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贫困,我最能想到的是大学时期每当月底口袋空空如也的心境。那个时期还没有自立,花费全是靠父母的,但是我至今记得当时的心情,从月初初拿生活费的兴奋和雀跃,到月底没钱时对平时视而不见的消费开始有了计划和思考。那时候的生活比较简单,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没有钱就没有钱了,省着点花就好,没有长远的顾虑,只需要等待到月底就好,在这个时期,偶尔满足一下愿望就充满了幸福感。
大学毕业后,我基本就独立了。第一份工作是家人找的,工资还不少,我的家庭没有什么负担,我每月的工资就理所当然的全部花掉了,甚至有时候还需要父母贴补我一些。后来结婚后有了一些积蓄,但这些积蓄都是父母给的,我从小也没有什么理财的概念,就由着性子花费,虽然没有大的开支,但是零碎钱花的也不少,但即使是把积蓄一点点的花费掉我也没有太多的感觉,因为还有一份固定收入,而且一直是双方父母在资助我的生活。
平心而论,对于生活上贫困至今都我没有太深的体会。但是金钱的满足并不等同于精神的富有,金钱的多少在每个人心中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贫困不仅仅指的是物质上的贫困,还有精神上的贫困。对于我们来讲最大的贫穷不是缺钱,不是物质上的贫困,而是精神上的贫困,对我而言,没有目标,没有坚持,无所事事,没有成长和进步,脑袋空空如也才是真正的贫困。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界上单单从生活方面来生活的必需品并不多,有时候我们忙忙碌碌幸福却没有随着艰辛而消失的,反而它会因人们自我的勤劳越来越好,有的人物质富裕了并没有带来幸福感,有的人过清贫于世无争的小日子反而幸福厚实。幸福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是自我辛勤劳动换来的成果,幸福是安康、安然和安稳,是释怀与满足,是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有充裕的物质生活,并不代表幸福,往往对物质生活依赖的越多幸福感越弱。就如父母孕育了儿女,儿女反带给父母以精神的欢乐,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这就是幸福。
人的一生一日不过三餐,躺下不过两米长一米宽,活不了一百年。无论富贵还是清贫,精神健康才是最真实的富有。
无论目前的你在物质上富有与否一点也不重要,这只是暂时的,重要的是你的心境和你的信仰。人活着就应该有理想和信仰做导向,既没有理想也没有信仰,对追求的目标就模糊。生活中有一个奔向的目标,人才有奔头、有劲头。人活着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行动中没有向导犹如闯进深山老林,进退危谷,有了信仰我们就有了指路灯,如果你对自己目前的生存状态不满意,请不要抱怨,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沉下心做事,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抱怨不能改变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