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有着干货的年代,也是一个充满鸡汤的年代。
前不久,实验室一女生在朋友圈晒了张自拍,并配上刘同的那句话“你的孤独,虽败犹荣”。然后,实验室好几个同学,队列整齐划一的给她来了个评论“鸡汤少喝点,有毒!”
还好我是个有思想,不随大流趋炎附势的人(这话说的有点臭不要脸了)。我给她点了个赞。这个赞就是冲她发的鸡汤去的。(那自拍照嘛,我没仔细看,哈哈哈)
很多人认为鸡汤文都不好,一看鸡汤文就反感,他们认为写鸡汤,讲成功学的都是瞎逼逼。可我却时常觉得励志鸡汤文有着它们独特的魅力。
那些写得好的励志鸡汤语录,在修辞上,遣词造句上是非常的优美,对大部分理工科生来说,最缺乏的就是欣赏美的情怀,和别人说话总是不能精炼的表达自己想要输出的观点。我一师兄会很多计算机知识,可是让他向大家做汇报,讲半天也没讲明白,好多次直接让导师给NG了。这说到底就是词穷呀。
另外,比较神奇的是,为何每个人都说,我不想看鸡汤啊,鸡汤一点用都没有。可是励志鸡汤书籍却卖的一年比一年火,这样的畅销书作家也是一年比一年多。励志的市场依然庞大无比。
现代很多年轻人内心都是迷茫加焦虑的,想奋斗可是又克服不了自身的各种小缺点,比如拖会儿延,偷会儿懒,左手刷手机、右手点鼠标。回头一想“时间都去哪儿了”。
那些认识到自己“病症”的人就会寻求治愈,这个时候遇到了几碗鸡汤,那种感觉就像是久旱逢甘露一样,内心欣喜万分,觉得自己终于要走出撒哈拉、罗布泊、百魔大三角了。马上就是А на утреннем небе всплывает заря。
市场需求决定市场供给。事情都是这样,有果必有因,只会想,不行动的人太多了,迷茫从小溪变成了海洋。没完没了,慢慢的,就是永无止境了。
其实我们也不必对励志鸡汤太过偏见,也就像不对它抱有太大功效一样。只要读起来有趣、有意思,有些句子写得很优美,不也是一种很美好的体验嘛。如果太过功利性的要求一本书能给你带来多大的价值,那绝对是急功近利了。
之前,自己在意志消沉,状态不好的时候也是看过一些励志鸡汤类书的。像李尚龙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我们,江湖未有期》。
还有“一直特立独行的猫”的《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
还看过刘兴奇的《大学生的坟》《异类》等。
说是看这些励志鸡汤书,其实是因为我对这些个作者的人生经历比较感兴趣,以及对他们这么有商业头脑,能很好的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抓住市场,逮住用户感到非常佩服。
比如很多学生特别喜欢大冰的书,他的书中展现出的是江湖义气,“既可以朝九晚五,也可以浪迹天涯”——这个可是很多年轻人极其向往的东西呀,因为绝大部分人无法去经历那些生活,只能只争朝夕的过好眼前的苟且,所以需要看书意淫(请原谅我词穷)。当然这也是一种高级鸡汤了。大冰书里面写的美少女壮士小芸豆、赵雷、大鹏这都是真人、明星。他们的故事自然更加吸引人了。
通过对这些励志书籍的分析,除了得出一些结论之外,我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惊喜,记得读了李尚龙主编的那本《我们,江湖未有期》之后,立马被那个奔走四方的“坏”姑娘的故事触动了。我强力输出自己玩互联网练就的一身人肉搜索本事(再次原谅我的装逼),在李尚龙的微博@尚龙老师里面找到了那篇故事的主人公——郭怡(@鸡血怡),还非常容易与她互粉了,交流了。
我觉得,很多看似无用的东西里面,往往藏着很多有意思的信息。就看自己如何用心去挖掘了。这些年在学习中,自己也刻意去训练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力,尝试着以更大的好奇心去看待新鲜事物。
罗辑思维的那个罗胖子说过,未来的人们走出校园,从事本专业行业工作的越来越少,都是讲究跨专业的学习,而且指望在高校学到的那点东西已经根本无法适应这个时代。
世界在变,我们也应该改变自己的很多陈旧观念,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