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虎彩集团董事长陈成稳
升维思考,解决复杂问题
为什么很多问题无解?因为答案根本就不在系统内。“单维思考者”永远看不懂整体的“系统思维”,看懂系统,才能破局。
一. 人生就是一次次的破局
破局先识局。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里,都面临很多“局”。做想做的,没有收益;做能做的,没有动力。工作一多,没空想事;想不清楚,就更多意外;更多意外,就更忙。
一旦陷入局里来回重复,焦虑、浮躁也就相随而来。最重要的是,在每个人自己的局里,你翻遍书也找不到标准答案。但面对困境,只能破局。其实所谓的“局”,就是系统。破局的能力,也就是系统思考的能力。如果你掌握了破局的能力,未来遇到更多、更新的困境,你也可以自己跃迁。
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虽然我们身边处处都是系统,但是却很少有人能跳出来看到,要不也不会有我第一次看到系统的冲击力了。
当你多读几遍《跃迁》这本书后,你会发现通过这些新概念看世界,复杂的世界变得非常的清晰简单,无解的问题开始浮现答案,浮躁的做事方式变得从容。
你会理解到,高手并不是能力比你强、智商比你高、定力比你好,只是因为他们思考比你深、见识比你广、他们看到了更大的系统。
二. 升维:解决那些无解的问题
-1-
工作中的无解问题
现代社会,我们工作中似乎都会面临很多无解的问题。例如:是产品不好,还是销售不给力?
营销经理总在抱怨产品太少了,客户有这个需求、那个需求,如果产品能满足更多需求,我们的销售额一定会上去!
与此同时,产品部经理也怨气一大推。营销经理不给力啊,我们上次做的产品又卖不好,如果能够卖得好一些,我们就有动力再开发更多产品!
两个部门经理相互抱怨,可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又如:图书生产效率还不够高?
传播公司抱怨京华虎彩,交货时间不够快,有许多订单做不到5天交货。如果都能做到5天交货,我们订单一定能增加销售额30%!
京华虎彩也在抱怨传播公司的产品不标准,规格各种各样,严重影响到生产自动化,使我们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如果能按我们的标准,我们一定能提高效率30%!
这些无解的事情之所以来来回回,是因为这个局里根本没有解决方式。所以需要你破局跳出,打破轮回,退后一步,看到整个系统,找到破局之处。
-2-
打破轮回:从第一序、第二序改变
第一序改变,是系统内改变,改变状态,改变体验。
第二序改变,是对于系统的改变,改变模式,改变结果。
第二序改变,就是破局的关键,例如:不是关系问题,而是目标问题
“至于营销经理和产品经理的矛盾,不是人品问题,也不是制度问题,而是企业的客户定位不清晰,把销售额当成唯一指标。
缺乏清晰的客户定位,产品研发者就没法集中火力针对某一客户群迭代出足够好的作品,自然没法获得决定性的市场优势;产品没有竞争力,而销售要短期内创造利润,只好转向其他客户,提出各种产品需求。”
又如:不是不够高,而是未从价值链上考虑
至于传播公司同京华虎彩的图书交货时间矛盾问题,不是京华不出力,而是图书标准化的问题。各出版社的图书是规格用纸,都各有不同,由于许多图书是非标准的,所以会影响生产效率。改变必须从全价值链考虑。做到更多标准化,确定如果接非标准订单,就要提高价格。
大部分人的精力都消磨在第一序改变上,这恰恰阻碍了他们第二序的改变,也正是因为在第一序中花了太多能量,所以他们一直无法跃迁。
所谓的跃迁,就是一次次让自己做第二序改变,一次次地破局。而改变的第一步,就是识别所在的系统。
三. 系统:新手看树木,高手看森林
今天,如果你只见事物,不见系统;只看到第一序改变,看不到第二序改变;只看到树木,看不到森林;只看到事物,看不到事物背后的系统,你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在你眼前以一种你无法理解的方式运转着。
什么是系统?一个系统至少包含三个因素:元素,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的功能。
企业构成这些系统的元素都是流动的、动态的,并没有哪一个人、哪一个领导决定了企业系统的功能,但是这些系统都稳定有效。只要不改变系统的内在结构和功能,即使替换所有的元素,系统也会保持不变,或缓慢变化。
例如,工业化时代,我们发展出来一套科学的、有逻辑的、不断细分的系统,最后把事情拆分成很多元素的思考方式,我们称之为“分析”。
福特的流水线就是典型的细分思路——最早的汽车只有几个老师傅手工完成,福特把汽车的安装分成几千道工序,细分到普通人一经训练即可上手。然后福特把汽车车架悬挂起来,让他们以恒定速度在车间转动。这极大程度促成了分工、提高了效率。
物联网时代,万物之间互联,每个人都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系统,你想象的系统有多大,你就能调用多少东西,就有多大力量。
如果不理解系统,即使看到一切,你也什么都看不见。世界属于能看懂系统的人,这个世界的绝大部分运作,都不在你眼前发生,世界早已先你而行。
所以,新手要学习系统,老手会利用系统,而高手需要破局。
系统最重要的是关系,我们从最重要的两个关系说起——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
一个人看问题有见地,无非两个方向:
一是看得远:能看到事物发展的脉络,找到过去和现在的关系,找得到“回路”。
二是看得透:能够理解事物背后的真正规律,看到事情背后的“层级”。
四. 层级:看问题很透彻的技术
勤奋也是有境界的,假如你希望快速学习、成长,你在勤奋的每个层面如何提高自己的效能呢?勤奋有三种境界:
勤奋的第一重境界:很努力。
很多人明明有学习焦虑,却没有学习时间;明明有学习时间,却没有学习精力,只懂得埋头苦干。
所以,要学习,要付费学习,要空出时间、精力来学习。
勤奋的第二重境界:方法勤奋。
如何更高效率地调用时间?如何更好地调配精力?如何见缝插针地学习?如何保持碎片化的系统性?如何找到好知识?如何确保学了有用?如何跟他人学?如何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今天你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经历过,并且找到了更好的方式。你要做的,只是学习。单层思维战术勤奋的人,永远只能当功夫的解说员,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向上跃迁一层。
勤奋的第三重境界:战略勤奋。
到底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我到底在什么赛场和谁竞争?有什么优势?这些优势会越来越有用吗?在更高层面获得了竞争力,对我有什么价值?
身为总经理,企业不管大小,总会面临很多选择。在面对这些选择时,应该如何取舍?这是战略的意义所在。在关键时刻,战略会指导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我们为什么要讲战略?因为在商业模式中,最核心的是客户的价值主张。第一要知道谁是客户?第二要知道客户的痛点、需求是什么?第三,用什么产品服务去解决客户的痛点?第四,在目标的产品服务中间,我们有什么独特的竞争优势?才可能有独特的战略。
其实产品经理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洞察客户、理解趋势、关注同行”。越忙越没有竞争力。如果看不到战略方向,你平日辛辛苦苦在做的,只有销售,没有利润。
想得足够明白,足够了解这里的关系,就敢少做事,找杠杆支点。聚焦到“洞察客户、理解趋势、关注同行”,要学的东西突然就变少了,和你竞争的对手也变少了。目标选对了,做更少更好的事,是最重要的高效能。
五. 失控:你是怎样玩死自己
系统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效率,但是不幸的是,如果不理解系统,系统往往就会失控。
-1-
思维惯性
越厉害的人,越容易有思维惯性——过去这么做可以,那么未来也要这么做,这就很容易导致失控。
当一个复杂系统出现问题,不要停在自己熟悉的层面上,退后一步,看到系统。
人生不如意,也许并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选择不对;
工作效率低,也许并不是精力不足,而是目标太多;
关系不紧密,也许并不是因为眼前这件小事,而是情绪积蓄已久;
不够有钱,也许并不是你不够节省,而是不懂得如何投资。
-2-
困在底层
当问题在一个层面失控,向上跃迁一层,重新定义问题,往往有解。
比如你培养的员工离职了,有的人认为培训是费用成本,而培养以后的员工离开了是一种浪费;而有的人认为培训是送给员工的礼物,是投资。
你看,从“付出”和“投资”定义上重新做区分,无解的问题也就有解了。
查理·芒格说:“要获得什么,先让自己配得上”。这也是在重新定义问题——得不得是外控的、无解的,但是配不配是内控的、有解的。
-3-
过于封闭
高明与不高明的差距不在于智商,而是在于眼界、视野和开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越成功的人,在思考问题时往往形成了一定的套路。这种套路让他很容易做出决策,但也容易遮蔽其他可能性。
经验偏见。人们在自己的经验里生活,在自己的经验中思考。越成功的人越是这样,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单靠经验是不靠谱的,应该从更多人的角度发现问题,现实工作中许多重要问题往往是不清楚的、非结构化的,同时还涉及难以理解的因素。
我们需要巨大的勇气,“想他人不敢想”的勇气。如果你没有看到更大的世界,就会总想着,也许会有更好的可能呢;当你看完了全局,也就更加能安心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