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皆可作文,教学无处不在——我的六年级快乐习作教学之旅

万事皆可作文,教学无处不在

——我的六年级快乐习作教学之旅

语文教师最怕什么?学习语文最怕什么?无需调查便脱口而出——习作教学与习作。长久以来,“写作文”与“教作文”似乎成了师生共同的痛点与难点所在。该怎么解决这样的难题,让习作变得不那么艰难?让习作开始变得有意思?开始从“老师要我写”到“我想自己写”?

以兴趣为引,发表为桨,家校合力为杖,在葆有浓厚兴趣的基础下开启习作起步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挖掘习作素材,结合阅读教学展开习作教学积累,建立一套持续的习作教学动力加持系统,孩子的习作,开始了从抗拒到接受再到悦纳的全过程。一年级习作起步教学阶段,一学期人均15次图画作文,自愿习作者众多,最多达到了24次图画作文,且无一人讨厌习作;六年级习作教学,完成了人均过万字,全班超六十万字的习作集,全班掀起了习作的热潮,余热持续到了毕业后的暑假……

一、精心设计启习作。

应势而作:一篇《换座位申请书》串起记叙、应用与议论习作

“减负提质”下,习作教学如何实践?习作于我们而言,究竟有什么用处?“减负提质”“生活作文”两者合二为一的一次尝试应运而生:“才华决定座位”。不太满意目前的座位,怎么调换?一纸《换座位申请书》即可一换到底——形象生动阐述目前座位的糟糕之处,诚恳表述理想座位的缘由——《换座位申请书》的优质程度决定了你将身处何处,学霸堆或是学霸座位,安静的角落或是最中心的位置,好朋友同桌亦或有可能。

制度颁布,有人试水,写了一封《遗书》夸张痛诉现座位之苦楚,第二天,他稍加修改的习作就换得理想位置。班级沸腾了!一封封《换座位申请书》雪花般飞来。课间,拿笔冥思苦想的孩子多了,交流话题已经成功转变为:“今天,你写申请书了吗?你换座位了吗?”

换座位申请书陈韵同

好座位是好心态和好学期的开始。有时运气好,分到个好置,前后左右都被小姐妹们包围;但也难免有运气不好的时候,“一失足成千古恨”也莫过于此。

这个学期,我就变成了这个运气差的人,怎么,不信?暂且听我慢慢道来。

分座位那天,我拜天拜地拜神仙,希望能有个好座位。别的不求,上课不被打扰,不主动惹我生气就足矣!终于同桌“分配”下来了——小小A,不错,起码不算特别闹腾,一想除了上课叨叨(自言自语),还有时不时的“嗯嗯”几声,也没什么不好了。正当我松了口气的时候——唉呀!千算万算没算到,他,来了——小小C向我走来,那个出场就自带“混世魔王”特效的男生。他来了,不偏不倚,正好坐在我前面,我差点没叫出来,安抚了许久自己,才缓过来,往右再一看——什么!是小E!心想,完了完了,两大金刚合体!我晕过去。好吧好吧,此刻的我扶额道,“只能认命了!”

本以为不理周围的“大魔王”就能“逃过一劫”,没想到,该来的总会来。现在,让我“控诉”这几位男生。

首先要控诉的第一件事,每次午自习,我们这里都要发生“世界大战”!每次“世界大战”,都会弄得一片狼藉,我曾努力着不去管他们的“斗争”,但还是躲不过这几个魔王的“魔爪”,想想我的书、水杯和文具袋,我的心滴下了一串鲜血!

第二件事,他们上课走神。让我描述一下,那可不是一般的走神啊!不仅讲小话,还串通起来玩什么“不要笑挑战”,嘴巴里含满口的水,后来憋不住就直接把水喷出来……那带着口水的水粒子喷了出来,沿着嘴角流下来,有的还拉丝了……最可气的是,我的桌子、书、衣服、脸和头发,像是被当成靶子,“万滴齐发”“百发百中”,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嗯——我“不”气,我“不”气,“不”气。

还有,他们上课时会来骚扰我和阳希灵。他们翻我们的文具盒,乱拿我们的东西,戏弄我们,无缘无故地骂我们等等,我真是受不了了!

老师,我知道您的良苦用心,想要表现好一点的,带动表现稍微差一点的。可是我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在此,我向您说声“对不起”,并且强烈地向您申请,我想跟一位文静的女生一起坐,好吗?

换座位申请书(陈宋艺瑜

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班上,距离最近的就是同桌了。同桌本应该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而我的同桌既没有上进心,又没有学习的动力,甚至还会影响别的同学。

如果说别人的同桌是盛开的向日葵,朵朵热情向上,那么我的同桌就是一朵,不,是一颗在果子里没睡醒的种子。有一次上课,老师讲到一个公式要求,我的同桌很有意地“啊?”了一声。本来听得认真的我思路完全被打乱了!我生气地瞪着他,他还转过身子和别人讲起小话来,边讲边拿着他的水瓶大声地摇着。直到老师批评他,他才停下摇水瓶,把头一转,对着我讲了起来。我并不想理他,就写着题目,几分钟后,他终于消停了一会,拿着漫画看了起来。

如此这般,每节每节课都这样,我也是越来越久上不好课,但我还是没办法让他的嘴巴停下来,再要这样下去,我心里的最后一根细小的小草就要枯萎在我同桌手中了!

如果我同桌这一个人还不够“立案”的话,那我身后的同学一定能!

上课了,我刚坐在座位上,椅子就一直抖,回头一看,他正开心地摇着他可怜的桌子,桌子“咯吱咯吱”地哭泣着,两个桌腿如骨折般在空中直晃着。“你可以不抖了吗?”我小声地说着,他声音较小地念:“你往前坐点不行?”我只好挪了挪椅子,然后他又把桌子往前搬。我转头狠狠地瞪了他几眼,他才往后稍挪了点。过了一会儿,他拍了拍我,我当时正在认真写题,没空搭理他,就说了句:“干嘛?”他却还是一直拍我,而且越来越用力,我快速转头,他居然只是要借橡皮,我连忙拿给他。一会儿,下课了,我去找他要橡皮,他却连人都不见了,之后我也没时间去找他要了。所以我可怜的橡皮就此“有去无归”了!

这些真实的故事都是我可怜的经历,所以,我再次诚心地提出:换一个好点的座位!

换座位申请书(王奕岸

正所谓要成大事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我自以为本人早已占据天时与人和多时了,不过这房地产似的地利嘛,这可就不好说了。

自古以来,地利就是人们看得顶紧的,就像三国时期的荆州一样。荆州乃是四通八达之地,财力无边,所以那时候的诸侯一个个就想把荆州这块“肥肉”给抢到手。而现在可以称之为荆州的,也就只有坐在讲台面前的那一排。而我这儿,不就恰好是进出困难的蜀地吗?每次英语课要加分时。我还只能拜托黄小帅这个工具人去加分。提到英语课呀,那就不得不提到我们这一大组的举手情况了。这一组呀,上了英语课后,个个都进入了“冬眠模式”,那手臂就好像被冻僵了似的,一点儿也举不起来。每次提问,几乎只有我举手,因此我现今还被我后头的人称为“全组的栋梁之材”。唉,只是一个人撑起一边天呀!

    反观坐在中间的三大组呢,个个似如“春晓”,英语课上永远排名第一,而且那儿没有什么“多嘴怪”。最重要的是……

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可以听到最高清的课堂,可以给我比现在更好的成绩,还能最快速地被老师提醒,还能……总而言之,那个位置比我现在好上了千倍万倍,所以我请求老师,您答应我——换座位!

换座位申请书(刘意予

美丽聪明、善解人意的祖老师:

您好!首先祝您工作顺利,越来越美!我想在这向您申请换座位的事!

近大半年里,我经历了两位同桌,一位是开小差大王,一位是恶作剧大王,实在是让我“叹为观止”,请让我为您盘点一下,他们是如何开小差去影响他人的吧!

第一件“过家家”:“来,我们一起上山采点药吧。”我旁边的男同学一边有模有样儿地装出爬山的样子,一边拿着自制手枪舞来舞去。一开始我并不在意,不就是玩儿吗?可时间长了,就像有一台挖掘机在我身旁一般,嗡嗡的声音更像蚊子——比蚊子还厉害呢!都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可身为同桌兼英语小老师的我不忍心看着他和小伙伴乐此不疲地玩如此幼稚的游戏——何况在上课!于是我好心劝阻,但他们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啊!唉,我是爱莫能助、无能为力了!可是,上课不专心听讲,这一到考试就出了这场“大闹天宫”。

第二件“大闹天宫”:科学期末考试时,我摆了两只可爱的吉祥兔在桌上,他们的心思可就不正了。吉祥兔成了他们的小傀儡,他们极尽想象之能事,让小兔子倍受伤害。考试?哈哈!早忘到一边了!我气成“斗鸡眼”,他倒好,乐得前仰后合……课堂上的表现不亚于大闹天宫。好吧,诸于此类的事情太多了,估计我写满整个本子都少了。好不容易盼到了换座位,我真是开心得直打转啊,可是我又遇上了一个恶作剧大王。

第三件“剪头发风波”:要说这恶作剧大王吧,聪明是真的聪明,可是却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都说“头发是女孩子的命根子,掉一根都心疼坏了”,看看他们做的好事吧——上课剪头发。一天上科学课时,看见两个男孩子鬼鬼祟祟地做事,一开始我可没在意,可片刻之后,我发现他们两个在坏笑。我想打听打听,他们却说“没事没事,什么事都没有”。我满心疑虑望向身上,“好像没有什么东西啊,不管了,上课,上课要紧”。我心里犯嘀咕,但也只好将疑虑深藏心中。好容易下课了,经我一“调查”才知道,原来他们拿着小剪刀在剪我的头发!唉,我只好安慰自己:“不就是几根头发吗?”以前,我从不打人,也算小淑女一个,现在我成了天天扬手对付同桌后桌的女汉子,真不愧“地方改变人”哪!

我真的十分希望老师能帮忙调一下座位,我所希望的同桌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如果上课认真听讲,我们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就非常感谢祖老师了!如果调换成功,我们一定不开小差,互相帮助。谢谢老师的理解,再次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桃李满天下。

您那煎熬在水深火热中急需拯救的学生:刘意予

2021年4月2日

就这样,孩子们已经如我所说,俨然成了导演——一个个镜头掠过,诸多特写如此生动而形象,精细而精致。语言极尽幽默夸张之能事,表述尤为生动传神。

《换座位申请书》之后,还有一个因势而作的延伸拓展:辩论稿《论<换座位申请书>制度之优劣》顺势而作,又掀起了一股习作热潮。孩子们争论不休,辩论不止——议论文的起步教学就此展开……

二、联系生活练习作。

因时而文:清明时节流动的思绪

清明时节雨,路上行人魂——清明,也许从来不是需要天清且明,而是人之清明。于是,清明给了我们思考生命的引子与时光。伫立先人墓前,思索我们的来处与归途,于孩子而言,似乎很沉重,但是,我们于生死的思考总避免不了萌芽于幼年,常直面生死,或可更重生之珍贵。

清明前夕,一场命题作文开启了孩子们的思考——让他们稚嫩的笔调,来探寻深情。他们有了提笔面生死的开端,也有了深入内心的挖掘与思索……

清明(刘睿涵)

“人间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至”。

——题记

早春的薄雾开始消散,山林间苍翠的景色逐渐褪去遮掩的白纱,展露出自然的美丽。这样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却也是一个集哀痛与思念的时节。

踏着雨后湿润的泥土,承着清晨氤氲的新露,我们漫步在乡村小道上,鸟儿婉转的啼鸣与碧水蓝天相照应,心中却满是悲凉与惆怅,今年的清明节,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清明节。

回想曾经的光景,姥爷带着我们一起去踏青祭祖,几个哥哥姐姐在前面跑跑跳跳,只有我紧紧地跟在姥爷的身后,跟他缓步在阡陌小道上,看遍地油菜开遍,绿草如茵,听他讲那个遥远年代的故事。

可是如今,青山依旧,芳草依旧,徒剩眼前一座青冢。站在姥爷坟前,故人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耳畔,伸手欲触时,又如蜃楼一般,烟飞雾散。

野外的杂草总是长得很快,似乎有这些灵魂的驻守,更加助长它们的长势,清理杂草的时候,我不经意的一瞥,只见外公侧坐在姥爷的坟前的一块石头上,如炬般的目光只盯着碑上的生平传记愣愣地出神,眼角似乎噙着一滴泪。

外公,这个如山一样雄厚,如盾一样坚硬的人,竟也有这般苍老、脆弱的时候?再看到他唇齿翕动,似乎有心声难以吐露,只夹杂在籁籁风声中,被山神和精灵听见。

返回的路上,外公挑着大大小小祭品的背影就在我的眼前,那原本笔直的背影竟有一丝佝偻,那原本乌黑的头发竟有一丝斑白,渐渐地我似乎对外公的所言所行有所顿悟,正如简桢所言:“像每一滴酒回不了最初的葡萄,我回不了年少。”时间总在流逝,人总在改变,但只有那最好的年华是无法翻转的沙漏。我们无法改变时间的轮轴,但是我们可以去珍惜眼前的点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珍惜眼前,活在当下,莫让那孝顺的机会,亦成为被风吹走的尘埃。

外公或许是惆怅于未能对姥爷尽孝,但我却想要把握住每一个点滴机会。想到这,我加快步伐跟上外公,一只手攥着外公满是老茧的手,另一只手默默帮他提着沉重的篮子。像当初姥爷牵着他,也像姥爷牵着我。夕阳西下,两个伶仃的背影踏着崎岖的山路,走向远方的家。

因时而文:袁爷爷带给我们的思绪流淌在笔尖

五月,敬爱的袁隆平院士离去,满含热泪送别,然后,我在思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在这样一个喧嚣多元的世界里,我们在这样一个悲痛的节点,能够以此为据,给孩子们留下些什么——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成年人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我想,我们需要走近很多英雄,走进更多真实的故事,紧跟时代的脉搏,更多聆听历史的声音。

当天深夜,我在微信群发布三个问题的作业:

1.袁隆平爷爷的梦想是什么?

2.他为了梦想做了什么?

3.你的梦想是什么?打算怎么实现梦想?

随后,整合网络资源,发布袁隆平爷爷的生平、故事、文章以及人们送别袁爷爷的视频、文字,撰文推送在自己的微信公号上,征集孩子们的纪念习作。

习作传来,孩子们对于袁隆平院士与杂交水稻之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开启了立志、追梦的旅程。

稻花香里怀念隆平爷爷(刘意予)

读《红楼梦》读到《杏帘在望》“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四句诗时,我想起处在无饥馁盛世的我们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袁隆平爷爷!袁隆平爷爷,就是用一株稻,温饱了全世界的人。

去年的端午节,我们回外婆家,外婆家所在的乡刚好是袁隆平爷爷的实验田基地。我们路过基地时,放眼望去,那一株株挺拔的水稻正在扬花,那一束束淡黄的稻花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摇下车窗,立即从车外飘进一股清香,还带着微甜。我正发愣,妈妈顺口念了一句诗,“十里西畴熟稻香,镜花篱落竹丝长”。哦,原来这是稻花香啊,我感叹道。这迷人的花香让我不由得回忆起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袁隆平爷爷的专访来。当时我问外公“这个老爷爷是谁呀?在记者采访时还这样爽快地大笑,太可爱了!”外公说,“这是袁隆平爷爷,他可厉害了,这个爷爷研究了许多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中国人民吃饭的问题。”我一个劲地点头,其实也只是模模糊糊地认识了爷爷的伟大。后来在我看主持人大赛时,一位选手采访了袁隆平爷爷,当选手用英语提问时,爷爷也用英语答了出来。哇,我惊叹!爷爷不是研究水稻的吗?英语竟然说得这么利索。当选手问,“您为什么要在非洲发展水稻时”,爷爷立刻就有了精神,并且也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回答道,“造福世界人民,是我的毕生愿望之一。”我望着爷爷身后画框里一片金黄的稻浪,真正懂得了爷爷的伟大。

后来,妈妈带我去参观了隆平水稻博物馆,在博物馆旁边的田埂上,耸立着一尊爷爷的雕像,他目光灼灼、坚定有神地注视着远方,这不禁让我肃然起敬,我们的祖国正是因为有了像爷爷一样伟大的人,我们的生活才能如此美好吧!闭着眼,我仿佛看到了一片灿烂的稻,那稻穗迎着风,在一望无际的稻田中荡漾,那稻穗中站着一位老爷爷——袁隆平,他手拿稻穗,望向稻穗的目光中有慈祥,有热爱,还闪着智慧的光芒,浑身散发着一种特殊的美丽!

然而就在今天——2021年5月22日,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又想起了爷爷的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不禁悲从中来!天,灰蒙蒙的,细雨也绵绵地下着,仿佛天空也在为爷爷默哀。这位敬爱的院士去世时是中午的13:07,有人说爷爷是等我们吃完午饭才离开的,他曾亲眼见过大家吃不饱饭的样子,他毕生最大的追求就是让全世界的人都吃饱饭。如今再次走过爷爷的实验田,水稻依旧迎风而舞,长势照样喜人,唯一不同的是田地里再也没有那个苍老而健壮的身影了!袁爷爷,谢谢您曾经来过,谢谢您。我想,“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努力让自己成为您说的“一粒身体、精神、情感都健康的好种子”,成为像您一样的人,您所期待的明天就一定会到来!


伟人仙逝,我们擦干满脸泪花,更应该做的,是从一粥一饭里常思来处不易;是从袁爷爷的精神世界里汲取营养,为了简单的梦想奋勇拼搏。并以此为契机,给孩子们一次深潜的反思与展望——习作,便是最好的方式,是最好的纪念册,是最持久的回忆录。

三、跟随课文学习作。

《十六年前的回忆》里的习作训练

翻开《十六年前的回忆》,内心无限沉重。这是我第二次教毕业班,第二次走近李大钊。隔着长长的光阴,今天的我们怎么触摸历史的斑斑血迹?也许,我们可以开启一个随文练笔“心间笔尖”的系列活动。

事出反常必有秘密

读完课文后,孩子们眨巴着大眼睛看向我,书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已经告诉我,他们有了所有标准答案。我抛出了一个问题:“读着读着,是不是读出来了不一样的地方?也就是在文章中似乎出现了一些不正常之处,你发现了吗?”

陆续有人举手。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是啊,为什么会如此奇怪?

“可怕的一天”“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还有呢!还有很多反常的地方——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

动作是奇怪的,语言是奇怪的,神情是不合时宜的……处处透着古怪,这是为什么?

孩子们开启了思考,很快有了答案。“形势紧张——不得不烧掉文件。不能解释——孩子们不懂。”“父亲的冷静是为了安抚惊慌的女儿。”“慈祥的是看到了孩子,乱蓬蓬的头发是遭受了酷刑。”

就这样,李大钊先生的思想与感情在交流中流淌。

前后勾连体会深情

父亲真的只是“形势紧张——不得不烧掉文件。不能解释——孩子们不懂”吗?找到文章中前后呼应的细节,再读读,想想还有什么是我们遗忘了的。

“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

“28日黄昏,警察叫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

一个孩子激动地举起了手:“老师,我知道了,是一种保护,对家人的保护。”

对家人的深爱,对革命的坚定,这样的情感交织,便出现了众多反常之处。而革命家庭生长的孩子,更是小小年纪就学会了保护哥哥——这便是家风。

电影深处藏着答案

在革命战争年代,家国难两全的烈士们如何抉择与平衡自己的家与事业?我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带着这个问题,走进电影院亲子观看谍战片《悬崖之上》。

张宪臣与王郁夫妻投身革命,两个孩子沦为乞丐。

第二天的交流中,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吗?”

“不,爱!很爱!张宪臣在生命的最后,唯一挂念的就是孩子。”

“张宪臣暴露就是因为想找孩子。”

“王郁和张宪臣约定了谁活着谁去找孩子,可见他们并不是不爱孩子。”

——带着问题观看影片的孩子们找到了电影深处藏着的父母之爱与革命之坚。

自查资料寻找历史

从《悬崖之上》看到张宪臣所遭受的酷刑,你查找资料后知道了李大钊先生被捕后遭受了什么?

孩子们分组提交资料,指派代表讲解。

李大钊从被捕到就义,在狱中共22天。敌人对他进行了多次审讯,施用了多种酷刑,电椅、老虎凳……最后竟残忍地拔去了他双手的指甲。李大钊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泄露党的任何机密。他还用血迹斑斑的双手写下了《狱中自述》。敌人又采用利诱的办法,许以他高官厚禄,但是李大钊回答:“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糙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气节!”

讲述中有孩子留下了眼泪,有人默默低头……每一个人都端正而认真——李大钊先生的故事应该已经流进了他们的内心深处。

笔尖绽开故事之花

课后,我布置了一篇命题习作《清明》。收到了这样两篇文章。

清明——给李大钊的一封信柳涵茜

敬爱的李大钊爷爷:

您好!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我在此特意给您写封信,就是想告诉您一件大好事!现在的中国强大了!现在的中国太平了!您的苦没有白受!

您好奇我是怎么知道您受的苦吗?这呀,多亏了您的大儿李星华写的《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这里面写了您烧书、烧文件时,想保护家人,并没有向往常一样耐心回答女儿的问题,而只是含糊地回答。我们查找资料还知道了——您在4月6日被捕进监狱后,敌人用酷刑逼问您,如电椅,对您进行放电,又如老虎凳,一张布满钉子的椅子,竟让您坐上去!无论是谁,坐上去也会受不了呀!最后,敌人竟然残忍地拔掉了您双手的指甲!一共十个指甲呀!指甲连着手指的肉,肉连着骨头,要把指甲跟肉分离,想想都很觉得可怕!我们班有个同学在跳长绳甩绳时,不小心把指甲弄翻了,她哭得可惨了!看她哭的样子,就知道很疼了,如果是十个指甲的……我肯定不活了,痛死算了。

不知道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是靠信念吗?不管您是靠什么坚持下来的,我都无比佩服您!

不知道您被执行绞刑时有没有想过您的家人,当她们看到报纸上写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的时候,您的妻子晕过去三次,您的女儿也晕过去了!她们是多么地伤心!她们醒后,看着您被害的日期,牢牢记在了心里。我也永远记住了4月28日这个日子!

我希望您当天使的日子里,多多关爱家人!

柳涵茜

2021年4月3日

清明黄博弘)

快乐的周五结束了,想到明天就是清明节,我就激动得睡不觉。

咦?怎么这么快就醒了?才睡着不到一个小时吧!嗯?这里不是我家!怎么这么黑?一连串问号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我看到远方有一处亮光,我毫不犹豫地奔向那里。走进一看,是一幢小房子,里头燃着炉火,一位父亲坐在一张板凳上,一边将书丢进火炉里,一边训斥他的女儿。我十分不解,书又没烦他,他为什么要把书烧了呢?

一阵头晕目眩……

几天过去了。一名中年女子带着一个小女孩出门,据她们所诉,是去游乐园。我走进他们的屋里,那女孩正在屋外看报。她们似乎看不到我。而那位父亲却在翻箱倒柜。突然,可怕的事发生了。

几声枪响,父女俩惊慌地躲进了一间小屋,很快被发现了。他们绑着一个人,指着那位父亲问了些什么,但他却一言不发。

他们把两人带到一个昏暗的房间,那母女俩也在这。不久,那位父亲被带走了。他们正问着些什么,他仍只字不提,见问他没用,于是他们对那位父亲使用严刑拷打……

天旋地转,十几天过去了,他们四人被带上了法庭。庭内,时而吵,时而静,时而传出木板声。一天后,那位父亲被执行了绞刑。

我突然惊醒,原来是个梦。啊!那位父亲不正是“李大钊”先生吗?我恍然大悟。谢谢您,正是有了您这样不怕牺牲,一心为人民的人。祖国才能更加美好!

显然,李大钊先生的故事已经流进了他们的内心深处,并开始外化在笔尖。这样的随文习作,自如而深刻,水到渠成而润物无声。

四、家校合力推习作。

我二十多年来最大的追求便是乐学。习作教学亦是如此。

乐学,就要让孩子们喜欢学习,喜欢语文,喜欢习作。我因时应势开展习作教学,随文开展习作教学之后,又形成了一系列动力激发与持续的方案:

家校合力:助推习作动力持续发展

1.重视每一次讲评。

每周一次习作,每周一固定讲评习作。讲评时重点讲解三类作文: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习作、最典型的可修改范例、联系课文习得习作方法的习作。

第一类集中示范代表性优点,有学生集体讨论优点所在——找出优点后,必须得说说:好在哪?哪些地方是我的习作中没有想到而范文写了的?

第二类习作用于全班修改:先分组修改范例,改完集体汇报。在这样的集中审视与血修改中,孩子们仿佛戴上了神奇的魔镜:既能精准找出范例文章的缺点所在,还能举一反三地对照找出自己习作中不足之处。修改便成了提升习作水平最快的途径之一。

第三类联系课文习得习作方法的习作讲评,孩子们一下子找到了课文与习作的联系,渐渐明了学习课文不仅仅只局限于读文理解,更重要的是,每一篇课文都是我们学习习作的范例。如《穷人》之后,学习心理描写,全班孩子均能熟练运用心理描写;《两小儿辩日》习得了议论文习作的基本架构;阅读《十里长街送总理》明白了典型人物代表的选取;《桥》《在柏林》之后,欧·亨利式结尾已然深入孩子们的内心深处;《青山不老》开始懂得作文题目的深意……

讲评之后,便是家校合力的奖励时间——每一篇优秀习作(含优秀片段)均要回家与父母分享,父母或口头或书面点评,还可以申请二至五元不等的习作奖励。

2.重视班刊发表激励与仪式感营造。

每周一次习作讲评,优秀习作作者均要上台,可以当众读自己的文章,也可以申请老师读习作;还有积分奖励,班级优化大师直接增设习作奖励分数,一颗星星一分,没有上限。每一次讲评的作者亮相均是重头戏,优秀习作入选班级纸质刊物《初荷》或者微信公号“木木林间”习作推文。

入选班刊的习作,会在每一篇文章的右上角标上“入选”字样,入刊后颁发《入选证书》,每一篇入选文章均由父母奖励稿费,不限数额。

入选微信公号的习作,设立原创加赞赏,每一笔收到的赞赏均在颁发给作者。

每一月便有了一次隆重的小作家颁奖典礼;每半学期便有了一次纸质班刊的面世,微信推文更新更是相当频繁。

同时,为那些热爱习作的孩子开辟微信公号专栏:《个人作文集》《小说连载系列》,号召所有家长积极点评,参与互动,以此推进孩子们的习作兴趣保持。

3.重视师生共写、亲子共写。

我开启与孩子们的共写之路——我与孩子们一起写作《六年级养荷记》系列;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写感受……

每每布置观看电影与《观后感》,我便与孩子们一起写同题作文。我曾经尝试着将孩子们中典型人物为对象,用“养荷记”一个一个描述——这便又有了一个一个地小高潮:“老师,什么时候写我?”“老师,我预约,写我。”“写我,写我!”……

孩子们的习作一路蓬勃,开花,结果。随着13篇个人作文集的陆续推出,我清晰地看到了孩子们的拔节成长。符津铭从开始的“抗拒习作”“我就是写不好作文”到“作文似乎不那么讨厌”“我也可以写出来了”,再到个人作文集中过万字的习作,两次期末考试的考场满分作文,成长已经完全可视化呈现。刘意予习作发表于省级刊物;众多孩子习作在网络、纸媒发表、刊出……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孩子就这么嬉笑着,快乐地走进中学,他们说:“我们不怕写作文。”

万事皆可作文,教学无处不在,习作教学,也可以很快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6,165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503评论 2 3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3,295评论 0 3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589评论 1 26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439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342评论 1 27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749评论 3 38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397评论 0 25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700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740评论 2 31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523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364评论 3 31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755评论 3 30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02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97评论 1 25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721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918评论 2 33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