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周的田野教研,差点就失之交臂,幸好拽住了尾巴,也就这样在云端飘了一会,放眼望去,我们走在前进的路上,可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虽然这最后的一场是对数学的教研,但是,其中也不乏值得一个美术学科老师思考的地方,因为我们面对的终究是孩子,任何学科有学科本身的问题,但是任何学科都有孩子本身的问题、有教育本身的问题,我们究竟要交孩子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要弄明白我们这门学科开设的意义何为?是识字、计算、交流、实验、强健、优雅还是美丽,搞清楚这些后,我们再来说教什么,让孩子学会什么。魏志渊校长说,有了一个小的念头不能三言两语说说而已,那样是零碎的,是难得明白的,要把它当成一个论点去论证,要正经八百地写得头头是道,如果你能把一个小念头写明白了,你也就真明白了。关于教什么是个大念头,写出来会伤筋动骨,我想是这样。
那数学教什么呢?要像数学家一样思考,数学家是怎么思考的呢?哦~发现了一座山,怎么攀爬呢?我们要找一条到达它的路,这条路不仅可以走到它,而且还要去为世人昭示这是一条从理论到实践都可以走的路,并为其创造标记,后人凡登此山者皆可走这条路,这是数学家创造的路,但不一定是唯一的路。我们要孩子从数学中明白的就是要找解决问题的路,并且穷其所能找到最近那一条,这是探索的过程,也是创新地过程,更是自我突破与为不断对这个世界乃至这个宇宙认知地过程,也许一无所获、深陷混沌,也许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成为像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等道破天机般地明星人物。
那么,我们的学科要交给孩子什么呢?美术,干老师解释为美之术,最高层次地价值是自我的表达,这也可以理解为是从低级层次地技术到高层次地艺术飞跃。它既包括化腐朽为神奇地技,又包括让存在更协调与富有美感地术,更加包括让所感所想借助材料与技艺升华的艺,这三者当然没有分明的界限,但是如果美术只是服务于人的审美,那必然会贬低它的意义,但它的另一层意思也代表并不是所有的美皆可称为艺术。那么美术学科其基本出发点还是要发展孩子的技与术,学会如何以此来美化生活,当然我们是观念先行为上,因为美虽有程式,但是居于程式的美的存在价值是有限的,在当下的社会境况下尤是如此,如果我们把目标定的低,那孩子所能得到的会更少,所谓求其中者得其下。所以教授技与术不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这大概是匠人的标准。
我们是要孩子形成探究美、发现美与创造的意识,我们不为美,唯美令人孱弱,我们要创造美,创造自我,借助创造来表达自我,从个体的自我中去关照宇宙,实现最大可能的人性升华。这是在教之前是就有的。但为了避免创造雷同、编造虚假,我们在一开始,也大概如数学般抛出材料,抛出问题,让他们去寻找与试探可以使其美之路,这时候孩子没有程式,甚至已经有了创造的成分在其中,而与此同时,此学科要讲究与生活的结合,没有无土栽培,要有空气、土壤、水......就是要有来自生活的感受。所以前期,还会注重培养孩子自身的敏感性,敏于感,内化于心,而后外化于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对于低段儿童,是要创造美,创造艺术吗?不,这时候美术学科的学习,更多是孩子自我的一种表达与释放方式,并通过此种活动过程,实现感情表达与心理调节,同时也会获得潜移默化的熏陶,这一过程或可称之为美育。
故事的最后,是干老师谈到的教师可以疯狂,但有时候不能将疯狂强加于孩子,因为不是所有孩子都会成为你理想的学生,而我们的教育指向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我们就是要让这些能力不平均的孩子可以在某一领域找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