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宁—克鲁格效应:说的是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以为自己比真实的情况更加优秀。
细心观察我们周围的生活,就会发现这些心理学的偏差研不是没有依据的。
比如那些平时什么事也做不好的人,最容易瞧不起别人,动不动就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只不过自己不屑去做而已。
反倒是那些真正领先位置的高手会格外谦虚,甚至低估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知道,到达这个阶段需要经历什么,自然也就不会盲目骄傲。
更深层的原因是这样的:
我们并不能感知这个世界,我们只能通过感知自己的周遭,来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平均水准上。
也就是说,用支撑我们的”结论”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局限的,而非全部的,只不过是我们所能感知的周遭而已。于是,一个井底之蛙在它的世界里,确实处于平均水准以上又如何?
对于有些人来说,别说20%,就连超过平均线,都足以给他们创造优越感了。
更有人拿着“比下有余”的幌子,不断安慰自己,我可以不算好,不过比那谁谁谁强,我可能这方面不如他,不过我其它方面可不比他差。
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每件事都比别人做得好,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应该逃避自己面临的困难。
知道“麻烦守恒定律”吗?如果这是你应该面对或解决的问题,它就一定不会凭空消失。
总是拿着“比下有余”的借口去回避,最终就会发现自己在这种假想的优越感中,和别人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进入二十一世纪,有一个重大的变化正在揭示更为残酷的事实:弄不好,百分之一以后全是落后。
当所有人被连接起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我们所能感知的世界,不再仅仅局限于我们的周遭,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尽量感知到这个世界的全部”,无论感知得肤浅还的是深刻的。
这种感知范围的变化,会让每个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
一方面你能看到更多比自己优秀的人,意识到自己和他们的差距。
这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一种正向的激励,他们想的是,还有这么多人在我前面,我还有这么多空间可以提升,那一定要多加努力;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这反成为打击他们自信心的对比,还有那么多人比我优秀,我不过如此。
另一方面,你也可以看到很多不如你的人。
这对于那些喜欢“比下有余”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最大的福音。如果附近找不到比自己差的, 那么就利用网络去别的地方找,这个世界那么大,总有比我差的人。
其实网络带来的仅仅是更为客观,更为完整的信息,它能让你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位置,至于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随后又该如何调整,取决于每一个人自己。
很多正在用知识改变命运的人,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消失了。在他们消失的世界里,“知识无用”是一个必然实现的自证预言。
现在呢?他们的朋友圈时时刻刻放在那里,整个世界都能看到,他们不会消失,他们就是存在,他们的生活在清楚地告诉别人,知识是有用的,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起码可以迅速变现……
看到了过去的朋友,现在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有些人可以就会下意识地说出一句:当年我和他差不多,甚至比他强呢!
很多时候只是看起来的差不多而已,如果你真的踏着对方的道路,重新走一遍,就会发现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容易
对于多数人来说,他们从来没有踏进过领先的门槛,所以总会有意无意去低估进一步的难度。
想要打破这种“差不多”的心态,最好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先把一件事情做到足够好。有过一次类似的体验,你马上就会破除在其他事情上“差不多”的幻想,转而踏踏实实地认真做事。
这样下次再看比你优秀的人,估计心态上就会平和许多——其实“差不多”就是“差很多”。
当每个人都被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对于知识的渴求是异常强烈的,因为差异明显可见。
甚至,这种渴求已经成为一种恐惧,因为有个恐怖的事实早就放在那里,只不过大多数人没有反应过来而已……
。过去,百分之四十以后是落后;
。现在,你以为20%以后是落后;
。现在,实际上很可能百分之一都是落后;
。将来,有可能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之后都是落后……
还有另外一个更为恐怖的趋势:机器人在崛起,人工智能在崛起,大多数人正走在越来越没用的路上。
在大数据面前,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人都没用的,万分之一后都是落后,都是被研究、被引导、被赚取的对象——这很残酷。但知道比不知道好,虽然痛苦,但还有希望,因为你会因为那些痛苦而挣扎,但还有希望。不知道很惨,没有痛苦,却已然没有希望。
也许这会令你焦虑,但这种焦虑使用得当的话,就是有价值的,因为恰当且足够剂量的焦虑,有个很好的替代词汇,叫做“危机感”。没有危机感的人,就是那种将来注定变成无用之人的人……
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落后,是让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