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到平武,经历了六个多小时的车程,印象最深的就是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山所途径的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十分崎岖,坐在车上向窗外望,感觉悬崖就近在咫尺。旧堡乡位于一座山上,山上云雾缭绕,对于常年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的我们,宛如一个仙境。想象中的平武是远离城市的喧嚣,与世隔绝,村民们过着淳朴的田园生活。直到来到此次支教的学校——旧堡小学,才发现表面上的平静暗藏着的是波涛汹涌。
关于破冰活动
去支教之前,我们支教队参加了一个心理辅导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破冰活动,与小朋友们尽快熟悉。我们想象中的山区孩子是个性孤僻、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很少,但其实当我们真正与他们接触后才发现,他们也喜欢听流行音乐、也会上网,通过网络他们也对外面的世界有所了解。
第一天到学校时,刚到宿舍楼下,就有几个小朋友围了过来,他们一点也不怕生,主动和我们说话。吃完饭后几个小孩子还带我们去街上玩。第二天是开学典礼和破冰活动,我们决定分年级进行,一到五年级为一组,六年级为一组。首先是带同学们到教室互相认识,在黑板上我们每个老师都写了自己的名字和昵称,自我介绍后就是让小朋友们作自我介绍。虽然大家刚开始都比较害羞,但是都非常配合我们,勇敢地站在讲台上说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大多数女生都喜欢画画,男生们则更喜欢一些体育运动。等大家都互相认识了之后,我们就带学生们一起去操场上做游戏,丢手绢、木头人、击鼓传花,满满都是童年的回忆。
关于矛盾
支教的意义是什么?不谙世事的我们单纯地认为是将外面的世界带给大山里的孩子们,我们所倾向的更多是一种素质教育。当校长提出希望我们更多给孩子们补习文化课的时候,我们觉得支教活动已然变成“暑期补习班”,违背了我们的初衷。但是听了校长的一席话后,我们对这种“素质教育”到“应试教育”的转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大山里的教育资源十分有限,整个旧堡乡在08年灾后重建时,所有的小学就合并成了一个学校,也就是现在的旧堡小学。山里的交通十分不便,很多住的离学校远的低年级的同学也不得不住校。由于年龄太小,生活自理能力其实是很差的,有的同学的被子都是老师帮忙整理的,甚至有的女生因为不会扎头发,家长帮忙扎的头发可以管一个星期,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旧堡小学目前在校师生一共有一百多名,在职教师只有十二名,六个年级的课程内容很多,教师的工作量其实是很大的。老师们都住在学校,学校对住校生的管理是24小时的,也是十分严格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严格管理、在当地算是最好的小学,小升初考入重点初中的重点班的,也只有寥寥几人。在这里小升初考入重点班的压力是很大的,全县将近四五百名毕业生,都为了两个重点班一共九十个名额而努力。在那所中学,只有重点班的学生是受到重点培养的,普通班的同学老师是不怎么管的。这种教育现状也导致了,曾经在旧堡小学读书成绩很好的一些同学上了初中以后就变成了“匪头子”,缺少老师的严格管理后成绩直线下降、变得玩世不恭。在当地,初中的升学率并不高,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同学,一些会读职业高中,而另一些同学则会选择直接出去打工。可以说,小升初这场考试的成绩就决定了他们未来的人生。当校长告诉我们这些当地的情况后,我们的困惑得到了解答,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也最终化解了。
放暑假,当城市里的孩子奔波于各种补习班时,农村里的孩子可能有的正忙于在家带弟弟妹妹,有的在帮家里干农活,就算想上补习班,因为没有老师开课,也是求学无门。支教的十五天时光,也许我们并不能缩短横亘在其中的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但我们也希望力所能及地带给他们丰富多彩的知识和一段难忘的回忆。
关于教学
考虑到各年级的同学都有,我们分成了四个班教学,分别是小班、大班、小升初班和初中班,这样将他们分级化教学更有利于他们学习和吸收。每个班级都是不同年龄段,都有自己的特点。小班的同学需要一些简单易懂、比较有趣的课程,大班的同学需要讲得深一点。小升初的班级则需要一些衔接课程,初中班级则需要一点趣味性的课程。
正式上课第一天,虽然上课时间是八点四十,但同学们早早地就来到了教室。第一节是早读课,远远地在楼梯间就听见同学们的读书声。看见教室里的同学都很认真地在跟着老师早读,没有人管纪律,但大家都很听话。我上的第一堂课是给小班的同学上自然科学课,主要是教他们认识动物的分类。在上课的时候,当放到动物的照片时,我发现小朋友们都很兴奋,但是深入地问他们一些问题,他们也回答不上来。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如何让他们很好地理解、深入浅出地分析,这也是对老师的考验。快要下课的时候,我让他们每个人提一个问题写在纸上,有的同学提的问题很多不止一个。他们的问题大多是关于天文、地理方面的,小孩子们其实对这个世界是充满好奇的。通过收集他们的问题,也让我找到了接下来教学的方向。
其实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缩影,如同当年读小学的我们。在小学,没有分优等班与差生班。在一个班级里,各种各样的同学都有,有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乖学生,也有喜欢与老师唱反调的调皮学生,但正是由于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同学存在,我们的课堂才更加丰富多彩。
关于家访
支教第一周的周末,我们支教队一行10人跟着校长去了隔壁的庆林村,18990020031走过水泥路之后就是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对于长时间在城市里生活的我们,爬山路也是个不小的考验,走过学生们上课来时的路,更能体会这里上学的不易。第一个家访的对象是一个小姑娘,她叫李林霖,通过我们与她的妈妈的聊天知道,他们的家庭有两个女儿,在这个村里,普遍生两个孩子是传统,但他们并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养儿防老是他们的共识。这个家庭是妻子在家务农,丈夫外出打工。丈夫打工的收入是这个五口之家主要的经济来源,而爷爷生病是主要负担。他们的大女儿读六年级,即将升入初中,但她的父母还不太了解当地的初中。她的妈妈说她认为学习好比品行好更重要,希望孩子努力读书,走出大山。
去的第二个家庭是一个叫张金智的同学的家,之前就听说他的家离学校很远,要走两个多小时。今天我们去他家也是经过长途跋涉,走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想象着他一个小男孩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床,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上学的情景,感到一阵心酸。更希望自己能在课上多传授给他们一些知识,不辜负学生们所赶的路、流的汗。第一次见张金智同学他就是带着一副皱着眉的表情,他的奶奶告诉我们他在学校经常受欺负,希望我们多关注他一下。通过我的观察,感觉他不爱说话,性格内向,直觉告诉我应该是和他所处的家庭有关。到他家里的时候,看见他正在和弟弟玩耍,泡沫掰成枪的形状就是他们的玩具。通过与他的爷爷奶奶的谈话,了解到他的父母都在广东打工,只有在过年时才会回家。平时只支付孩子的学费,过年时会给孩子带新衣服。他的父亲只有小学文化,打工一个月可以挣两千块钱,母亲是外地人,很年轻,也在广东打工,两口子一个月可以挣五千元左右。家里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张金智8岁,小儿子才读学前班。两个孩子的学费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与他的父亲电话通话中了解到,他们知道缺少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但是他们也很无奈,现实的情况让他们不得不远离家乡和孩子。爷爷告诉我们,他平时就找一些零工,干一次活可以得四五十元,用来补贴家用。老爷子身体还算硬朗,见面时他刚干完活,背了一大捆玉米杆回家,本该安享晚年的年纪还要为了生计奔波,养大了儿子还要抚养孙子,这大概是所有穷苦的农村家庭现状。
最先访问的两个家庭,孩子都比较内向,不爱与人交流。但也有开朗活泼的孩子,比如接下来我们走访的孙付金和孙铵宁两个同学。孙付金的家里也是有两个孩子,他的哥哥已经读高二了,学习成绩还不错,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一共要一万多,对于这个申请了贫困户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两个孩子良好的学习成绩是他们最大的宽慰了。最后走访的孙铵宁家,他们家里也是两个孩子,孙铵宁和他的姐姐,一进他家就看见墙壁上贴满了孙铵宁得的各种奖状。孙铵宁的妈妈说孙铵宁从小成绩就不错,喜欢学习。但是他的姐姐不太喜欢读书,今年中考考差了,就不想读书了,想在家里先玩两三年。听了他姐姐的事情,我们都很吃惊。一个只有十六岁的女孩,失去学习的动力,只想在家里玩,这究竟是教育的失败还是家长的不负责任呢?
在家访期间,我们遇见了另一个家庭,是一个叫付希悦的女孩的家庭。我对这个女孩的印象很深,小姑娘长得漂亮也很机灵,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很积极。听她的妈妈说她的成绩在班上一般是前一、二名。她的家里也是有两姐妹,听她说她的姐姐读了初中就没有再读书了,她姐姐学习成绩其实挺好的,但由于家里有人生病,懂事的姐姐考虑到家庭的经济情况选择辍学,到当地的县城打工,在服装店卖服装,隔一两个月才回家一次。
之前在支教学校上课,并没有感受到自己所身处的大山里的环境。通过这次家访,深入了解了孩子们的家庭,感受到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穷苦家庭的孩子早当家,会承担更多不属于他们年龄的责任,也会更能理解一些人情世故。贫穷、疾病、父母外出打工、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这所有的一切外在因素都在影响着他们,他们的人生一路都充满坎坷,而学习似乎也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关于告别
十五天的支教时光很快就过去了,支教最后一天我们举行了合唱比赛。之前上音乐课时教同学们唱了我们学校的校歌,最后一天他们完美地完成了比赛。《飞翔》的歌声飘荡在山野间,希望未来的他们可以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无忧无虑地飞翔。很多同学拿着本子要我们留电话号码和QQ号,他们也会主动送我们做的折纸,和写上了他们留言的小卡片送我们。当我们回到学校时,他们也会主动发消息问我们这边的天气,满满都是关心。
一次支教,其实收获最大的是我们自己,我们在支教的过程中学会了组织活动、学会了与人沟通,看到他人的生活,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很多人认为已经熟悉了云和闪电的脾气,就不再迷惑,就不必了解自己、世界和他人。但世界是嘈杂的,平武也并非宁静。我们无法改变世界,所以只能改变自己。
人生海海,且行且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