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读到“阅读的活力与艺术”。把其中内容与自己的理解跟大家谈一谈。
了解阅读,才可能学会阅读。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首先:
阅读分为两种:
①主动的阅读(比如 写和说)
②被动的阅读(读和听)
其实阅读方式决定了读者对于作品的整体意念的接收程度,越主动,接收的效果越好。
阅读的过程是需要思考的,思考是阅读的一部分,思考与主动阅读更有关联,因为比起一个正在研究发明的人,一个人在阅读资讯或读书消遣,确实可能思考的较少一些。思考和主被动的阅读方式关联程度是有差别的。
阅读方式都是为了阅读目标服务,就像无论是乘电梯还是走楼梯都是为了到达目的地一样,但到达目的地的速度取决于目标的高度和采取的方式。
阅读的目标大概分为三类:
1.消遣
这类自然不必多说,为了放松或者娱乐进行阅读,也不失为阅读的一种乐趣。
2.获得资讯
如果阅读过程一气呵成,内容很了解也很理解,这本书从头到尾都是可以明白的,那么这本书中的讯息只是将你还没读这本书之前,把你和作者共同了解的东西传达出来而已。(理解力不一定增强)
用《从零到一》中的描述大概就是 从1到n的过程,可能会获得丰富的资讯,但不大可能带来质的改变。
3.增进理解力
这本书要说的内容超过了你所了解的,这本书包含了某些能增进理解的东西。
但是这个不了解也是有一定程度的,如果这本书中不理解的东西需要你去借助他人的解释或者说明才能得以理解,这就相当于被动阅读中听的过程,对于理解力的增进作用甚微(此处的阅读指的是学校之外的个人阅读)。
重点要介绍的是另外一种增进理解的阅读: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凭着内心的力量,思考眼前的文字,慢慢提升自己,从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晰的理解。这才是更高的阅读技巧。真正的阅读是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力做挑战。 从而完成从0到1的突破。
从1到n或许不难,难得是从0到1的飞跃。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从1发展到n,他们让世界变得丰富;但每一次的从0到1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让世界变得不同(三次工业革命)。
阅读,也需要这样的转变。
阅读是学习的一部分,吸收资讯是学习,开始理解以前不了解的东西(增进理解力)也是学习。
学习倘若分为两类:一种是指导型的学习、另一种应该是自我发现型学习
其中的区别不过是前者大多属于学生时代,需要老师,教科书的帮助指导进行学习;后者是”老师缺席”时,通过自己的意识和需求进行自我找寻的过程。
如果说指导型学习属于有老师出席的学生时代,那么自我发现型学习则会贯穿我们”老师缺席”的剩余岁月。
指导型的学习过程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是倾听和阅读,我们也可以称为“辅助型的自我发现学习”,属于被动的;自我发现型则是通过自己寻找解释,要求自己去理解,因为此时没有人能向我们解释清楚。
老师是前者的指导者,书本是后者的探路石。
当我们在没有他人讲解指导的时候,
我们要懂得如何让书本来教导我们。
让我们共同追求阅读的艺术。
接下来我会逐步的“解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下一篇给大家分享的是——“阅读的层次”。
阅读或许没有捷径,但一定有方法。
我相信阅读有万钧之力,分享有自由之光。
让我们一起走进阅读的星辰大海。
将来有一天,可以笑着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