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坏习惯,喜欢给女儿掏耳朵。
几年前,女儿是幼儿园小朋友,即使答应让掏耳朵了,不过,身子总爱扭动,一丁点儿痒也要咯咯笑个不停,动不动就说不挖啦。
为了哄着女儿同意,让她能安稳会儿。我开始编造小故事。
挖出一点碎屑时,我边送到女儿眼前边说:“这是右耳家的爷爷,在门口凉快呢,所以最先找到他。”
接着挖出一块大的,邀功般地给女儿看,告诉她:“这是爸爸,你瞧多健壮。”
女儿兴致勃勃,问:“妈妈呢?奶奶呢?”
如果还能有大一些的,就给其安排给角色,或者奶奶,或者妈妈。
如果只有些小碎片,让他们当姐姐妹妹。
至于妈妈呢?我会说她去上班啦。还没回来哪;或者说是带着弟弟出门旅游啦。
既然这家人都没有了,“换一换。”女儿迫不及待地让挖另一只耳朵。
“哎呀。这家人特别多,等等,还有右耳家的妈妈和弟弟,难怪不在家,来左耳家串门了。”
然后挨个辨认这个是谁,那个是谁,都在做什么。
这样一来,女儿也喜欢上我的这个小爱好。挖出来的耳屎,她都要问一句:“这个是谁?”
于是,我俩都能乐不可支地享受挖耳朵的过程。
后来,孩子大一些,安排她洗衣服。面对陌生的家务,当然不如玩游戏更有意思。看着她退缩委屈的表情,我故意把洗衣服说成小游戏。
女儿的黄色T恤上有小熊图案,我称之为小黄熊。有花的叫“小花仙”,带有帽子图案的取名“小草帽”。总之,每次换衣服,我们都称呼名字。
黄色T恤脏了,我抱着它对女儿说:“小黄熊的脸蛋脏了,它不高兴了,你能帮它洗干净吗?”女儿心疼的接过外套,说:“能。”
把女儿吸引过来就好啦。我接着说,小黄熊听到小主人愿意帮助它,可开心啦。
于是,小主人很带劲地在我的指导下搓肥皂,这是在跟小黄熊玩泡泡呢……亲自晾晒起来。看着干净的衣服,骄傲地问:“小黄熊,你现在高兴不?”
我奶声奶气地回答:“高兴,谢谢小主人。”
女儿有样学样,说:“不客气。”
笑声朗朗。
不过,同样是把事物当人来看待,我曾有过非常失败的经历。
有一回,在书上看到有位妈妈引导孩子吃不喜欢的食物,假想胡萝卜是落水的人,需要英勇无敌的小朋友救援……那位宝宝,本不爱喝汤,也能随妈妈想象那碗面汤是大海,里面的菜叶是一片片岛屿……
我觉得很有意思,于是试着引导孩子。女儿举着咬了几口的月饼说:“你看,我把月亮吃成了弯月。”
第一次觉得挺好,后来又说一回,感觉跟书上的宝宝相比,相去甚远,太没创意啦。我兴味索然,反应平淡。孩子也就不再说什么。
之后,这个活动就再也没进行过。
现在想来,我当时的做法太无趣了。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为什么要去比较?再说,作为妈妈,你和那位妈妈相比呢?望尘莫及!
好在,我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我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开心地享受食物,不是跟人比赛。把初衷给忘记了。
《妈妈强大了,孩子才优秀》的作者罗玲说:“把一切东西都拟人,这比较符合他们的世界观,他们很喜欢。”
小孩子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事物,若是说得趣味十足,家长兴致盎然,也能把他们的兴趣激发出来,于是,学东西做事情都能变得简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