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公众号上也推送过一些文章,对朗诵、播报和主持中的“腔调”进行了探讨。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身边有很多人,在私底下交流说话非常自然,然而只要一拿起话筒或已走上舞台,说话就会拿腔拿调,似乎瞬间变了一个人似的。
在播音主持圈子里总有这样的一句说辞:“请说人话!”不理解的人自然就会反问:难道我说的不是人话?那还能是什么话?事实上“说人话”是带着一些戏谑味道的,把它“翻译”过来无非就是“请正常地说话”。
这种“不正常”的说话有什么特点呢?无非就这么几种:调门儿拉高、语流趋平、每句话的句尾习惯性拖长……在这种状态下,说话者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任何对象感可言。这显然违背了“说话”的本质,因为人之所以说话是为了传达一些信息并且与人沟通的,所谓“传必求通”,除非你是自言自语。
那么,为什么私底下说话还好好的,只要一拿起话筒或者走上舞台就“不能好好说话了”呢?个人认为是对“当众说话”所形成的错误的刻板印象。当众说话与私人交谈最大的不同首先在于倾听者人数,人们在当众说话时的第一反应大都会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听得清”,于是就会条件反射似的提高调门儿去说话。事实上,只要手里持有话筒,根本没有必要人为地去扯着嗓子说话,只需要在平时说话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当众说话的对象感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你的倾听对象更广泛。
至于语流上的趋平、每句话的句尾习惯性拖长等表现出来的“怪象”,我总习惯于称作“读书腔”。
根据个人的经验,克服“读书腔”有两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妨可以试一试。一是注意把每一个字的调值发到位,二是不让任何字句拖长调子。比如:“记得四年前的春天,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这个句子中,很多人习惯于在“记得”、“春天”、“一个”等词后面拖长调子,练习中都要有意识地在这些词后面切断拖长的尾巴,或者将原先惯用的“拖长”用停顿来代替。另外,在调值上,像“那是一个”四个字中,往往会把“那”、“个”的第四声发得像第一声,也需要有意识地把调值规范起来。
当然,回到话题本身,最关键的还在于得明白说话的本质。说话不是朗诵、更不是表演,而是一项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交流活动,不管是在话筒前还是在舞台上,说话的目的和本质是为了交流和传达。
作者|Richard佳伟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硕士
转载请联系作者(ecnuzj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