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感

傍晚时分,一个人坐在阳台上,吹着凉风读诗,是一首辛弃疾的作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虽是学生时代就已经背熟的诗,此时再看,感觉却与原来不同。

不仅仅是诗句里透着的清幽恬静,也不是丰收在望的喜悦和满足,而是一种久违了的熟悉和亲切,我知道,我又被唤起了对旧时光的怀念。

我的童年不是一段富足的时光,虽然不至于挨饿,可是饮食也相对粗糙简单,主食基本是玉米和谷子,玉米的吃法主要是两种,一种是磨去外皮,做大碴粥,一种是磨成面,然后做成玉米饼子,小米的吃法也很简单,小米干饭或者小米粥。

大米和白面那时候绝对是奢侈品,我吃过又黑又粘的面粉做成的馒头,那样的馒头和松软不沾边,用手一捏会成一个饼子,咬在嘴里嚼几下会粘住上颚,不借助点外力都很难弄下来。

大米更是少之又少的,那时候吃一顿白米饭会觉得是一种格外的享受,记得小时候一次春节,爸爸一个在乡里当干部的朋友送了我家一书包大米,就是那种学生用的帆布书包,估计能有十多斤吧,我们都觉得如获至宝,弟弟那时候五六岁了,吃饭的时候看到是白米饭,兴奋的跟妈妈说,“妈,只要有大米饭,我可以什么菜都不用就能吃饱!”

那时候油水少,东北一年里有大半年没有蔬菜,五月份才开始种菜,七八月是蔬菜最好的季节,菜园里黄瓜西红柿豆角茄子可劲吃,可是立秋一过天气就转凉了,不知道哪天早晨起来可能就迎来了一场霜降,基本中秋前后就没什么菜可吃了,除了土豆南瓜白菜还能吃一段时间。

好在秋天来了,家里养的鸡鸭鹅也都长大了,一下雪,妈妈就开始杀鸡杀鹅,妈妈是村里的孵化能手,春天的时候就开始孵化鸡鸭鹅,天冷了也是一年的辛苦终于得到回报的时候了,一只只肥硕的鸡鸭鹅补充了大半年少有荤腥的匮乏,临近年关,又开始杀猪,两三百斤的大猪,为我们整个冬天提供了难得的猪肉和猪油。

这时候,偶尔一顿的白米饭绝对是锦上添花的繁华和享受。

我们多享受那样的日子啊,正月里有饺子,在外面和伙伴们跑啊跳啊,回到家饿了就可以打开碗架(小时候东北老家装餐具和剩菜剩饭的橱柜)抓几个剩饺子吃,酸菜猪肉馅儿的饺子,凉了比热着还好吃。我们兄弟三人都特别喜欢,所以妈妈包饺子时总是一次包很多,她就知道家里有这三个孩子,做多少都吃得完。

至于大米饭,弟弟说没有菜也能吃饱,可是如果有菜的时候能把菜汤拌在饭里,那简直就是无上的美味呀,菜汤的油脂让米饭闪着诱人的光泽,每一粒都更加光滑饱满,扒一口到嘴里,米香菜香融合成的丰富味道,让人来不及细细品味,就迫不及待的吞咽下肚了,直到肚子圆鼓鼓的再也吃不下了才发觉已经吃的太多了。可是,就算吃的再饱,这样的机会一年里又能有多少回呢?

记得十几岁的时候,一年冬天,爸爸结交了几个农场的朋友,他们是种水稻的,给了我家半麻袋碎大米,于是妈妈就用那些碎大米给我们蒸米饭,也让我们欢天喜地的享受了一段时间。

至于平时把小米里掺上少量大米做成的二米粥,二米饭,也是我童年记忆里一道常见的风景。

直到我上初二时,乡政府开始领导大家开沟挖渠,准备种水稻。

现在还清清楚楚的记得当时的情景,我们全校师生三天不上课,早上按上学时间到校,然后带着从家里带来的铁锹,在学校老师领导的带领下,到指定地点去挖水渠,不仅仅是我们,我们附近的职业高中,乡里的领导干部,以及村里的领导们也都纷纷加入,当时是多么宏大壮观的场面呀,大家说说笑笑,热热闹闹,从小在村里长大的孩子不把这些活当成活儿,尤其是可以不上课,没有作业,还可以一边干活一边聊天,玩闹,所以我们都很高兴,比现在的学生秋游春游的时候还高兴。

中午乡政府在附近的村民家为大家准备了非常丰盛的午餐,又香又软的大麻花,猪肉炖粉条,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一大盆一大盆摆的小山一样高的麻花泛着金黄色的诱人光泽,热腾腾的猪肉炖粉条散发出迷人的香味,大家推推搡搡欢天喜地的享受着这场盛宴,没有桌子,也没有椅子,每人抓一大把麻花,盛一小盆菜,蹲着站着,吵嚷着,说笑着,大口的咀嚼着,生怕吃的慢了不够,可是乡里准备的特别充足,不管多少人怎么吃,总是吃不完。

三天的时间,在全乡上下的努力下,水渠开成了,然后又有拖拉机冒着黑烟咕咚咕咚的开进来,帮农民把旱田改成水田,然后就有了绿油油的稻苗被小心谨慎的插进田里,终于,我们也闻到了稻花香,看到了成熟的稻子笑弯了腰的模样。

村边有了稻田,夏日里的蛙声就格外的悦耳动听了,多少个傍晚,褪去了白天的暑热之后,村邻们用点燃的蒿草驱赶着蚊虫,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在树下墙角边围坐在一起,吹着徐徐的凉风,闲话家常,小孩子们在一旁嘻笑打闹,直到困的睁不开眼睛,才被大人们领着回家睡觉,可是人睡了,青蛙和鸣蝉的夜曲却此起彼伏,直到人们已经酣睡,也不肯散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那些视大米白面如珍宝的日子已经远去了,现代人苦于生活过于精细,会努力的去吃粗粮,于是原来不起眼的玉米小米高粱豆子反成了餐桌上的贵宾,年轻人吃的是稀罕,而我们这一代人,吃这些不仅仅是为了怀旧,更是为了养生。

然而,没有了柴火铁锅的参与,现在的粗粮已经做不出原来的味道了,就像现在的高压锅电饭煲以及各式现代的厨具无论怎样努力,也不能把现在的各种香米做出我们小时候渴望的味道一样。时代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口味,生活方式,和对生活的期待,也慢慢的淡化了一代人的记忆。

但走过的岁月就是刻在骨子里的印痕,是流在身体里的血液,总会在不经意间被唤醒,然后,被重温,被怀念,虽然那过去的时光有很多的苦涩,但经了回忆的打磨,就变得格外温润而美好。

就像此刻我读到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品味着诗人描写的田园风光的恬静清幽,幸福快乐的心境的同时,却是对自己从前岁月的悠远的回忆和淡淡的怀念。

老年人常思既往,看来我真是开始变老了,也好,老了能有这样恬淡安然的心境,老,不也是另一种幸福的人生境界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79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56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342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25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14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8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3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17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8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5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9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2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6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92评论 2 35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10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