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了学校,最近回首过往的一幕幕,突然有种心惊的感觉。不知什么时候,就把自己陷入了某种应试教育的苦海之中。
带着许多疑惑和遗憾,我不断阅读那些名师故事著作,读到会心时掩卷怀想,才慢慢找回那颗投身教育的初心。
1、挥不去的困惑
“啪啪啪……”
清脆的教尺打手心的声音,从教室里传来出来。刚到班级门口的我,正好看到了这一幕,不由得一愣,这是体罚学生吗?
看着几个作业没怎么做的孩子,一个个伸着小手等着挨打,不禁有些心疼,好像自己的心里某个柔软部分被刺痛了一样,这就是惩罚教育吗?
之前我也吼过,拍过桌子,吓唬过孩子,但是真的打学生还真的狠不下心。那时我突然对自己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微微产生一些怀疑,真的非要这么做吗?
记得那是周末返校回来的下午,我不知道是一些孩子在试探老师的底线,还是上初中后突然作业增多了不想去做,总之一些孩子就是没有完成,所以挨了打。
那以后孩子们的数学作业有时也会错误重重,有些更是屡教不改,我真的很愤怒也很无奈,有时盛怒之下真的要打他们,为什么就是不听课记不下呢?
可是最后终究还是下不去手,不过这个问题之后一直困扰着我,同时我也在想难道好好的教学只剩下棍棒惩罚了吗?
2、严格与残忍
因为我带班最初不严厉时,许多孩子初来乍到许多规矩不懂,差点没管住,之后就一直对他们很严厉,几乎动辄发火训斥。
当时班里的班长,还亲自和我说:希望对他们要求严格些,严师出高徒嘛!班里的学委甚至一些家长也告诉我,他们一些同学就是被打着过来的,所以该打就要打。
我一听这些话,一时心里很不是滋味,怎么会这样?孩子这么小,还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老师这样做是不是有些残忍?
那时学校说初一是培养孩子守规矩养成习惯最好的时期,必须要严管。所以我不得不认认真真的严管起来,几乎是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严管之内。
可是学校又以分数论成败,很快我也不知不觉中陷入了简单粗暴的思维之中。一些孩子作业多次都做的一塌糊涂,而且屡讲不改,我不得不做出惩罚。
之后在办公室里,我多次听其他一些老师说,现在孩子太难搞,有的学生就是告诉答案,好好讲解了还是不知道去写。说着说着,大家都有些深深的无奈。
许多时候,我都在问自己这些体罚到底是为什么?就为了短期让孩子记住?还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这一学科很重要,他必须特别重视,还是为了成绩?
记得领导也和我说过,必须要学生怕老师,而且越怕越好!之后几次孩子实在做不完作业,在家被父母训斥了一周末,之后打电话给我说,孩子没写完作业不敢来学校,在家哭,怕老师惩罚!
听着这些解释,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记得领导也说过,对学生和家长必须强势,有时甚至有点蛮不讲理的霸道。我想当时打电话的家长,可能也是一心的忐忑不安吧!
回想起今年11月一所学校高一学生就因收作业而弑师的事件,我不由得心有余悸。就是在合肥地区,我也时有耳闻一些孩子因作业完成不了而走极端的……
有时看着一些孩子被责罚时,流露出的杀人的眼神,我心里都有些发怵。除了这些畏惧责罚教育,难道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了吗?
我不怀疑应试教育的优越,而对一些处理方式越来越质疑。于是就像感觉学生一直不好好听课一样,这些问题让我越来越怀疑自己的带班教学能力……
3、教学这件事
当然没有很好的教与学的默契配合,数学测试不好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看着不少孩子一些最近简单的概念都会出错,我真不知道火该向谁发?
初一数学就是增加了一个负数概念啊,可孩子们怎么连着小学的加减法都不会了呢?这到底怎么回事?看着那些失落的测试成绩,我突然倍感挫败。
私校的时间,每天过的都像打仗一样,几乎没有多少自由空闲的时间,老师是这样,孩子们更是如此,几乎每天没留多少时间给他们自由支配。
很多时候,我感觉孩子们还没有学好上一节,而下一节内容又不得不开始了,有时不知道是学生手忙脚乱了,还是我已经没有了教学的分寸?
虽然之前有过几年教学历练,也不是第一次站讲台,可是最初执教那帮新初一的孩子,当走上讲台看着那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心里越看越有些没底的恐慌。
教学,教学,我觉得我备课认真,教课也很认真细致,可是学生学呢?学生到底学成什么样呢?感觉就是很不好?都是因为不认真听课吗?还是因为我声音不大,不足以震聋发聩?
这些问题也越来越深深的困扰着我,感觉是他们没学的多好,可是我一遍遍的讲解之后,差不多还是如此?所以我最后也是无语了……
4、欣喜与失落
每天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早读,专心听课,努力学习的样子,就像看着一个个不断成长着小麦苗一样,不知不觉中我就成了那个麦田的守望者。
欣赏着孩子们大声诵读,握卷默记,停笔沉思,伏案书写,仿佛看到一个个幸福的笑脸在努力的成长绽放,有时忍不住就要拍照留念,记下属于他们的纯净美好奋斗的青春……
看着每天的忙忙碌碌的孩子们,从最初的忙乱不守规矩到现在紧张有序,有时发现这样有种别样的美感,或许这就是青春校园的风景线吧。
看着孩子越来越东西学习做作业,我有时也会纳闷:为什么孩子们都这么知道学习,也好好去学,可还是考不好呢?他们的时间都去了哪里?
记忆中最深的是,一个孩子一节早读英语课,40分钟30个单词一个都没有记下来。我几乎惊呆了,怎么会这样?
是不是许多孩子都是这样看似用功其实是应付?或者他们确实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每天都有近4个小时的作业时间,一些孩子还是作业完不成?是他们很笨吗?
当然不是,那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呢?班里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没有不去学习的孩子,可是有时他们还是学不好。不知不觉中,我就发现了许多老师家长都困惑的问题……
每个周五的下午,忙乱之中送走一个个孩子,有时会和一些家长好好聊聊孩子一周的情况。总是最初的放学时刻是最忙碌的,有时根本顾不得吃完饭。
可是等学生们都离开,曾经书声琅琅的教室人去楼空,曾经熟悉的一个个身影都不在时,看着空荡荡的教室,突然感觉有些空旷,有些安静,也有些失落……
每次如此,班里剩下我一个人时,之前的问题会再次浮现出来。一个个沉重的问题,就像一座座大山,压的喘不过气来。这时的我,有些迷茫,有些挫败,也有些痛苦……
5、俯下身子看学生
很快紧张忙碌的期中考试终于结束,成绩依旧十分沉重。之前一直纠结于心的问题,一直想知道的为什么,突然柳暗花明,因为我感觉可能留下来的时间不多了。
想着可能的离开,我突然不想管什么教学进度,不想管什么备课内容了,只想认认真真把一些问题彻底的给孩子们讲透讲懂。
就把他们当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的样子,也不用去责怪什么,就多花点时间把行程问题的题目讲明白,讲完问问,不懂再讲,知道大部分人都懂了为止。
就这样把心理对他们的期望一再降低,真正俯下身子看他们。这时才发现原来我也像许多老师一样,都有这种急切默认的心态,以为讲的够简单,他们怎么可能会不会呢?
其实讲的也许是很简单,可是他们真的不一定懂了,会了!!这时我才突然顿悟,他们其实就是一群思维还停留在小学里的小孩子!别看有些孩子个子比老师还高,但认知和心理上就是个小孩子!
想起之前他们作业一直都做的不太好,有时就一两个题都能做一晚上,这时我突然明白了,之前也不是他们不听课,而是有时候他们真的没有听太懂!
可惜有些迟了,我要离开了。那些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虽然我很反感,也极力抵制,但还是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改变。
至少在离开之前,我明白了:只有俯下身子,放空心态,真真正正平等的审视孩子时,才能明白为什么他们学不好,或者怎么才能去学好。
一时间我感悟许多,一直以来学情的分析和研究,与我之前的预想和诊断都是有所偏差的。还有未来得及开展的爱的教育,一时让我看到了那片苦海之外的许多好的可能……
6、探索更好的教育
最后带着诸多的疑惑,我还是离开了。当然最不舍的是和那些孩子的一段情谊,难忘的是把他们带入初中生活的几十天的朝朝暮暮,唉……
教育教学,到底是什么?传授知识,只能如此简单粗暴吗?严厉管教,是不是规范孩子最好的方式?养成教育,是不是必须要和孩子的发展背道而驰?
这段时间经历的一切,是我不知不觉深陷泥潭,还是根本就是我做错了?这些不是我想要的,这样做的越多,我越觉得越愧对孩子,愧对家长!!
一定有什么事情是我没有做好的,一定有什么理念是我没有做到的,不然所谓的教学怎么会那样枯燥无味,不然所谓的教育怎么会那样粗暴无理?
因此在闲暇之余,我重新一篇篇的阅读那些资深教育者的著作,一本本的寻找心中许多问题的答案。一定有一篇文字可以解答我心中的疑惑,一定有一本书可以给我想要的答案。
抛却那些冰冷的方法论,那些枯燥的概念,终于在一些优秀教师亲身故事中发现,原来真的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把教育带入了一种唯分数论的泥潭。
这时才发现:越落后的学校越重视应试教育,越优秀的学校越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当教育少了应有爱的关怀,理解和尊重,最后只剩下了冰冷粗暴的学习考试。
当然这也不能怪谁,毕竟应试教育才能无法替代的形式。抓好成绩,当然是重中之重。在分数就是命运的时代,考试成绩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这点我不否认,一切都有考核才最好。不过只有跳出那个只盯着分数的圈子,才能看到外面世界还有许多想不到的精彩,还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去实现提高分数的目标。
在初中阶段,学生各种问题都可能出现。面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那些粗暴的批评责罚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毕竟我们是孩子学习的领路人,是他们成长的引导者,是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世界也更好的认识自己的专业人士。
除去教师的身份和那些考核的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陪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去探索这个世界,引导他们去发现成长的快乐和收获,不断认识成长中的自己。
用老师的关爱,智慧和欣赏,不断引导孩子去发现认识成长中更好的自己和怎么去做一个更优秀的自己,我觉得这才是更好的养成教育。
在不可改动的应试教育之下,我依然看到许多老师另辟蹊径,积极探索着自己基于应试教育之上的各种形式。对此我很是感慨,这不正是我最需要的吗?
确实,我们改变不了应试教育的大环境,至少可以多想想怎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当很多东西重新定义时,才会发现很多。
就像一定非要用责罚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自己学科的重要性吗?也许并不是这样!记得期中考试时,中午吃饭身边两个女孩子,一聊到考试没考好,不自然的看了看小手,感叹又要被打肿了,说的一脸苦闷。
随着孩子们越来越明白事理,越来越懂得老师的那些套路,他们对老师会有着自己的评价和看法。最终能走到孩子心里的老师,也许才是他心里最重要的,他的学科才是最重要的,至少我是这么想。
记得有一天晚上,几位同事一起聊成绩时,说道初一时把学生管的太狠了,以后学生很容易思维僵化,想管也管不动了,其实大概就是学生们麻木了。对照之前听初三老师们的无奈感叹,似乎真有这种迹象。
孩子初中三年,时间还长,总有一些路要他自己去探索,总有一些成长要他自己来完成,总有一些适应要时间要过渡。只是我们在严格与宽容之间,在温情的关爱与冰冷的成绩之间,总要把握一种平衡。
当然每位老师都有自己教书育人的方法,每个人都在摸索着更好的教育教学实践之路。我不觉得那段路我走的特别失败,只是在抓成绩这方面,我还有不少地方没有做到。
在孩子们这个青涩稚嫩的年纪,一切还都像泼墨山水。在他们渐渐铺开的人生画卷里,路必须一步一步的走,画必须一笔一笔的勾勒。而我们规划设计好了许多之后,也就成了他们成长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