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的奥运会兵乓球男子单打决赛。
一个是千万不要被随便叫醒的大魔王,张继科。
一个是被日本电视台用游戏值框显示,在防守、经验、发球、力量、速度和技术等六个方面全部5分满分的大魔王,马龙。
两位大魔王决赛相遇,又是乒球最高级别,中国级别的内战。应该战满七局,每局都打到制胜分,大开大合,酣畅淋漓才对。
结果,马龙4:0张继科,获得金牌,实现大满贯。张继科后三局一共仅得13分,马龙赢球之后也异常地平静,比赛基本上是一边倒。
其实,两个人“大魔王”的标签都是虚张声势的媒体和自嗨的段子手给的。
因为两个人太熟了,太熟悉的两个人作对手,注定不可能势均力敌。
1
打过乒乓球的人,最开始都要从两种握拍方式里选择一个,直板或者是横板。
直板握拍,小球处理更细腻,旋转变化更多;横板握拍,容易发力,落点准,适于长台进攻。
中国队恐怖的地方就在于,队内两种打法的人一直在竞争、切磋、互相制衡,最后选出代表国家队参加奥运会的,通常分别是两种打法最高水平的队员,比如刘国梁和孔令辉,王励勤和马琳。
到了这一届奥运会,张继科和马龙都是横板,竟然也发展成了两种迥异的技术特点。
张继科杀球凶猛,爆发力强,变化多端;马龙基本功扎实,身高臂长,防守无明显死角。
两人都是各自打法特点的巅峰,但是整体技术能力和相持后动作的连贯性上,张继科还是不如马龙的。
马龙只要顶住张继科的前三板,形成相持,张继科就会比他先出错。
这个战术连观众都看得出来,从小和张继科一起打球的马龙,肯定更清楚。
2
回到今天的比赛。
第一局,张继科压反吊正,通过正手的牵制,让马龙不敢轻易侧身反拉。
第二局,马龙找到解决办法,将球摆短,变成上旋,和张继科形成斜线的反手对攻。
第三局,张继科企图通过正手变直线,偷袭马龙正手。但是成功率不高,变化开始犹豫时,马龙抓住时机,侧身抢拉,正手进攻彻底打开。
第四局,马龙发球,摆短上旋与张继科打反手对攻。张继科手腕外展,逆旋转发球,经常被马龙侧身抢拉成功。改为侧旋发球,旋转不够,会被马龙搓成旋转更强的网前小球。稍高一点,又会被马龙占得先手,正手对拉。
看完比赛会发现,两个人对彼此的技术特点实在是太熟了。
张继科当然清楚自己明显的技术短板,但毕竟是男乒史上最快的大满贯得主,他有世界第一的横板拧拉技术和独创的手腕外展逆旋转发球,还有速度最快、力量最大的杀球。
张继科的战术是,反手对攻,突然拧拉直线到马龙正手,以及外旋发球到马龙正手,其挑打形成最舒服的半高球,直接正手杀死。张继科知道自己爆发力比马龙强,状态出来的更快,趁着马龙正手进攻还没打开,如果第一板正手杀不死,形成正手对拉,自己的胜算也更大。
但是没想到马龙很快就破解了张继科的外旋发球,屡屡侧身抢拉直接一板杀死。马龙发球时,及时摆短和张继科反手对攻,轻易不给张继科正手上手的机会,竟然在被张继科反超比分的时候,将比分紧紧咬住。最后生生吃下了第一局。
输掉了对自己最关键的第一局,前三板也被马龙有效遏制,张继科只能孤注一掷。利用更快的球速与更擅长相持球的马龙正面对抗,或者强行变直线到马龙正手,又要求极刁钻的角度,再加上多次使用反手拧拉,体力迅速下降。综合所有因素,张继科失误越来越多,后面三局仅得13分,脆败给了马龙。
3
其实这是一场注定一边倒的比赛,因为对手之间太熟悉。
凭我一点点的打球经验,如果破解一个从没遇到过的生路球,比如手腕外展的逆旋转发球和横板拧拉变直线,可能一场比赛下来都没有破解的方法。因为需要多次尝试。而以技术刁钻、临场变化见长的张继科,竟然在第一局就被队友马龙破解掉所有的前三板技术。只能说明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以及长时间的队内训练,已经让二人毫无秘密可言。剩下的只能是比谁基本功最扎实的残酷的白刃战了。
生活里,友情、爱情也不外如是。一起长大的兄弟,朝夕相处的伴侣,一旦成为对手,互相伤害,往往是最贴心贴肺的那一方惨淡收场。
就像我有个主编在文章里回忆她的前男友L。L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她只是一个三线小城的普通女孩。但是有一天L竟然同意作她男朋友,她便竭尽全力地帮助L的学业,让自己配得上他。最后发现L只是利用她帮自己减轻四年大学的学业压力而已。
“我看人很准的,”L得意地说,“我第一次看见她,就知道她很单纯很好骗……”
你看,太熟悉的对手不可能势均力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