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补遗卷二·二一】
钱辛楣少詹序冯畹庐之诗曰:“古之君子,以诗名者,大都自抒所得,而非有意于求名;故一篇一句,传诵于士大夫之口。后人荟萃成书,而集始名焉。南齐张融自题其集,有《玉海金波》之名。五代和凝镌集行世,人多笑之。近世士人,未窥六甲,便制五言。又多求名公为之标榜,遂梓集送人。宜于诗学入之不深,而可传者少。”
钱大昕,(1728年—1804年),字晓征,又字及之,号辛楣,晚年自署竹汀居士,江苏太仓州嘉定县望仙桥河东宅(今属上海市嘉定区望新乡人)。清代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乾嘉学派代表人物。
冯应朴,号畹庐。清代诗人。有《孤桐书屋诗钞(畹庐遗稿)》存世。
张融,(444年—497年),字思光,一名少子。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朝·齐·文学家、书法家。出身世族,宋会稽太守畅子。弱冠知名。初仕宋为封溪令。后举秀才,对策中第,为仪曹郎。以故免官,复摄祠部、仓部二曹。又被萧道成辟为太傅掾、迁中书郎。入齐,为长沙王萧晃镇军,竟陵王萧子良征北谘议,并领记室,司徒从事中郎。官至黄门郎,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世称“张长史”。
和凝,(898年—955年),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省东平市)人。唐末五代时期宰相,文学家、法医学家。聪敏好学,博览群书。后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及第,进入义成军节度使贺瓌幕府,担任郓州从事。后唐时,历任翰林学士、礼部员外郎,主持科举,选拔名臣范质。后晋时期,历任工部侍郎,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平定安从进谋反。后汉建立后,册封鲁国公。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去世,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有《疑狱集》两卷。喜爱文学,长于短歌艳曲,作品风格浮艳。诗有《宫词》百首,多为粉饰太平之作。
六甲,诗体名。南朝·陈·沈炯有《六甲诗》,凡二十句,每二句前冠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又有六甲、十属之类,及藏头、歇后等体,今皆削之。”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沈炯六府体、八音体、六甲体、十二属体,魏晋以降,多务纤巧,此变之变也。”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五言,指五言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但每句五个字的句式却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它既不同于汉代乐府歌辞,也不同于唐代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故称五言古诗。
【闲言碎语】
通篇转引他人的文字而未加评点的,在《随园诗话》中极少。这表明了袁枚对此篇文字的高度认同,但又暗藏了袁枚的一点小心机。毕竟,这段话讥讽了当时文人结集出版诗集的风气。袁枚这样的老狐狸,得罪的人的事情是不做的,但心里的话还是要说的。于是,借了别人之口一抒自己胸臆。
文中提及的南齐张融,可谓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奇人。奇在何处?奇在“人丑志气高,帝王眼前飘。”凭着自己的文章、书法、癫语、狂行,在南齐皇帝萧道成跟前混得风生水起。
先说人丑。人有丑俊之分,这是自然之事,一般也就是平常议论一番而已,能够写到史书里面的丑,那可真是“史书级”水平了。《南齐书·卷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二》直写:“融形貌短丑。”众所周知,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看脸”时代,容貌丑的人,等于输在了起跑线上。但张融不这么想。有“大俗即大雅”之说,便一定有“大丑即大美”之变。既然自己容貌丑,吸引眼球不占优势,那么,就干脆更进一步,“人丑多作怪”,举止行为超级怪诞,又丑又怪,不引人注目都不行。史载:“融风止诡越,坐常危膝,行则曳步,翘身仰首,意制甚多。见者惊异,聚观成巿,而融了无惭色。”过去古人席地而坐,曲膝平置为正常坐姿,张融偏偏把膝盖高高耸起;走路也不好好走,脚在地上拖来拖去,像跳现代的鬼步舞。还昂首挺胸,创制出许多新鲜花样。看到的人都觉得惊奇诧异,纷纷围观,人多到像集市上一样,但张融表情如常,毫无惭愧之色。有了知名度,等于现在有了流量,不红都不行。
再说志气高。张融早年在南朝时的宋朝任职,为皇子新安王刘子鸾麾下北中郎参军。遇到刘子鸾的母亲皇贵妃殷淑仪去世。朝廷在农历四月八号佛诞节,同时也是颂扬女性的春香节为其启建斋天法会并灌洗佛像(浴佛)而祈福,官员们纷纷捐款布施,多者一万,少者五千。张融却只捐款一百。宋孝武帝刘骏很不高兴,说:“张融太穷了,应该给他一个肥缺。”于是,任命他为封溪县令。可能有读者说,有官做挺好啊。呵呵,别说是南朝时节,恐怕现在让你去做封溪县令,你也未必愿意呢。封溪县于东汉建武十九年(43年)设置,属交趾郡。县城位于今天越南的河内市东英县古螺。1600年前,从建康(今南京)出发,到今天的越南河内郊区去当县令,能不能顺利走到任所都是个问题啊。张融的族叔张永(征北将军)在秦淮河上的后渚为他送行时安慰他说:“好像听说有旨意,你去后不久就可以回来的。”张融说:“我不是发愁回不来,我是正在发愁回来之后还要去啊。”路上,张融被獠族强盗抓获,准备杀了他吃肉。张融神色不动,自顾吟诵诗文。贼人惊异于他的举动,把他放了。在广州海面上,遇到大风。张融非但没有惧色,反而细心观察海上景象,著《海赋》一篇,文辞诡激,独与众异,意在与晋代张华所著名篇《海赋》一比高低。张融在永明(按:永明,南朝齐武帝萧赜年号,483年正月—493年十二月,共10年余)年间生了一场病,病中,为其家族撰写了家训。张融感叹佛、道之对立,而主张二教并修,合而为一,所以作文以训示族人。他自己作序言说道:“吾文章之体,多为世人所惊,汝可师耳以心,不可使耳为心师也。夫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政(“政”同“正”)当有其体。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从这个自序中就可以看到张融的志气了。诗话中提到张融文集名《玉海金波》,实际上是不同的文集,史载:“融文集数十卷行于世,自名其集为《玉海》。司徒褚彦回问其故,融云:‘盖玉以比德,海崇上善耳。’”《隋书·经籍志》著录《张融集》27卷,又有《玉海集》10卷,《大泽集》10卷,《金波集》60卷,均佚。明代张溥辑有《张长史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钟嵘《诗品》列其作为下品,评其诗曰:“思光(张融字思光)纡缓诞放。纵有乖文体,然亦捷疾丰饶,差不局促。”
最后说说张融的“皇帝眼前飘”。虽然说张融人长得丑,但是,确实有才学,语言幽默,而且行为举止怪诞,既惹人发笑,又给人启迪,所以,南朝时的齐朝开国的齐高帝萧道成在宋朝当太尉时就与他关系极好。他见到张融经常笑着说:“此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萧道成登基后,亲自写诏书,赏赐张融衣服与鞋子:“见卿衣服粗故,诚乃素怀有本。交尔蓝缕,亦亏朝望。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着,已令裁减,称卿之体;并履一量。”由此可知齐高帝对张融恩宠有加。当然,张融也是能够让高帝心情舒畅的能人。一天,高帝在太极殿,张融上殿汇报请示工作,过了好长时间才登阶入殿。刚坐下,高帝问:“怎么来晚了?”张融回答:“自地面升到天上,当然快不了。”高帝听后哈哈大笑。当时,北魏太武帝皇帝拓跋焘至淮河边而退,帝问群臣:“何意忽来忽去。”一时没有回答的,张融恰好在场,高声回答:“以无道而来,见有道而去。”满座公卿都佩服其思维敏捷。张融还善于草书,常常自美其能。帝曰:“卿书殊有骨力,但恨无二王法。”答曰:“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无臣法。”张融得宠于齐高帝,但齐高帝也知道其未必能够担任重要官职,遂一直在停留在司徒左长史位置上。齐高帝去世后,也再也没有得到升迁。
说了半天张融“人丑志气高,皇帝眼前飘”。其实,无论其言语行为多么怪诞,但他还是有真才实学的。我们对张融可以一笑,但绝对不能讥笑。至少我们目前的诗作文章与其相比,终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