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公务员考试教材编写人朱熹说过这么一句话——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我们一致同意“心到”最基本最重要。那么在读书过程之中怎么做就是“心到”了呢?
小景同学说要集中注意力,我赞同,小温同学说要用脑思考,我也赞同。但是怎么思考呢?
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会质疑,会品读。要会对书中的内容不断的质疑、追问、思考、寻找答案并解决,我用最近共读的《西游记》来举例子。
回忆悟空在斜月三星洞求学的过程中,菩提老祖在他脑门上敲了三下,悟空悟出要让自己三更天找师傅上小课,并且在悟空向其他弟子炫耀法术时老祖及时制止和教育了他。我便问了一个问题:菩提老祖为什么给悟空上小课还不让他到处炫耀?我们在讨论过后得出不少合理的回答。
有的孩子说悟空是天地精华所生,天资聪颖,天赋灵气,所以教他非凡法术。有的孩子说祖师怕悟空遭他人嫉妒,遭人陷害,所以不让其炫耀。但嘉乐的回答最让我惊艳,她认为悟空是干净纯洁的,没有受到世俗污染,而祖师不信别人,害怕他人会用法术做坏事。
接着我又分享了一个在读《西游记》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为什么吴承恩在写完悟空被压五指山后,转而写袁守诚和泾河龙王的事情?看上去好像和取经主线没有什么关系,但这件事情又是唐太宗游地府的导火索。那为什么太宗游地府这个情节在绝大部分的《西游记》影视作品中都没被拍出来呢?
于是我就带着一串串问题,去知乎搜了关键词,找到了不少大神的考究分析,给孩子们科普了一下,孩子们恍然大悟。就这样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吴承恩明里暗里对统治者、强权的批判与讽刺,对佛教的态度等,从而有更强大的好奇心去了解明朝那些事儿了,那就把我们的共享书《明朝那些事儿》拿来读读吧。
除了《西游记》,我又提了一下西方魔幻文学《哈利波特》中一个比较受读者欢迎的角色“斯内普”,一个处处针对哈利的人,一个为伏地魔做事的人怎么会受欢迎?这个斯内普为什么总是见哈利不顺眼?读完整个系列,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后,才发现那个冷冰冰的外表之下是一颗充满爱的灵魂,他一生深爱哈利的母亲莉莉,甘愿承受所有人的误解,他只是用这种方式默默保护莉莉的儿子,他深爱着莉莉直到死去的那一刻。我们能从斯内普的身上看到人物塑造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坚守。
提出质疑并且解决它,就是探究情节合理性、分析人物行为动机、把握人物形象的过程、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这就做到了“心到”。
当然在质疑的基础上要探究字面意思、背后意思、引申意思。就如我们在思考刘长卿借宿芙蓉山主人家时为何用了“夜归人”这个问题时,就猜测了他的背后意思,归的是他所追求的“远离喧嚣纷扰的地方”,是心灵所归。
除了思考深意,我们在读梁晓声的《慈母情深》时,抓住场景和细节反复品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并且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作比较,才体会到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挣钱的不易,才体会到作者的心境。这样才能从书中体会情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所以孩子们便知道了,以上诸多读书经验就是“心到”。但是“心到”的经验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究挖掘。
小分享:今天终于用漫长的三节课时间讲完了《古人谈读书》,孩子在这期间根据课文内容分享了很多自己学习、读书的经历和体会。下课时,两位姓田的同学激动地找到我,说是听了其他同学的读书经历,觉得不满足于自己曾经的读书经历,让我给他们推荐书目。我依据孩子的兴趣推荐相应的书,我真为孩子们这种主动求知的行为感到欣慰和高兴,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