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还有书籍 ‖ 书海编舟记
买书,是一个什么样的流程?看对眼,从书架上取下,收银台结账,装袋,带回家,买书的过程很简单,如果你是网购的话,更加简单。
当你带着期待、喜悦的心情徜徉在书的世界中时,你满眼都是书中构建起来的世界,乐在其中。书毕,有可能的话你会想去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可能,从始至终你一直忽略了一群人,但是他们一直藏在书后。
他们是谁?
他们是编辑是译者是一群给作者做嫁衣的出版人。
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的第一集介绍的就是这群活得窘迫但是沉浸在书海里,以书为舟收割快乐的人儿。
朱岳:编辑
学法律专业的朱岳是稀里糊涂地做了编辑。他一直以写小说为志业而以编辑当成糊口的手段,因为他觉得,写小说是上帝,而做编辑是当杂役。比起当杂役,他更想当上帝。
就这样将杂役与编辑等同了十多年,一本书的出版,改变了他的看法。
这本书是袁哲生的《寂寞的游戏》。袁哲生是一个小说家,他的小说一直在把潜藏在人类心底的沉郁情感表达出来。
受纪录片的安利,我也看了这本书。作者的写作风格一直是平静的,但是很细致,故事里的人一直在追寻着一种归宿感。当然全书都带着沉郁压抑的氛围,代入感不强很容易觉得这本书“没意思”。
这本书的作者在39岁的时候自杀了,而朱岳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正好也是39岁。他很喜欢这本书,然后他决定去编辑这本书,“推销”这本书,让这本书被更多的人看到。
最后,这本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并获得了2017年“新京报·腾讯年度十大好书”的奖项。所以,从这本书开始,让朱岳觉得自己可以把编辑当成写作来对待。
他读更多的书,发现更多的书,让读者看到更多的好书。作者给了这本书的第一次生命,而他,能给书第二次生命,这便是编辑的神圣之处了。
他相信文学的未来,不会是鲁尔福笔下铁板一样的土地,而将是一块肥沃丰饶的土地。他从中寻找快乐,发现一部好的作品的过程,就像是一个播种的人,让丰饶的土地里长出最丰盛的果实的过程,这便是他最大的快乐吧!
俞国林:编辑
古籍整理编辑被称为“板凳一坐一辈子冷”的岗位,俞国林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坐了十八个年头。
他认为当一个好的编辑,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坐冷板凳的耐心更要有敏锐的眼光。
很多重量级的书稿都是隐藏起来的,你不主动去追寻,就永远发现不了。
纪录片讲述了俞国林发现并编辑《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的故事。这本书,前前后后花了13年才得以出版,但是这本书产生的价值让俞国林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值的事情。
他说过一句话,哪怕是最后一个注脚,被一句话提到,他都要去寻那个背后的故事。所以我觉得,那敏锐的眼光也只能建立在坐冷板凳时的那份执着与坚守之中。
他们的工作,是在一字一句的校阅,追寻一个个隐藏的故事,在被岁月尘封的文献里,编织出一条条通往前人思想的小舟。
这便是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
范晔:译者
迷茫的范晔,被老师的一句“拉美文学大有可为”带进了西班牙语专业。
他在大学的时候,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比如学习成绩差,主要是懒,让他在质疑自己的决定。让他走出这种心理的是他的第一本译作。
他翻译的第一本书是科塔萨尔的《万火归一》,选这本书的理由是,科塔萨尔是他最喜欢的作家。听起来很任性,但是能够为喜欢的作家带来一本译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作家,这种快乐应该是无法替代的吧。
其实比起朱岳,俞国林这两个名字的陌生,我对范晔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记不起来,究竟他是谁,怎么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原因就在于《百年孤独》,他是《百年孤独》首个正式授权中文版的译者。我说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但是这个时候我从心底里流露出一股敬佩之情。
《百年孤独》人物多,人物名字长,情节多,故事发展时间长等等都对一般读者不太友好。但是他要总体把握全书基调,揣摩作者创作时心境,阅读作者大量其他的作品来翻译这本《百年孤独》,这,真是让人佩服!
他在纪录片中提到,这本译作被人说磨平了一些该粗糙的地方,而他觉得这是一种肯定,是对他翻译的流畅性的肯定,更是对他能力的一种肯定。
而他在这其中收获的快乐,是一份艰难的快乐,一份无法替代的快乐。
如今,实体书被电子书冲击,买实体书的人越来越少。出版业已经被视为夕阳产业,毫无前途之类的议论是对出版业最多的点评。
他们可能会为经济物质烦恼,为不被人们熟知而沉默。但是他们仍然坚守在这一块文化阵地上,紧握着思想载体这根“救命稻草”,以一种隐士般的坚持做着他们渴望的事情,收获着一份艰难的快乐。
朱岳说:“我要是能发现一本《百年孤独》,编辑这个职业就值了”,他们不求多光鲜亮丽,多轻松愉快,只要能得到他想要追寻的东西,那就值了。
他们的工作琐碎繁杂,枯燥寂寞,却意义非凡。
他们,隐秘而伟大着!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夙敌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