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李自成并不是只当了42天的皇帝,从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到1645年五月,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被杀,此后一段时间,大顺政权一直都存在!
以此来计算,李自成当皇帝的时间,将近一年五个月,远不止42天。所谓的42天,是李自成占领北京的时间。
从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军进入北京城,崇祯朱由检在煤山自缢而死,到四月下旬,李自成在一片石之战中,被吴三桂联合多尔衮打败。
四月二十六日,率领三万残兵退入北京,二十九日在北京称帝,杀死吴三桂全家三十余口。次日退出北京城,逃往西安,李自成占领北京前后共计42天。
农民起义的真实情况,并不是那么的美好和正义
因为历史的原因,现在我们普遍把农民起义当做是对统治阶级和压迫劳苦大众的反动派的反抗行动,其实这种认知本身上没有太大问题。
但是自古以来,农民起义军的军纪着实是令人不敢恭维,自古社会动荡,有“贼过如梳,兵过如篦”的说法,但农民起义军,比乱兵更甚,堪称蝗虫过境,寸草不生。
古代记载,经常出现说“贼兵数十万”,从汉朝以后,古代逐渐开始兵民分开,从原来的大几十万的军队,规模逐渐缩减到几万人。
前者是战兵、辅兵、民夫等一锅烩,数量看似庞大,其实真正能打仗的人没有多少。后者一般都是精锐的作战部队,最多就是包含一些有作战能力的辅兵,战斗力强悍。
古代农民军的作战风格,比早期军队的一锅烩更加可怕,有一个词来形容叫“裹挟”。
所谓“裹挟”,就是农民军每到一个地方,先是逼迫当地百姓携带家小加入,宁死不从的,则奉行“三光政策”,因而农民军所到之处,犹如蝗虫过境。
农民军这么做的目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战斗力很弱,其核心人员不多。
与官军作战时,首先需要一些“炮灰”来消耗和迟滞官军的进攻,因此他们不仅拉了大量的男丁,还裹挟了数量庞大的老弱病残。
明末农民军还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流动性,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很少见的。
比如我们熟知的陈胜吴广起义的陈县、隋末瓦岗义军的金墉城、元末红巾军的濠州,大多数起义军都有一个势力中心。
但明末农民起义军完全没有,他们从陕西发起,席卷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安徽、四川,使大半个中国陷入混乱。
农民起义军的流动性,无疑加大了他的破坏性,因为这样的农民军完全没有主人意识,本着抢了就跑的思想,是名副其实的流贼。
所以明末农民起义军的军纪是很差的,当然这一时期大部分明军的纪律性也不高,比如左良玉部,军纪比农民军还差。
基本符合历代农民起义军的特性,农民作为我国人口庞大的群体,基本上能够保持优良作风和严明军纪的义军,最后都获得了江山。比如元末的朱元璋部,民国的我军!
李自成在明军的围剿中,由劣势转为优势,是“均田免赋”的提出
明末农民起义军发展到崇祯十年前后的时候,陷入低谷,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等率领明军,先后在湖北、陕西等地击败起义军。
“闯王”高迎祥兵败,被孙传庭所杀,张献忠被明军包围,被迫投降官军。新任“闯王”李自成被洪承畴、孙传庭联合在潼关击溃,仅率十七人逃进商洛大山。
但崇祯十一年八月,满清第四次入侵关内,给了农民军喘息的机会,尤其是因为明廷的内讧,宣大总督卢象升在巨鹿战死。
崇祯十二年,李自成率数千人马从商洛山中杀出,趁明军进入四川进攻张献忠的机会。李自成进入河南,一改此前农民军的作战风格,收留饥民,开仓放粮。
李自成采纳李岩的建议,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在民间宣传“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歌谣,由此大获民心。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攻占襄阳,改名为襄京,招抚流亡的贫苦百姓,“给牛种,赈贫困,畜孽生,务农桑”,又“募民垦田,收其籽粒以饷军”。
从此闯军发展壮大,逐渐拥有了和明军抗衡的力量,明朝已经走到危亡的边缘,而以崇祯为首的明朝官僚还茫然不知。
入京42天,李自成和他的部下,就干了两件事:抢钱、抢女人
1644年三月十九日清晨,李自成率领闯军在明朝兵部尚书张缙彦、太监王德化等人的不战而降和引导下,攻占北京城,进入紫禁城。
李自成的闯军占领北京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追饷”,从三月二十七日开始,农民军抓捕明朝官员,四处抄家,搜刮钱财。
农民军规定:“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
为了索取银两,农民军还制作了夹棍,多达五千多具,明朝投降的官吏勋贵,全都没有逃脱。在农民军追缴银两的过程中,据记载有一千六百多人被杀,受到拷打的不计其数。
本来明朝的官员平时贪赃枉法,李自成对他们追缴钱财,只要控制好事态,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反而老百姓还拍手称快。
不知是李自成的纵容,还是手下的骄兵悍将无法约束,农民军把追缴财物的魔爪从官员迅速扩大到富户,再到普通老百姓,“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
除了“追饷”之外,李自成的部下将领还在北京城内四处欺男霸女,最著名的就是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霸占陈圆圆,使得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李自成也没比刘宗敏好到哪里,进入紫禁城第一天,就霸占宫女窦氏,封其为妃,可以说李自成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他的部下能好到哪里去呢!
军纪的败坏,战力不足,李闯军队迅速溃败
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李自成的军队,从流贼转变到可以与明军正面抗衡,主要是军纪的整顿和取得了老百姓的支持。
进入北京之后,李自成军队的追饷行为一发不可收拾,流贼习性又再度成为农民军的日常。李自成在占领区的各地设置追饷官,从搜刮官吏,扩大到富户和平民。
自此李自成的闯军彻底糜烂,民心尽失。北京出现告示:“明朝天数未尽,人思效忠,定于本月二十日立东宫为皇帝,改元义兴元年。”
可见民众对李自成的痛恨,李自成被清军击败后,北京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反对李自成,欢迎清军入城。
李自成的闯军,丢失掉其以来的民心,主要还是贪心不足,根据明朝老太监的《明季北略》记载,李自成入北京后,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
这样的缴获,已经是明廷三四年的岁入了,好好珍惜,量力而用,完全可以支撑李自成的农民军平定北方,他却贪心不足,将魔爪伸向劳苦大众。
另外,李自成的农民军,本身战斗力也不高,在河南与明军交战时,虽然相比于左良玉的乌合之众有点战斗力,但是与孙传庭训练半年的明军相比,还是不够看的。
李自成之所以能够打败孙传庭,完全是崇祯的助攻,以及孙传庭部因为大雨粮道被断,再加上配合作战的各部明军相互扯皮,给了他机会。
最后在丢失民心的情况下,四月十三日,李自成又率军奔赴山海关,进攻吴三桂,与当时中国最精锐的关宁军和满清军交战,李自成岂不是必败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