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国际舞台的主角是船坚炮利的欧洲强国,作为中东游戏里的新“玩家”,开始登场了。
在这些国家里,英国对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行省最感兴趣,俄国则觊觎奥斯曼人在东欧和南欧的领土。
但是,英俄两国彼此又互相提防。
如果直接肢解奥斯曼帝国,一定会造成巨大的混乱,让竞争对手获利。
与其如此,不如保留奥斯曼素丹这个傀儡,从政治和经济上控制它,再逐步蚕食它的海外领土。
类似的策略,帝国主义列强在晚清也曾经用过。
而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下的埃及,因为扩张速度太快,威胁到素丹的合法性,成为了众矢之的。
1840年,英俄两国公开与奥斯曼素丹结盟,逼迫埃及从整个阿拉伯半岛撤军。
奥斯曼帝国随后还强化了对阿拉伯行省的控制,突厥人与阿拉伯人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了。
欧洲列强的插手,给阿拉伯人的命运带来了双重影响。
在埃及、叙利亚等行省,欧洲商品、资本和学校开始接踵出现,英法两国还主导修筑了苏伊士运河。
这些新变化,给保守的阿拉伯社会带来了重大冲击。
阿拉伯人中的年轻精英,现在也有机会到欧洲留学,接触先进的政治理念和科学知识。
他们像中国晚清的革命志士一样,逐渐产生了寻求民族独立、建立现代国家的意识。
统治阿拉伯人近400年的奥斯曼帝国,自然也成了民族主义者眼中的大敌。
在富国强兵、抵御外侮方面,双方是有共同语言的。
奥斯曼帝国呢,也的确在1908年爆发了内部革命,建立了一个少壮派新政权。
新政权宣布,他们要让帝国治下的突厥人、阿拉伯人以及一切民族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还会让阿拉伯人在中央政府里担任高官。
这样的承诺,对阿拉伯精英是很有吸引力的。
毕竟,在当时奥斯曼帝国的2400万人口里,阿拉伯人占到1/3。
如果他们能和突厥人平起平坐,分享顶层的政治、经济资源,那名义上的独立,其实也没有多么迫在眉睫。
问题在于,奥斯曼政权开出的是一张空头支票。
他们很快就回到了偏袒突厥人的立场,还四处捕杀阿拉伯民族主义者。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听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发现了:20世纪初的奥斯曼帝国和辛亥革命前夜的晚清,虽然有许多共同点,但差异也很明显。
阿拉伯人对争取民族独立,只有朦胧的意识,在理论、组织和武装斗争方面都缺乏准备。
但是,“一战”的爆发改变了一切。
奥斯曼帝国站在德国一边,对英法俄三国宣战,中东变成了交战前线。
这个时候,英国也就改变了不瓦解奥斯曼帝国的立场,开始煽动阿拉伯人发动武装起义了。
1915年,英国政府秘密联络上了一位阿拉伯贵族。
此人名叫侯赛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代,威望很高。
英国人承诺:只要侯赛因领导阿拉伯人,用武力反对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英国将在战后,帮助阿拉伯人建立独立的国家。
为了表示诚意,英国还为侯赛因提供军费,并给他派去了一位军事顾问。
这位顾问,就是大名鼎鼎的“阿拉伯的劳伦斯”。
1916年6月,侯赛因在圣城麦加揭竿而起,发动了阿拉伯大起义。
当时他用的军旗,就是前面提到的白黑绿红四色旗,它也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象征。
问题在于,英国政府的承诺,不光给了侯赛因一个人。
1916年,他们还和法国达成了瓜分中东领土的秘密协定。
根据这份协定,英国将在战后获得今天的伊拉克、约旦和科威特,法国则会吞并今天的叙利亚和黎巴嫩。
这样一来,阿拉伯人争取独立的希望刚刚萌芽,就被他们的英国盟友出卖了。
到了1917年,英国政府为了答谢本国犹太人社团对战争的贡献,又主动提议:战后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民族家园”,也就是今天的以色列国的前身。
而对这些相互“打架”的承诺,阿拉伯人几乎一无所知。
他们浴血奋战两年半,帮助英国占领中东大片领土,加快了奥斯曼帝国的覆灭,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
这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地区在争取独立时,反复遭遇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