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们喜欢用数字去衡量一个人”
填完高考志愿后,就正式与高中的自己道别了吧,迫不及待去想着大学生活,像冲破压抑的茧,期待着不再囿于分数与名次的未来。我最想做的一件事不是学会化妆,也不是正大光明谈一场甜甜的恋爱,而是参加各种志愿服务,特别是帮助老人的。
进入大学后面对各种招新,我参加了校级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的面试,并顺利加入了这个大家庭,有了很多接触到志愿活动的机会。军训结束后学习任务还不重,所以我每个星期都会参加一些些志愿活动,发现每次报名的人数都很多,名额很紧张,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温暖与善良。
参加学校里各种组织负责的志愿活动之后才发现有“志愿学时”的记录,每个学院对此也还有定量的要求。当时有点失落,原来学校里的志愿活动也并不是绝对的“无偿”。
后来开始负责志愿活动的幕后工作,招募志愿者时总会有人问时长怎么算,活动结束后录入“志愿学时时”也会有人来问时长记录的正确与否。慢慢的,我好像习惯了,习惯了时不时听到大家讨论“这个活动累不累”“这个时长计算是否划算”,甚至我也变成了诸如此类话题讨论的一员,开始把得到的志愿学时与付出的时间精力划等号,开始计较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回报”。
我们用数字衡量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情况,那么一小时与十小时的区别在哪里?
“走着走着就把自己丢了,还好有你”
上学期考试周之前的一次例会,社长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校外的活动,志愿者从校园到目的地的往返路程花费的时间到底该不该算入“志愿学时”?
一个接一个回答,有说应该计算的,因为志愿者们也为此付出了时间,有说根据情况按比例计算的,当我们思维全部围着志愿者付出的时间转的时候,社长最后简简单单说了四个字“不应该算。”
九言劝醒迷途仕,一语惊醒梦中人 。
当时我只想到了这句诗。简简单单四个字,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当时的愣怔与羞愧。“志愿服务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无偿性。”对啊,才短短三个月,我就忘了。忘了当初的纯粹与热烈,并把志愿学时当成了理所当然的回报,并且斤斤计较。
可是社长一直没有忘,学长是17级的,三年了,他一直记得。在我印象里,他一点架子也没有,普通话不标准,带有家乡口音,工作上很认真,私下里很活泼,总之是一个很温暖的人。谢谢你,提醒了我,为什么我会来到这里。
“冰冷的数字难免仓促草率”
“就像我们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扮演着一个劳碌的读者身份,只是匆匆瞥过一眼纸上的内容,就仓促草率地认定这是事情的全部。”
真正的东西要用心感受,只从表面是看不出来的。你不需要和别人比数字——谁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时间长或次数多,你只需要享受每一分钟,细细品,允许自己以一个全新的不同视角去看世界和他人,这反过来也会让你对自己已有的东西心存感激,并看到自己的个人价值。
你会发现,你越来越容易共情,越来越感恩所有馈赠,越来越喜欢这个世界的善意与温柔。
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走过的路越来越长,发现所到之处越来越纷杂,请记得时不时回头看看,不要变成只对数字感兴趣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