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活是一根藤条,你会用它来做什么?你可以拿着它四处挥舞、东奔西突,藤条若作为武器,它并不能帮你抢掠太多,你的生命依然贫瘠;你可以用它做个项圈把玩,或是将它一节一节折断……总之,玩了一段,你就会把它丢在一边,任其慢慢腐烂;你还可以将这根藤条埋进泥土,它将会顽强生长,显现出希望和力量。就算生活将你丢进枯井,你的这根藤条都一直在向上生长,长及井口,你便可以顺势爬上来了。 ——贺华义
以上文字是本周四在班级联动群看到贺华义老师的教育讲座中特别喜欢的的一段话。
我从小似乎对任何的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想要尝试探索未知事物和无限可能性。对于我来说当下这种自由的时光很宝贵,如果真像贺老师所言:生活若真如一根藤条我不想肆意的挥霍,想利用它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可能性。
而自从遇到了思维导图我似乎找到了一种动力,它给予我力量,促我成长。
我身边的朋友很多不能理解我为何要学习思维导图。当然画导图疲惫时我也会问自己why?一开始我来的目的是解决自己工作中的“忙、盲、茫”。感觉自己做事情没有条理,想提升自己做计划和逻辑思维能力,更轻松的工作。
但后来发现它逐渐融入我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会想做这件事的目的是啥,我会用它跟班级学生沟通,做工作的总结,甚至尝试着用它自我对话……它渐渐成为我的一种思维模式。
今天是我画的第66幅思维导图,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惊到了,不敢相信自己已画这么多。当然这中间也不是那么的一帆风顺,我有过那种坐在桌前满脑空白不知画啥的无助感,画导图有过很多次疑惑、质疑,烦躁……但庆幸的是我坚持下来了,我会发现对它探索的越多,困惑就越多,但同时惊喜和发现也更多。
今天上完最后一节思维导图课我似乎找到了上第一节导图课时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关键时刻,想留住那刻的感受,所以想用文字方式记录。
课上听课一直静静的输入,中途也曾有几次眼睛极度放光的时刻。
01 第一次“放光”——重温导图
第一次我感觉自己眼睛在冒光是当汪队带我们重新温习思维导图的时候。当思维导图上升到人生的层面,让我感觉思维导图具备了灵性和生命力,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思维工具,这其中反应的更多是人生哲学和生活的体悟。
自从学会用电脑绘制思维导图后好像助长了我的惰性,我尝到电脑绘制快捷可修改的“甜头”,之后手绘导图次数便少了。
而其实想想我应该更多的用手绘,那样画出的导图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并且我发现自身应更注重思维导图中心图的精致和美观,而不是简单的一个框。汪队讲道:从一定程度上思维导图也可反应出对一件事的愿景,生活的蓝图;而关键词的目的是“化繁为简,以简驭繁”,提取关键词的方法和能力正是我需要锻炼的点。
思维导图中的插图就好像人生中的一些美好的人和事,这个比喻我很喜欢。
而人的一生中有许多对于我们来说比较重要的东西,如何平衡好这几者关系,正是我们需要修炼的。
02 第二次“放光”——万能模版
这个万能思考模式是上一次上T1班课的时候未曾讲到的,所以今天汪队讲的时候我会特别的感兴趣,感觉自己赚到了。
因为有体验有过困惑,才会感触很深。才开始利用导图做计划时我会先走how再逐渐到what和why,这就导致有些时候紧紧陷在那个忙的状态中,而没有想清楚为何而出发。经过汪队对每一个架构的分析,我清晰了许多。今晚作图时又请教了燕子老师,所以现在对这个模式细节方面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之后这种思维模式想更多的运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
03 第三次“放光”——指点迷津
今天童童老师说的三个关键点,我感觉解决了我最近的困惑。
最近我用导图可能并没有完全的融入我的工作。童童老师说:要想让它有永久的生命力不断的画下去,它必须要对自身有用。思维导图真的是有用才会有用,这样方能体现它的价值。
第二个是便是:学习储备。就如一池水,要既有输入也有输出,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正循环。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
例如:做计划这件事我就深有体会,之前感觉做计划让我更有条理。但是后来由于完成度不高渐渐失去了信心,但其实我缺乏一个计划执行的反馈评价过程。同时更重要也更需要输入了,下面打算有计划的看些时间管理方面的书籍,注入新鲜血液,带给我新思考的源泉。
实践总结这件事我最近在做,目前已坚持写了一周的工作日志,记录自己一天做了哪些事以及自己的思考点。这个我感觉挺好的,每走一步,留有印记,不断思考,还能否做的更好。
在最后的交流中也发现,我自己遇到问题总是第一时间想请教别人。但或许正如童童老师所说,我可以先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渐写成总结。我以前都是自己抛出问题,别人来解答。而自身体验中的感受往往更深刻和有效,这个以后要逐渐调整。
结束语:
T2班课程虽然结束了,但是其实一切才刚刚开始。
我想坚持画到100幅试试看,我想做50幅计划类系列的导图,我想和T2班的小伙伴及拓普的老师去做公益,传播思维导图的种子……坚持所爱,留下生命中最美好的印迹。
将生活这根藤条埋进泥土,任其顽强生长,显现出生命的张力。“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路的尽头还是路”。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