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8日,我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了以“九朝石语”为主题的洛阳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馆拓片珍品展。当时,我拍摄了一些照片,还聆听了馆长齐运通的讲解。回来以后,忙于其他事情,所以一直没有再看这些照片——
最近,疫情期间,我在家里没事儿,便将照片翻出来,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展览。可惜,当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个精彩的展览。
洛阳,素有“九朝古都”的美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朝代先后建都于此。过去,洛阳周围出土大量历朝的碑刻,很多没有受到保护而散落别处。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石刻文物,宣传古都洛阳悠久的历史文化,齐运通以个人之力筹办这座洛阳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馆。
2014年11月23日,洛阳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馆开馆,位于洛阳市瀍河区马坡古玩城内。这里以展示古代石刻与拓片为主,博物馆共有三层,面积600平方米。
洛阳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馆内收藏了自东汉至民国时期的历代石刻及拓片360种、元代至民国时期的珍贵拓本20种、汉晋砖志35种、刻石印章140种。除此之外,这里还藏有不少功德碑和十余幅石刻楹联。
汉 刑徒砖
唐 墓志铭
这里展出最早的一件拓片是东汉永寿三年残碑。它立于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原碑为长方形,圭形碑首,中有碑穿。1933年,出土于洛阳金村一带,残留右半部,碑穿也残半,残高0.6米,残宽0.4米,厚0.2米。碑阳有隶书12行,总共有118个字,内容与修建孔庙有关;碑阴题名9行,每行11字,总共15人。
这里展出最大的一件拓片是北齐刘碑寺造像碑。它位于登封市东南20公里的刘碑村,北齐天保八年(557)豫州剌史刘碑等人刻立。石碑高约4米,由碑首、碑身和碑座组成,碑阴下部刻造像铭和题名,总共42行,满行13字,题名7列,每列49行。2006年5月25日,刘碑寺造像碑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展出最有传奇色彩的一件拓片是大唐故周国夫人姬氏墓志,记录了女官姬揔持的传奇一生:她14岁嫁入王府,唐太宗即位后,夫家谋反失败,遭遇灭顶之灾,她被没入宫中。第二年,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出生,她幸运地被选为李治的保傅,成为李治在后宫中颇为亲近的人。李治即位后,姬揔持被封为周国一品夫人,成为宫中很有影响力的女性。
这里展出最有历史研究价值的一件拓片是唐代的严复墓志。严复是安禄山的主要谋士严庄的父亲,墓志记载了严复以“五德终始”之说,为安禄山谋反造势的过程。在大多数文献中,关于“安史之乱”的记载,都是站在唐朝的正统立场。因此,这块墓志为人们研究安史之乱的政治和社会背景提供了新的视角。
这里展出最奇特的一件拓片是唐代甘元柬碑,内容为唐中宗神龙元年赐给鸿胪卿甘元柬的诏书。石碑模仿纸质诏书样式,周围装饰有一圈蔓草纹,呈长方形,长126厘米,宽35厘米。中书舍人遵旨而撰,将文字篆刻于石上,表达了皇帝肯定甘元柬安定西疆功绩和给予褒奖赏赐的制辞。
这里展出了洛阳九朝刻石文字博物馆收藏的汉代至民国时期60余件碑志刻石拓本,不仅能欣赏到古代文字与书法艺术,而且能了解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正史记载的往往是与军国大事相关的人物,对其他重要人物的记载则比较简单,只言片语,模糊不清。这些石刻上的文字,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证明、补充或纠正。
这里展出的拓片涵盖汉唐以来墓志、碑刻、经幢、楹联、画像石、墓门和葬具等各种类型拓片。其中,有一部分新出土的石刻材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让每一位石刻爱好者都能在展厅里流连忘返。
楹联
册页
经幢
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