可,可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四、哀而不怨,悲而不戚。
书中有一篇记叙喜鹊的故事,一对喜鹊欢天喜地的建筑它们的家,几经波折才把家建好。
它们的孩子出生的那天,很多喜鹊朋友都来飞过来,为它们庆贺。可惜好景不长,在小喜鹊出生的第二天,老天爷就刮起了狂风暴雨,可怜的小雏鸟,在恶劣的环境中死去。
饱经失子之痛的喜鹊父母没有离开,而是在不远的地方,守护着这个空巢,但是这个空巢并不空里面有他们的小雏鸟的遗体。
杨绛每天看着鸟儿守空巢,每天陪着它们伤心,其实她与喜鹊一样,独自守空空的家。
喜鹊至少还成双成对,但先生她形单只影,所有的悲欢失望,忧伤,恍如一梦,她看到鸟儿的哀伤,犹如悬崖那么深,但她的哀伤,也不比鸟儿少。
她很少透露悲伤,也极少写哭,然而那样的时代,怎么可能没有泪水?
1969年11月,先生本来打算和丈夫吃一顿寿面,庆祝丈夫的虚岁六十岁生日,但等不到生日,丈夫就得下放了。
次年七月,先生也下放干校。送别丈夫时,她和女儿、女婿都在场;到杨绛先进下放时,就只剩女儿一人送她,女婿得一因为不能捏造名单害人,已经在一个月前含恨自杀。
火车开行后,车窗外已不见女儿的背影。先生在《干校六记》里这样写:“我又合上眼,让眼泪流进鼻子,流入肚里。”
无声的哭泣,隐忍的克制。当她描写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时,她的笔拥有不枝不蔓的冷静,比那些声泪俱下的控诉更让人动容。
丈夫钱钟书去世时,她说心上长出了许多血泡,那是一只只饱含热泪的眼睛,心中的痛苦无法抑制,那是滴血的痛。很多时候先生没哭,捧着书本的人却早已泣不成声。
但她的文字似乎在安慰我,别伤别痛,她的归宿终将是与亲人团聚。
五、乱世中随遇而安,宠辱不惊。
后来看了很多关于“文革”的回忆,看到里面有很多描写都写得非常悲切。但杨先生不是,她非常冷静地在写。
她写女婿因为被“斗”自杀不在了,她的女儿钱瑗送完她二老去干校之后,独自回家收拾行李,那种孤苦、那种孤独,她觉得难过。
但是笔锋一转,居然转写到一个笑闹剧上,写丈夫钱锺书,短短一年“干校”,就已经不像原来的样子,没被旧识所认出来,闹出笑话。虽然这是苦中作乐,但文章的前面刚刚写的是女婿的惨死和女儿的凄惨。
虽然字句冷漠平叙,但写文时的背景令人不得不为之动容。
都说在逆境中最能看清一个人,她一生经过了战乱,文化浩劫,但无论处于什么阶段,什么社会环境的危险,她都不曾惧怕或退缩。
她不善长与人打交道,她说,与人打交道不如看书,书比人更容易懂,人性太复杂了。
她在文化革命中被批斗,挂着大字牌去游街示众,她说可以游街,可以出丑,但不符合的事实的就是不屈服。
2013年,有人要拍卖杨绛先生一家三口的书信草稿,她知道之后十分震惊,她说:私人书信怎能被人随便拍卖!
有一些人对别人的隐私就是如此的不尊重,当时杨先生已经是102岁的高龄,但她不屈不挠的性格,并没有被岁月冲淡。
这个老人为了捍卫自己与家人的尊严,她毅然走上了法庭。这场官司一直打到了2014年才完结,最后虽然是完胜,但是她也已经心力尽瘁。
六、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引用了19世纪诗人瓦特·兰德的诗来形容自己,确实非常符合杨先生的性情。
大家敬仰先生,不仅仅因为她美丽从容,更佩服她经历美好和磨难后,还能不忘初心。
王小波说:要做一个有趣的人,就算独处,也不会寂寞。一个人一生很长,跟一个有趣的人共度一生,才不枉此生。
她生于乱世,自始至终怀有一颗与世无争的心。她尝尽人间百味,始终明媚自若。
我们喜欢杨绛先生,喜欢她的智慧、淡薄、荣辱不惊。我们称她一生很“传奇”,而她认为“没有虚度此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