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乐盛行的唐代,节奏感十足的各类打击乐器愈发受到青睐无论在骑马的音声仪仗乐中还是坐、立部伎乐中,击打的各类鼓、钹、甚至是拍板等等都常常出现。
鼓
鼓在唐代包括有许多种类,常见的如羯鼓为代表的各类细腰鼓。提到羯鼓肯定会联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唐玄宗。唐玄宗在音乐上造诣深厚,创设梨园的故事更是流传甚广,以致于后代戏曲界将他奉为祖师爷。唐玄宗最为擅长的乐器之一就是羯鼓,据记载,玄宗高超的击鼓技艺还和其刻苦的联系分不开,曾打坏过三竖柜的鼓槌。唐玄宗不仅改编创作了著名的《霓裳羽衣曲》,还创作有数十首羯鼓独奏曲。
羯鼓从名称中的“羯”字来看,似乎与羯族有所关联。魏晋时的“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就有羯族,羯鼓据说因源于羯族得名,还有人认为羯鼓得名在于其所用的材质为羊皮。《羯鼓录》中记载的外形为“如漆桶,下一小牙床承之,击用双杖。”又得名“两杖鼓”。羯鼓大约在南北朝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原,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尤为流行。(因为皇帝喜欢?)唐代“十部乐”中大部分为西域乐曲或吸收胡乐因素,羯鼓在龟兹、疏勒、高昌、天竺等乐中均有使用。羯鼓在一个乐队中地位十分重要,节奏非常丰富,常常处于指挥的地位。
还有一些细腰鼓在当时的乐队中也很流行。都昙鼓,《通典》中记载“似腰鼓而小,以槌击之”,在龟兹、天竺等乐中常常使用,大概就是大鼓的缩小版。毛员鼓,记载中称“似都昙鼓而稍大”,使用的乐部和都昙鼓相同。(这要成为大小排序的益智游戏了吗)答腊鼓,记载称“制广于羯鼓而短,以指揩之,其声甚震,俗谓之揩鼓”,多见于龟兹、疏勒、高昌乐中。(简单来说,答腊鼓就是那个比其他鼓短胖而声音大的,还不用鼓槌)
绕了这么多种类,其实真看见一个击鼓的唐代文物形象,能认出是鼓真的已经不容易了\(≧≦)/
那些根据腿上残存的孔判断出是击鼓乐的实在是难度太大。还是放一张鼓保存完好的图片。这件女骑马击鼓乐俑保留的算是十分完整,其上的彩绘也基本可以看清。“女俑头戴孔雀冠,冠上的羽毛高高翘起,羽毛由天蓝、浅绿、红、黑诸色绘成,颈下羽毛为白色,长而宽的尾羽飘然下垂,覆于女俑的肩背部,孔雀美丽逼真。女俑穿圆领窄袖粉白色长袍,袍衫的前胸、后背、双肩及双腿上各饰一朵黑线勾边白中泛红的圆形大莲花。脚穿黑色高腰尖头靴,端坐于马背上。双手伸开作拍击腰鼓状,腰鼓置于马鞍的前段,鼓身为红色,鼓面为白色。女俑明眸细眉,樱桃小口,圆润的脸庞上配小巧的鼻子,显得丰腴秀美。座下的马膘肥体键,昂首耸耳,双目炯炯,嘴半张,鼻翼翕动,束尾高跷,直立于长方形托板上。马身为白色,颈下、四蹄呈浅淡的橘红色。黑色鞍,鞯为天蓝色宽边,中部褐红地上散缀着红色勾边由白、黑。绿诸色绘成的四瓣小花。”我发现那么多唐俑的叙述里,圆润的脸庞和樱桃小口(脸上肉多会显嘴小吧~)绝对是标配!
坐部伎乐中击鼓者几乎是每个乐队里都有。无奈彩图只找到了渣像素的郑仁泰墓乐俑的小妹妹。
钹
钹似乎几千年来变化不大,今日北方地区的秧歌队、社火、戏曲表演等民俗活动中,仍然使用(南方我不知道哈...),据说在不同地区的戏曲伴奏中广泛使用,民间有称“镲”。相同的两片相互碰击发出响声的打击乐器。
根据对唐墓壁画和陶俑中击钹的形象观察,使用的钹形制相同,大小应该是比如今流行的小一些。唐代所设十部乐中,就有七部用钹,足见其在当时的流行程度。
有没有一眼在上图中找出击钹乐者呢?已经提示过大小差异了哦。大概也没有现在的钹声音那么高亢刺耳吧。
由于“拍板”的资料出了一点问题,没有找到图片,打击乐器里就先介绍鼓和钹咯。(其实有好多渣像素的丑图,没敢放(>_<))
不如下次说说唐代的“音声仪仗”?也就是前面(一)(二)总提到的“卤薄”里的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