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断舍离”
订阅了很多微信公众号,满屏都是未读的小红点,想打开阅读的却很少;翻微信朋友列表,对着头像和名字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是谁;刷微博时发现,时间线上全塞满了广告和营销段子。如果你是社交网站重度使用者,这些情境对你一定不陌生。互联网带来了太多没有价值和意义的碎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垃圾场,让我们无所适从。
近年流行的“断舍离”是通过整理消费品了解自己,让生活更简单舒适的一种理念。套用到信息的接受和思考上,我们有必要对信息也进行“断舍离”,过滤掉其中不必要的部分。那么应该如何过滤?这些方法可以一试:
精选信息源;不追逐潮流:主动疏远热门信息,现今网络上大部分所谓“潮流”都是营销的结果,“半衰期”极短。反而在热潮退去后,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有价值的信息;重事实,轻评论;定期闭关:若是没有长时间闭关的毅力,不妨先从定期关闭或删除社交软件、读完一本书做起。
通过以上这些筛选的过程,我们收到的讯息是简洁而有效的,此时我们也应该将自己思考后的产出回馈给世界。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训练自己简洁的表达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探索简化思维和表达之道:删减、浓缩,模式化
运用潜意识
创意思维生成的五个步骤:
1. 尽可能多地搜集原始资料;
2. 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
3. 中止有意识的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
4. 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
5. 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
启动潜意识思考的方法:晨间笔记法,起来后趁着控制我们固定思维模式的成见机器还未醒来前随意写三页纸,任何想法都可以。
如何更好的运用潜意识:可以制造混乱,打破循规蹈矩,让随机发生。比如改变日常生活习惯,走一条从未走过的路线上下班,与不同的同事共进午餐等。作者认为,混乱是秩序的另一种形式。通过混乱颠覆固有的、模式化的思维习惯,最终构建出新的秩序。
让思维图像化
图解思考的基本原则是:基于所思考的内容本身,自行创造或设计与其相匹配的图形式样。可以参考但不囿于思维导图模式,把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方式画出来。我们可以不拘一格但审慎选择,使用流程图和结构图帮助思考。
我们在思考中很难做到十分周密,可以利用矩阵和清单工具尽量让思维少一些漏洞。
思考与实践:
在你每天关注的领域中,选取3~5个最有价值的,并为它们选取合适的信息源,写下这样选择的原因。
思考一件工作或生活中的事,不管是怎么进行一个项目,还是下周吃什么,用图解的方法表达出来。
试着编制一份自己的《所有让我快乐的事》清单,再把这个清单细化到《每周快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