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良性拖延症?
如何应用打断式学习法?——「 学习方法」综合解析16。
前几篇文章我们说到,想让大脑24小时持续不断的自动运行,我们可以使用「24小时学习法」。
这种学习法,核心原理是让大脑「学不完」。
我们可以使用间隔、穿插、多样化的方式来安排学习内容,但并不等同于「碎片化学习」。(【15】碎片化学习,是无效学习吗?)
根据以上3种原则所制定的学习计划,相对传统的学习计划会更加的繁杂、细碎。
它可能包含多个学科、多个环节混杂在一起的待学习信息,并且每一项都有着明确代表「学完」的目标。
那么,如何执行这个学习计划呢?
一项一项的,依次进行学习吗?
这里存在着一个问题。
如果按部就班的学下来,是无法让大脑处于「学不完」的状态的。
因此,我们需要在恰当的时候,对学习的内容进行转换,以保证一些内容包含待处理的信息,可供我们的大脑在之后的空闲时间中进行处理。
这件事情说起来,感觉好像很复杂,其实非常简单。
它的核心做法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尽早开始,但不着急结束。
怎么理解呢?
用拖延症来举例,有两种拖延方式:
一种是迟迟不做,在最后阶段临时抱佛脚而完工。
当我们遇上自己不喜欢又必须完成的工作时,常常会陷入这种状态。这里,我们先叫它「恶性」拖延。
另一种是先做了一部分,然后由于对高质量的无限追求,而迟迟无法完工。
达芬奇就是这种拖延症的典型患者,它属于一种相对「良性」的拖延。
为什么呢?
我们可以把调动大脑24小时学习的过程分成三个部分,这三部分处于循环往复的状态。
一、竭尽脑力
不管是刻意练习、还是间断学习法,科学家们在实验过程中都发现,不全神贯注、竭尽全力的学习,没让大脑达到黔驴技穷的地步就进行娱乐或休息,后续的任何效应都是不会产生的。
用之前介绍过的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来说,这个步骤就是要进入专注模式,调动全部的注意力。
专注模式下思考脑会全力运行,就像大脑在完成新程序代码的撰写。
而如果思考脑没有产出足够多的代码,当我们进入发散模式时,储存脑就没有可供处理的信息。
对于脑力的消耗,有时就像肌肉锻炼。
专注模式就好像尽最大努力去运动,直到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肌肉酸痛;之后通过休息,肌肉才会比之前成长的更加健壮。
纯锻炼或纯休息,都无法得到良好的练习效果。
从给大脑留下未解 之谜的角度来说,一般我们遇到一个谜题,通常的做法是冥思苦想的去尝试找出解谜的办法。这种前提下找不到答案,它才会成为一个「未解之谜」。
但是,要注意的是,竭尽脑力的学习并不意味着尽量排除外界干扰、远离人群、在一个安静、固定的环境里学习。
我们之前在【12】哪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做法,其实是低效努力?中曾经给大家分享过,过于安静的环境并不利于学习信息的记忆与提取。这是因为大脑在储存信息时,「录入」的感官信息实在太少,调用起来反而困难。
因此,更好的方法其实是:多换几个学习的场所、或增加一些不同的环境杂音。
自习室、寝室、图书馆、咖啡厅、甚至是公园、快餐店,只要任意改变一点细微的外部环境,就可以有效增强你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二、遇到卡点
如果你竭尽脑力的进行学习和思考了,就会常常遇到自己搞不清、弄不明白、甚至是学不懂的信息。这种状态,我称它为「遇到卡点」。
毕竟,我们是在获取「新的」、「未知的」信息,这些信息之前并不存在于你的脑海中。
按照之前分享过的大脑对新信息的处理逻辑,你需要对它们进行仔细的加工,才能让新信息像蜘蛛结网一样,勉强的挂在已有知识上。
如果你发现自己很少遇到搞不懂的情况,那可能有两种原因:
- 学习的内容过于简单了。
你正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学习,而非「学习区」。
在舒适区中学习我们可以轻松掌握的内容,对于自我提升的效果并不大。这时你可以更换一些学习内容,提升信息的难度层级,让其处于学习区,即那些你现在不会,但通过努力可能掌握的内容。
反过来说,如果信息太难、完全学不懂,像在看天书一样。说明你的学习内容处于「恐慌区」。这时就需要对信息进行降维,或采取强行植入的方式处理。(详见【4】什么叫做“先考后学”学习法?)
- 你掉进了「熟练度错觉」的陷阱。
之前我们讲到过熟练度错觉,在这里再给大家稍微复习一下。
它指的是「你以为自己学会了」,但那其实只是一种假象。
当你不知道一道题该怎么解,而看了答案却有这种感觉:
哦!是这样的,这么简单啊,明白了,下次知道该怎么用了。
这种状态就是所谓的熟练度错觉。
想要验证你是否处于熟练度错觉,其实非常简单。
你只要把书合上,闭上眼睛,自己开始回想刚才获取到的信息,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将它说出来。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说明你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而如果你发现完全想不起来书中说什么了,或者只记得只言片语,那说明之前你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的感受是假的。
顺便说一句,在学习资料上大范围的划线、标记重点都是很低效的行为。原因在于,这种行为会让大脑误以为已经完成了学习的任务,更容易陷入熟练度错觉中。
另外,还存在一种「卡点」。
它可能不是由于你的学习内容卡住而导致的,而是由于你的状态不佳导致的。
例如连续用脑时间过久、午饭后大脑缺血、处于精力低迷的时段等等,你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状态,如文字已经看不进去了、只是机械的移动视线、脑袋已经无法进行思考了等等。
三、适时转换
当我们遇到卡点时,就可以进行转换了。
这里有几种转换方式:
- 交叉学习:
如果是学习内容导致的卡点,而你本身的精力还非常充沛,这时可以选择更换学习的内容。
当你学习另外的内容一段时间之后,还可以返回去看看之前的学习难点。经过这段时间的发酵,大脑可能已经有了一定的新突破。
- 孵化学习:
如果是状态不佳导致的卡点,可以干脆的中止学习。进行一些短时间的放松,或长时间的休息。
记得,当你竭尽脑力并遭遇一定的卡点之后去休息时,大脑中其实还存在很多的「待处理」信息。这时,思考脑开始休息,储存脑不受约束的火力全开,在后台活蹦乱跳、胡思乱想,从而进入脑洞大开的状态。《如何学习》一书中,将这一阶段称为孵化期。
大部分灵感的出现,都需要经过一定的孵化期。
这个阶段,促进大脑在后台积极运行的方法有几种:
1)纯粹的放松:从事与学习完全无关的行动,例如运动、散步、开车、冥想、洗澡、睡觉等等。
2)轻度用脑:获取不费脑子的娱乐型信息,例如刷微博微信、看剧、追综艺、与人聊天、或玩点简单的游戏。
3)高度用脑:专注于学习其他知识,这一点正好印证了上面讲到的交叉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孵化过程中:
短期来说,时间稍微长一点的休息比短暂的休息效果更好。例如,20分钟的孵化效果会好于5分钟。
但长期来说,时间也不能过长,最好不要超过2天。如果中止时间太长,「待解决」的问题本身就会被大脑遗忘掉。
- 打断学习
最后一种转换与前两种不同,它是一种「刻意打断」的方法,即在任务即将完成时,刻意留个尾巴,让它处于未完成状态。
之前我们在【13】如何让你的大脑,开启24小时学习模式?中讲过蔡加尼克效应,又名「打断效应」。
它的意思是:当你全神贯注的完成某项任务时,越接近完成状态被打断,你对这项任务的印象就越深刻,大脑对「完成这项任务」的优先级越高。
假设你要在某个期限内,完成一个PPT的制作或写一个论文、编写一段代码功能。
按照我们最开始说的原则,你需要尽早开始这项任务。而在你即将完成的时候,你可以将它稍微放一放,不立即完成。
随着截止时间的临近,因为这项任务「未完成」,你的大脑会在后台不断的运行这项任务,试图想办法让它完成。这时你会发现,脑袋中断断续续的有新想法出现,可以不断地添加到你的作品里面。最终,你的作品可以变得更好、更完善。
以上,我们介绍了应用「24小时学习法」的具体步骤。通过循环竭尽脑力、遇到卡点和适时转换的过程,让大脑随时保持「有谜待解」的状态,更高效的完成学习目标。
阅读到这里,感谢你付出的时间^ ^。
按照惯例,留下一个执行清单,大家一起来完成吧~
执行清单:
- 你是否有过拖延?通常是哪种拖延状态?
- 对于熟练度错觉,举一个你自己想到的例子;
- 你是否有正在进行的工作,可以应用打断学习法?尝试应用一次。
(未完待续……)
ps:完成清单的同学,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执行成果哦^ ^
参考书籍:
《认知天性》
《如何学习》
《学习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