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选)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甄宓家世
《三国志》载: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也,世吏二千石。
世吏二千石,是个什么情况呢?一般来说,二千石是郡太守的待遇,郡太守相当于现在的省部一级。可以说,甄家世代享受省部级别的待遇,这不仅仅是俸禄上的待遇,更多的是身份的象征。
《三国志》载:后天下兵乱,加以饥馑,百姓皆卖金银珠玉宝物,时后家大有储谷,颇以买之。
天下大乱,到处都是饥民,百姓为糊口活命纷纷卖掉家中值钱的东西。当时甄家有大量的谷物储备,趁机收购了很多金银宝物。这说明,甄家不仅有权,而且有钱。
生于官宦,长于富贵的甄宓,并不是一般的小民。
细想,在门阀盛行的汉末,先嫁袁熙,后嫁曹丕,儿子是皇帝的女人怎么会出生在一个白衣之家。
甄宓婚姻
第一次政治婚姻
《三国志》载:建安中,袁绍为中子熙纳之。
这是甄宓第一次政治婚姻。袁家四世三公,家世显赫,但是不是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强龙不压地头蛇。
甄家就是地头蛇,袁家需要与甄家的联姻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甄家需要袁家强大的势力来使自己的家族向上一个台阶。正好袁熙与甄宓年纪相仿,双方自然一拍即合。
第二次政治婚姻
官渡之战后,袁绍战败。公元204年,冀州邺城被曹操攻破,曹丕便娶了甄宓。
《三国志》载:及冀州平,文帝纳后于邺,有宠,生明帝及东乡公主。
古语有云,母凭子贵。若是没有儿子曹睿当了皇帝,估计甄宓连在史书上留下点滴痕迹的资格都没有。
言归正传,曹丕迎娶甄宓小年猜测有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当然是漂亮了,要不然袁家那么多的女人,怎么就选了甄宓而且还生了一子一女(自然是临幸的次数多);其次,是向袁熙示威,瞧,哥就抢你媳妇了,咋地!最后,自然就是为了笼络冀州士族,袁绍官渡失败后,曹操花了三四年的时间才把袁氏给灭了(袁绍这一支),说明袁氏在冀州的根基还是很深的。除了用大棒把主要人员赶出冀州之外,还得用一些胡萝卜笼络一些之前为袁绍出力的家族,甄式显然就是其中的代表。
甄宓八卦
我们之所以知晓甄宓是因为两件事:
第一件:曹操与甄宓
据说曹操攻下邺城曾想纳甄宓为妾,却不料被自己的儿子捷足先登了。曹操对人妻有特殊的癖好,这点大家都是有了解的,看上甄宓自然在情理之中。得不到的才是最珍贵的,有人说曹操一直都暗恋着甄宓,列举了一些记载。小年以为,曹操知晓甄宓美名是真的,但是要是说暗恋,这是无稽之谈。
第二件:曹植与甄宓
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颇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赞赏。当时曹操正醉心于他的霸业,曹丕也授有官职,而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遂得以与甄妃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后,曹丕于汉献帝二十六年(220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魏国建立。甄氏被封为妃,因色衰失宠最后惨死,据说死时以糠塞口,以发遮面,十分凄惨。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叡陪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无比。饭后,曹丕遂将甄后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
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时,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曹植一惊而醒,原来是南柯一梦。回到鄄城,曹植脑海里还在翻腾着与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文思激荡,写了一篇《感甄赋》。四年后(234年),明帝曹叡继位八年后,为避母名讳,遂改为《洛神赋》。由于此赋的影响,加上人们感动于曹植与甄氏的恋爱悲剧,故老相传,就把甄后认定成洛神了。
甄宓之死
《三国志》载:延康元年正月,文帝即王位,六月,南征,后留鄴。黄初元年十月,帝践阼。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鄴。
陈寿说,甄宓被曹丕赐死是由于她失宠于曹丕,发牢骚,而后“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
《三国志》裴松之注:初,甄后之诛,由郭后之宠,及殡,令被发覆面,以糠塞口,遂立郭后,使养明帝。帝知之,心常怀忿,数泣问甄后死状。郭后曰:“先帝自杀,何以责问我?且汝为人子,可追雠死父,为前母枉杀后母邪?”明帝怒,遂逼杀之,敕殡者使如甄后故事。
这一段记载,说明了甄宓之所以被曹丕赐死,是因为对郭皇后的宠爱。也就是说甄宓的死,曹丕是主谋,郭皇后是帮凶。
《三国志》在:后(郭皇后)少而父永奇之曰:“此乃吾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为字。
然而,曹丕真的就是因为宠爱郭女王就杀了甄宓吗?
不见得,鉴于小年知识储备不足,找不出证据,只能脑补一下了:
首先娶甄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笼络冀州士族。但是此时,曹丕已经称帝,在曹氏的各种或怀柔、或铁血的政策之下,内部基本已经稳定,不用在为了冀州的安定而娶一个女人,所以甄宓的价值也就剩下她的姿色了。年近40的甄宓,我不认为她会有什么样的姿色去留住曹丕。何况还有一位心机了得,姿色也不下于甄宓的郭女王。
其次,郭女王对于曹丕来说不仅仅是一位枕边人,还是一位谋士。《三国志》载:后有智数,时时有所献纳。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焉。也就是说,曹丕与曹植的夺嫡之争,郭女王为曹丕出谋划策,而甄宓呢?却与曹植比较亲近(虽说他们有私情的说法立不住脚,但是空穴不来风。说明两人还是比较亲近的。),面对整个中华大地的诱惑,面对生杀予夺的快感,亲情在帝王家眼里只能是一件工具。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