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15

品味四讲的底封

昨晚睡前阅读时,犯了难。

因为共有三本书《品味四讲》《孤独六讲》《生活十讲》,我一时还真不知先看哪一本,翻过来翻过去。陡然间注意到了四、六、十,一时兴奋,大概四讲简单些,容易阅读些吧,就决定从《品味四讲》读起,作为睡前小故事吧,后来想一想,其实三本书是一般厚的!

秋千架上的姑娘

上班前,推开办公室的窗,微风拂面,对面玉杨树下的秋千迎风轻轻荡,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秋千架下,随风了影影绰绰,好好!

名门"闺秀"

上午九点多钟的时候,玲子来办公室找我填有关换领宜昌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证的表。

坐定。

她笑问,"我来看看你的门"

我立马会意,她指的我每天自拍的门。

我捂嘴笑说,门是名门,只是人不是闺秀。

今天完成了一件大事。



老五品《剩宴》

        说在品读付正元老师《剩宴》之前的话:后面所提到的付正元=付正元老师,作者也=付正元老师,[偷笑]这么称呼是为了酝酿情绪。

      我想若我用目前有限的知识结构、人文修养、社会阅历、心胸眼界以及混沌的认知体系来冒然地评论《剩宴》,那简直=关公面前耍刀,鲁班门前弄斧,100%评不出新意,100%的会在大师们的刀光斧影中灰飞烟灭;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用生涩的难懂的维度情怀语境等专业术语拼凑成没任何营养成份的花式快餐。

        在我品读付正元的《剩宴》时,我决定,用我的思维方式七扯八拉。[囧]

(……呵呵呵)这些都是我掩盖我专业知识及文字功底浅薄的托词。

“学剃头就遇到了癞脑壳"!

      作为一个进军摄影界的新人,我陷入了困境。对于宜昌市摄影名人付正元的作品,富于新意和挑战性的,而且得到了宜昌摄影大伽的一致好评,甚至得到了中国摄影大家鲍鲲赞许的《剩宴》,我能说什么呢?我应该说什么呢?可我又不能不说点什么!

      《剩宴》入选2017年第26届全国艺术展,2017年丽水国际摄影节,是付正元的幸事更是整个宜昌摄影人的幸事。《剩宴》的问世之际正值宜昌市摄影家协会第四届主席团换届选举之期,《剩宴》对于付正元挤身于宜昌摄影名人,对于付正元荣登选秘书长的宝座可以说功不可没。对此而言,《剩宴》无疑是成功的。

        作者的中国式剩宴,以一种等距俯拍的视觉效果呈现,给我一种极震撼的,真实的,在场感。

        其中,“一群大学生的晚餐",以长超过2m高差不多1.5m的大尺幅的恢宏巨作呈现在展览现场,呈现在宜昌市摄影家协会的办公室里。满桌的餐盘摆放近似于波浪型,铺陈在4张长条木桌拼就的餐桌之上。16个大孩子制造的剩饭剩菜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我不知道,作者是如何说服这群荷尔蒙正盛的学生,甚至左上角,坐一二桌之间的那两个捏着正在使用着的筷子,退出作者设置的安全距离。

        在我细品《新力量》上有关"剩宴"的细节时,感觉到左下角酒杯与酒瓶之间,有一处亮晶晶的闪光点,我初以为是一滴酒或者油,内心惊叹于作者清晰细腻的质感带给我的超现实观感,我忍不住的好奇心驱使我用右手中指轻轻的去摩挲,随着我的指腹所到之处,有一种湿润与水渍晕开后的凸起感传达到我的大脑皮层,我终是没分清是吞咽时溢出的口水,还是眼眶涌出的泪水。

        看到这群学生满桌的烧烤,我为什么会流口水?我为什么会流泪呢?

        恍惚间,我置身于18、9岁读书的走廊下。那天中午,特别的热,也应该是这个季节,父亲走了上十里路来给我送菜,光脚上,挽着的蓝布裤腿里兜有麦芒。我同父亲简单得像仪式样的对完话后,我问:"大爹,还有没得钱?"父亲摸遍上下荷包,诺诺的递给我3块2角钱,那是1994年。烧烤在那时那地方,应该还没有。后来,也就18、9年前结了婚怀了孕,一天傍晚,我突然想到烧烤的味道,特别想想的口水流想的人六神无主的那种想,但隔河渡水,不方便,那天晚上对烧烤求之不得,而委屈得泪流满面的记忆终是挥之不去。不知不觉中,如今也已18、9岁儿子的状况也浮现在了的眼前……

        在此感恩作者建构的空间,给了我生命的感动和不忍。

        其次,"办公室的残席"。 当我与围坐在办公桌周围的12个人,30多个菜、品牌红酒、白酒,还有黄鹤楼1916对峙时,有两个碗在我的眼前显影,叠加……

        一个是在堂屋前口道场上翻滚的菜碗。那是夏天的晚餐,已近尾声,大哥瞄了一眼只剩少许鱼汤的菜碗,起身到厨房添饭,二哥看见大哥去添饭,急了,他想若待自己添了饭再来的话,大哥肯定已用鱼汤淘了饭,二哥对那碗鱼汤先下了手,大哥见到空的菜碗还有二哥的得意和挑衅之色,拿起菜碗就ban到了大门外。

        还有一个豆si碗。也是大哥和二哥的事。暑假期间,大哥和二哥用一整扇墙的干牛草,卖了178块钱,那时,一年到头队里全家分红20几块钱。打早工割牛草回来的大哥和二哥,就着一碗豆si在灶台上吃早饭时,刚好隔壁的杨妈,来借农具,二哥迅速的对大哥说,"只有一碗豆si,蛮丑!si倒吧(蔵起来的意思)!"大哥说,“那不行,两个人吃饭嘛之菜都没得,还丑些!"

      我曾想过,试着介入到二哥在讲这两个碗时的情景中去,终觉不准确。

        网上说:不论是高校食堂还是各类餐馆、饭店,野炊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中不乏好食物,餐饮浪费触目惊心、发人深省。专家指出,倡导文明、理性的n+1点餐模式,提倡光盘行动,消除“面子”隐忧,杜绝中国式“剩宴”,减少浪费。

        作者《剩宴》中,陈列有序的烧烤签子;干干净净的高中生餐桌;推杯换盏酒兴正酣的街头夜宵;22人的烤全羊宴及桌下摆放有序的12把凳子……这些经作者雕琢的产物,只是作者为了让画面构图更艺术化让观者视觉感观更震撼而追求的风格、手法和成果,作者想用这样的剩宴来打动观众,让观者对饮食文化和行为规范有更高更丰富更健康的追求。

        "光盘行动"于2013年1月13日开始宣传,2013年1月16日起执行。2013年2月1日,腾讯网刊发了"中国式‘剩宴`浪费触目惊心"的调查报告。虽然作者这些“具有冲击力"的影像离唤醒和感召大众还欠缺一些力度,但《剩宴》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纯记实了。

        最后,我用弘一法师在最后写的四个字"悲欣交集",作为我品读付正元老师《剩宴》的最后。


好坏不论,估且当作是一次练笔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386评论 6 47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93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851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953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971评论 5 36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784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12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6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14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744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858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79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8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0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7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24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90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