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不知怎么,父母就聊到了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苦难。十一二岁的年纪,一人一月配给只有7斤大米,整日为填饱肚子发愁。苜蓿草,柚树皮,灰茭白,稗草籽,不一而足,为一个只有盐粒的草团子欣慰,为满是胡萝卜的稀粥雀跃。变卖了所有首饰的外祖母,变卖了呢子军大衣,手表复原回家的叔祖父,作为队长竟也开始偷盗仓库干瘪稻谷的祖父,还有很多次放过偷割生产队苜蓿草的母亲的那个好心人......
当然还有没有撑过去的曾祖父,还有最终饿死的那几个认识的小伙伴……
断断续续的回忆中,父母数次沉默不语。
当时惊心动魄的苦难,最终还是被岁月盘玩成了无尽的感慨,和一声淡淡的叹息。我或许还能理解,而我的孩子听这些,犹如天方夜谭。
最近《芳华》刷屏,都说是祭奠那个特殊时代美好的青春。其实哪个时代没有美好的青春,哪个时代没有青春的忧伤。但最终,又有哪个时代会被岁月真正的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