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自《认识每一朵盛开的花》

      本周作业摘抄自以下这本书,翻译得很好。因为喜欢封皮设计和书的名字,所以在书架上选了他。读过之后,惊喜地看到作者的真实和他的偏见,真实而平凡的人。读到英国作家的书,我都禁不住想起《秘密花园》,急于站在德文郡的土地上领略我曾经读到的生命力、诗情和浪漫。

P43,《春》十四

      我曾想,艺术可以这样定义:它是一种对生命热情的表达,一种历久不渝、令人满意的表达。此定义适用于人们创造的每一种艺术形式,因为任何艺术作品,无论是一出伟大戏剧还是木头上雕刻的一片树叶,都是艺术家在周遭世界感受到某种极致的快乐,并且受到极大的感动和启发后才创作的。艺术家感受到的这种快乐比其他人都更强烈。他们运用自身天赋,用可闻或者可见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感受—生命罕见的情感,使那种感受表现得更加强烈,并且能持久保留下来。我们不知道为何他们就拥有那些天赋。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人都是艺术家,哪怕是田里耕地的农夫。一个农夫受到生命中少有热情的激发,子日出时哼出优美的小调,那是健康与力量结合的产物,无论他是高歌一曲还是象征性地哼唱几句,那调子都完全属于他;另外一个农夫,他歌唱小雏菊,歌唱田鼠,创作出富有节奏的叙事诗《汤姆˙奥桑特》: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艺术家。生活赋予艺术家的那份激情,比触动霍奇灵魂的热情更强烈,更微妙。艺术家用音乐或文字形式表达这种激情,所创作的作品感动人们的心灵,其魅力亦经久不衰。

      在英国,对艺术的讨论已进行多年。我猜测,这场讨论始于维多利亚时代,正值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和时代的活力枯竭之际。实践处于低潮时,理论往往会被热议。一个人不可能通过苦思冥想成为艺术家,亦不会因此离成为艺术家更进一步。这倒也不是说艺术家不能通过自觉的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歌德写《浮士德》就费了不少心思(这个例子经常被人照搬模仿,但是那些模仿者和歌德在性格上没有相似之处)。还有歌德年轻时写下的那些抒情诗,那些诗也是令人咂舌的美妙之作,他又是如何写那些诗的呢?灵感一来,他文思如泉涌,无法停笔,总是飞快地写下诗句,纸上歪歪斜斜、潦草得很。我认为艺术家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造就的,这是一条神圣的道理。我斗胆这样写,就当读者只有我一个人吧。我们常常能听见批评司各特的各种轻蔑声音,乍一看这些批评似乎是讲得通。批评家指出司各特缺乏艺术良知,说他从不考虑风格,总是乱写一通,写小说之前从不精心构思。这点和福楼拜倒是很像,福楼拜就是这样随性写作的。可是,难道你没有听见有人说威廉˙莎士比亚创作艺术作品时,态度草率地就像是犯罪一样吗?还有那个粗心大意的塞万提斯,他对待自己的艺术作品及其不认真。有次,在前一张,他写到有人偷了桑丘的驴,但是好像又忘了这个情节,后来又写到桑丘骑着他自己的驴。难道这不是真正发生在塞万提斯身上的事吗?还有个姓萨克雷的作家,他前一页写法林拖什爵士的母亲死了,后一页又写她活过来了,在书的最后一页,他还“不知廉耻”地承认自己创造了一部非常主观的小说。难道这不是事实吗?然而,这些所谓艺术的罪人,实则是世界上最顶尖的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从某种意义来看,他们以批评家无法理解的方式“生活过”,他们的作品正是对这种生命热情的表达,令人满足的、历史不渝的表达。

      毋庸置疑,早在我之前就有人想到这个定义,可是有什么关系呢?难道能因此说我不原创吗?在不久前,我可能还会为这事烦恼,因为我的谋生手段(写作)要求作品必须是原创,哪怕貌似剽窃的内容也会让我丢了饭碗。现在,我和浮平顿爵士的看法一致了,就是无须在意别人的想法。这样一来,我很容易从自己头脑萌生的智慧想法中获得快乐。试想一下,假设在对欧几里得全无所知的情况下,我也发现了几何证明中的定律,哪怕是最简单的一条,难道在知道有人看他的书后,我要感到气馁?要知道,这些自然萌生的智慧是我们生命最好的产物,只是可能碰巧在市场上没有价值而已。如今我生活自由,所以也有意努力在精神上为自己而活。过去读书,每次遇到印象深刻或者让我欣喜的句子,我就会记在笔记本上,以便后来“运用”;每次读到精彩诗句或者优美的散文句子,我就想以后要在自己的文章中作为点睛之笔引用。这也是我长时间的文学生活养成的恶习之一。现在,我努力摒弃这种习惯,同时不断问自己:读书背诵的目的何在?这肯定是人类向自己提出的最可笑的问题之一。读书自然是为了从书中获取安慰和力量,为了让自己快乐。难道书籍给予我的安慰只能起效一小时吗?难道我不能用书籍给予我的力量来对抗以后的困难吗?难道书籍给予我的快乐纯粹是利己的吗?噢!我知道,我明白。正是看似无益的阅读给了我安慰的力量,让我能安心地住在这小村里,等待生命结束。

      有时我想,当我大声朗读点什么,要是刚好旁边有人在听,那该多好啊!不过,世界上有哪一个人能永远与我心有戚戚焉呢?不,即使和我阅读兴趣相似的人也不能做到。像这种在思想上“琴瑟共鸣”的和谐是世间最难求的事情。我们穷尽一生,都在追求这样的境界。这种欲望就像魔鬼把我们带到荒芜的境地,甚至把我们困在思想的泥潭沼泽,但最后我们会知道这些都是幻想,因为每个人都注定要“孤独地活着”。有些人认为自己摆脱了人类共同命运,他们是幸福的,拥有这样幻想的人是快乐的。那些从未得到这种快乐的人,同时也避免了幻想破灭时带来的巨大痛苦。不管真相多么残忍,面对真相总是好的吧。若我们放弃虚妄的希望,内心必定会收获与日俱增的宁静。


《春》十五

      花园里的鸟儿一整天都在欢乐地歌唱。即使说空气中充满鸟儿的歌声,也没法形容那些此起彼伏、永不停息的欢叫声、啁啾声和啭鸣声。不时地,鸟儿还会齐声合奏,像是在唱一首昂扬的胜利之歌,歌声汇成一首狂放的自然乐曲,直达天际。偶尔,我还能听到一只小鸟扯着嗓子,拼命地高声啼叫,像是努力证明自己比其他鸟儿唱得更好。这一曲赞颂自然是美丽合唱,大地上的任何人都不能唱出来,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嗓音,也没有这样的心灵。我听着鸟儿的歌唱,心里流淌着荣耀和喜乐,整个人都融化在这快乐柔软的歌声里,被一种深沉的谦卑感动得两眼模糊。


《夏》十六

      早餐桌上摆着一罐邻居送的蜂蜜。这蜂蜜不是商店里的加工品,而是邻居自家酿的。因他的蜜蜂经常光顾我的花园,所以蜜蜂酿蜜后,他给我送来一罐。不得不说,单看着罐蜂蜜,我心里就很高兴,那感觉甚至远胜于吃在肚子里的愉悦。不过,我也想尝它一尝,毕竟是蜂蜜嘛!

      约翰逊曾说:饱读诗书者和目不识丁者之间的差别好比活人与死人之间的差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夸张。要理解这点,只需想想文学联想是如何影响人们对普通事物的看法就可以了。如果我不知道依米托斯山和海布拉,头脑里没有任何诗歌,不记得任何传奇故事,那么蜂蜜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我长时间居住在城里,它可能会让我想起令人愉悦的乡间气息。不过假设在我眼里,正如在从不读书也不愿读书的人眼里一样,乡村只不过是长满蔬菜、玉米和青草的地方,这联想又有什么丰富意义呢?的确,诗人是创造者。在褊狭人性的践踏下,他凌驾于感官世界,创造出自己的世界,将自由的灵魂召集于斯!薄暮中,蝙蝠在我窗前飞来飞去,我可以觉得它很讨厌;黑夜里猫头鹰咕咕叫,我可能会迷信联想到某些东西,或者根本不会注意到它。可为什么我看着蝙蝠和听见咕咕叫的猫头鹰会觉得无比欣喜呢?因为诗人的世界里有它们,它们让我超脱了无意义的现实世界。

《秋》十P121

      斯宾诺莎说:自由的人很少想到死亡。照他的理解来看,我不能算是自由的人。我经常想到死亡,事实上,它一直存在于我的脑海里。不过从另一方面讲,我确信自己是自由的,因为我虽然会想起死亡,但我从不敬畏死亡。曾经,我害怕死亡,只是因为想到对于依赖我而生存的人来讲,我的死亡是场灾难,而我自己从不会为生命的终结感到苦恼。当然,我不怎么能忍受苦痛,想到躺在病床上受尽折磨,也会忧心忡忡。若是一个人生前在重重压力下,勇敢平静地与命运抗争,到临终时被病痛折磨变得软弱,那真是件足够可悲的事情。不过,幸好我还没有这种可怕的预感,不会受此困扰。

      散步的时候,我经常绕道穿过一个乡村墓地。虽然我不喜欢城里的公墓,但却常被乡间的安息地吸引。读者石头上的名字,我想到他们生命中的烦恼和恐惧都已经结束,心里会产生一种深沉的安慰。无论躺在墓地的是老年还是小孩,我都不会感到一丝悲伤,相反地,想到他们到达了终点,我会有同等快乐的成就感。生命走到尽头,随之而来的是永恒的安宁,既然如此,到达终点或早或晚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比“长眠于此”更让人满足的事,也没有比死亡更体面的事。死亡的路上,有最高贵之人,也有最凡庸之人。无论身份如何,每一位逝者都完成了活着的终极目标。我不能为他们感到悲伤,只是想到他们消失的生命,心中会燃起兄弟般的柔情。在这个乡村墓地,逝去的人躺在枯叶覆盖的沉默中,似乎在鼓励生命尚存的人,轻声说着:今昔吾躯享安宁,他朝君体亦相同!

《冬》十七P188

      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民族都知道一句最俗的格言:时间就是金钱。要是把这句话倒过来,那就会得到另一个宝贵的真理:金钱就是时间。在这些个天色阴暗、雾气笼罩早上,每当我走下楼,看见书房里炉火烧得劈啪作响、火苗不断跃动时,就会想到这句倒过来的真理。假如我很穷,根本没钱购买给人带来欢乐的炉火,那这一整天将会是怎样迥然不同的一幅景象啊!物质上的舒适是头脑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而我不就是由于物质的匮乏才失去了生命中许多宝贵的时光吗?金钱就是时间,我可以用钱买到供我愉快支配的时间,否则那些时间根本不属于我。不,若是没有钱,时间还会让我成为它的悲惨奴隶。金钱就是时间,谢天谢地,这宗买卖并不需要太多钱。在时间的真正使用上,拥有太多钱的人和钱不够用的人表现得一样糟糕。我们这一生不就是为了购买时间或是试图购买时间吗?可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一只手抓住时间,另一只手就把它扔掉了。

P82 夏 十三

      瞧瞧我步履蹒跚、颤颤巍巍的样子吧!曾经大风灌喉权当酒,曾经奔跑在湿润的沙滩上,曾经赤脚在海草上、岩石上跳跃翻滚,曾经挺胸抗浪,在被浪花吞没后肆意欢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684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14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214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88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96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6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7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9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346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4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66评论 1 33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2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1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7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01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用户反馈 2. 亮度单位公式 尼特值(nit),亮度强度,即每平方米烛光的强度:1 nit = 1 坎德拉 ...
    JackYan阅读 1,902评论 0 3
  • 1、什么是单例? 单例模式是设计模式中最简单的形式之一。这一模式的目的是使得类的一个对象成为系统中的唯一实例,在需...
    超人_22阅读 2,202评论 0 2
  • 今天中午我回家看见了一只大螳螂和我家的刚出生不久的小猫咪正在哪儿对战争了。 小猫咪用他的爪子去扑螳螂,那只...
    张炜皓阅读 304评论 0 0
  • 一 那么大 是星空,是宇宙 一 那么小 是自己,是无知 看什么 天空,星辰,世界 惊奇什么 飞鸟,物,自然 想什么...
    石默_语阅读 14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