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舆论》是美国沃尔特·李普曼所写的一本著作,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写,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描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因为很少涉及有关传播学方面的专业书,这本书读起来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懂,所以暂时没有完全看完,今天就我读到的地方来写。
本书导论,便讲解了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阐述了“虚拟环境”一词,所谓虚拟环境,“是‘人性’和‘环境’的杂交物,它表明了自以为是地根据人的表面作为去谈论人的来龙去脉,或者自以为是地去谈论社会环境必然得如何如何,斗志毫无用处的。”而在网络发展的今天,消息的迅速传递,我们可以很快速的获知距离我们十公里甚至于更远的地方的大事件,只要是在网络上留下了痕迹的事件,总会在某个节点被远在天边的某个人获知,但是,我们如何对于众多人所关注的事件的评价,这件事发生在一个我们不熟悉的地方,那么我们对于这个地瓜会是什么样的情况会有一个自己的认知,我们会根据自己浅薄的了解,辅以自己的想象,从而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画面,以此为根据,来发表自己的言论。客观来说,这就是一个虚假的现实,人们根据这样一个虚假的现实,来做出自己的本能反应,从而向该事件形成一个拥有一个群体的看法或者观点。这种虚拟环境的来源,也正是我们舆论所形成的外部世界的特征,即“我们不得不从政治上去应付的这个世界,既产生于想象,也产生于想象,也产生与见解,又产生于思想。”而这些外部的各种条件,反映在脑中的虚拟景象,正是我们舆论所产生的一个公共事务。舆论,也正是这些人类群体以群体的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的图像。
为我们做了一个铺垫之后,在舆论的形成基础之上,探究我们的外部世界,主要涉及四个章节,审查与保密。交往与机会,时间与注意力,速度、词语和清晰度。我们对于外部世界信息的获取,受到大致这几个因素的影响,因为政治、经济的原因,为了某些利益,在离事件本身距离远的公众获取的信息的真实性会有所偏差,信息得到了保密,但是信息的真实性却收到了损伤,在不同范围信息的传播的效果也会不一样。但是在信息、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的信息共享程度不会更广泛吗?我们的信息传播不会更加迅速吗?那么意见的统一性不也会是更强吗?那信息的真实性不也会更强吗?当然,这是事实,但是更迅捷的运输也未必会带来良好的直接影响。我认同作者的观点,经济、交通运输的发展,人类的交往更加密切,但是同时我们还需要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经济差距,社会地位差距,周围环境的差距,个人思想的限制差距,都是我们在面对同样的信息时,会产生不同的意见,这种意见,按照作者的说法,称为“成见”。正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可以想象我们和朋友讨论同一个事件,对于某个明星负面事件的评论,他们获得信息是一样的,但是一个是他的粉丝一个不是,那么很快就会产生于分歧,路人会表现出自己的不赞成,而粉丝则会想一些借口为自己的偶像开脱;再比如,一个是百万富豪,一个是普通白领,在面对一万的包包,一个会觉得可以接受,一个却觉得有些奢侈。这都是很简单简单明了的事实,不能说符合所有人。可这正是我们在接受我们的外部条件,以自己的观点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而和自己意见相左的观点,则会选择忽视,或者排斥。这些都是“成见”的效应。
“处于我们那些准则的核心地位的成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关注哪些事实,以及从哪些角度去关注。”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复杂的时代,由这些复杂的外部世界所形成的“虚拟世界”。每个人应该再众多信息中找到理智的自己,拨开过多的虚拟主观观点,更多的去寻找真实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