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种名称和归属有些不统一,为便于查阅和搜索,在此做一梳理。
注意:麹、麴、曲,三个字的区别,否则会搜索不到!
下述的PPBC、FRPS、CFH,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属下的三家机构,即《中国植物图像库》(PPBC)、《中国植物志》(FRPS)和《中国自然标本馆》(CFH)。
原归属为菊科,鼠麴草属(FRPS)。
学名:Gnaphalium affine D. Don(鼠麴草,原名,FRPS);
Pseudognaphalium affine (D. Don) Anderberg(拟鼠麹草,拟修订名,PPBC);
Pseudognaphalium affine (D.Don) Anderb.(鼠曲草,CFH);
别名:鼠曲草(CFH)、鼠麴草(FRPS)、拟鼠麴草、拟鼠曲草、鼠麹草。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基部发出的枝下部斜升,高10-40厘米或更高,基部径约3毫米,上部不分枝,有沟纹,被白色厚棉毛,节间长8-20毫米,上部节间罕有达5厘米。
叶无柄,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长5-7厘米,宽11-14毫米,上部叶长15-20毫米,宽2-5毫米,基部渐狭,稍下延,顶端圆,具刺尖头,两面被白色棉毛,上面常较薄,叶脉1条,在下面不明显。
头状花序较多或较少数,径2-3毫米,近无柄,在枝顶密集成伞房花序,花黄色至淡黄色。
总苞钟形,径约2-3毫米;总苞片2-3层,金黄色或柠檬黄色,膜质,有光泽,外层倒卵形或匙状倒卵形,背面基部被棉毛,顶端圆,基部渐狭,长约2毫米,内层长匙形,背面通常无毛,顶端钝,长2.5-3毫米;花托中央稍凹入,无毛。
雌花多数,花冠细管状,长约2毫米,花冠顶端扩大,3齿裂,裂片无毛。
两性花较少,管状,长约3毫米,向上渐扩大,檐部5浅裂,裂片三角状渐尖,无毛。
瘦果倒卵形或倒卵状圆柱形,长约0.5毫米,有乳头状突起。
冠毛粗糙,污白色,易脱落,长约1.5毫米,基部联合成2束。
花期1-4月,8-11月。
产我国台湾、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也分布于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及印度。
生于低海拔干地或湿润草地上,尤以稻田最常见。
茎叶入药,为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以及非传染性溃疡、创伤之寻常用药,内服还有降血压疗效。
(摘自《中国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