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聊天的时候,总是保持沉默,偶尔附和一下,被人问到问题的时候简单几句带过的那个人,他不会透露自己真正的想法。
看着他们独来独往,但也不是不合群,有活动也会很乐意参加,玩得很疯。我们很难读懂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似乎总把自己藏起来,像抓迷藏高手一样,你永远无法找到他,除非他愿意出现。
“我总是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因为我知道别人是不会关心你想什么的,所以有时你只需要回应几句就好了。当然这样看起来似乎很懦弱,可却是摆脱大多数苦恼的办法。”
他们给人一种距离感,你再怎么接近还是隔着一道玻璃屏障,无法击碎。
我有个朋友很奇怪,奇怪是他自己这样说的。他说他初中的时候跟一个女孩子聊得特别好,那时候用qq每天晚上都会聊上几个小时。后来那个女孩子送东西给他,他突然觉得很别扭,礼物他收下了。后来跟那个女孩子的聊天却刻意地少了,最后人家就不理他了。他反倒松了口气。
那时候青春年少的,自己也想不清楚为什么会这个样子。他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人家对他好,彼此接近,但是他会忍受不了呢。他后来觉得大概是因为不习惯人家对他太好了。
高中的时候也是跟一个同班的女孩子聊得很好,前后桌每天乐呵乐呵的小打闹。寄宿学校晚上夜修回去熄灯后,躲在被子里掩盖手机屏幕的光,睡觉前两个人会在微信上聊,千奇百怪的话题。偶尔门外巡视的宿管黑影吓得他赶紧把手机关掉。他觉得这样的聊天其实挺自在的。
奇怪的是那时他已经有喜欢的人了,面对喜欢的人,他反而没什么话讲,但是特别地珍视,藏起心里。他很清楚,自己并不喜欢那个常跟他聊天的女孩,只是觉得像他们的关系是两个朋友那样自在。
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他跟那个女孩熟悉到一个程度之后,也刻意地远离她了,渐渐地不再联系。
看起来他好像是那种故意享受暧昧的人,并且在不断地伤害别人,就像村上春树说的那样: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要伤害另一个人。
他说不是这样的,他并不享受那种暧昧。他不习惯别人对他太好了,当一段朋友的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总是会怀疑,并且让自己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当这个距离越来越接近的时候,也就是彼此越来越熟悉的时候,他会害怕。并且就在这时,“嘭”的一声关上那道门。
小时候爸妈不在家,他自己一个人跟着姐姐生活,姐姐有时晚上很晚才回来,他一个人害怕,特别是当那些野猫在叫的时候。他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开着灯,害怕屋外的黑暗。
他说那时候他把所有的玩具都拿到床上来陪着他,他给那些玩具设定角色,给它们安排故事,沉浸在自己编织的世界里,不知不觉地在睡着了。
“可能从那时起我就已经习惯了一个人了,习惯待在自己的世界里。有时我会想自己就像一颗漂流在海上的椰子,忘记从哪里来,漫无目的地在漂着,可能有一天会被冲到孤岛上,就此扎根长成一棵树也说不定。只是别把我冲到景点海滩就好了,那儿人太多我可受不了。”
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不是伪装,也不想去伪装,他们大多时候是不愿意面对人群的,不愿意表露自己,在他人面前讲述自己的真实想法。
因为他知道其实语言是一种误解,永远无法清晰明澈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当他说出一句话一个想法时,他没办法让别人真的懂,是因为自己也很困惑,而且也懒得再解释。
不可能跟人有太深入的交流,其实是因为不信任,就像我那个朋友早已习惯了那个小房间里他和玩具的世界,谁也进不去。
这样看起来似乎有点逃避现实的意味,可赤裸裸地呈现自己面对现实对于他们而言是没有什么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