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之前会觉得岁月漫长,甚至会数着日子等过年、等升年级,十岁之后,渐渐懂事和忙碌,才发现哪有所谓的漫长,相反,时间走得竟是那样快。
哪怕是去年的高三毕业到现在大学一年级的结束,我也觉得不过像是翻过了几页书。我坐在车上,大开车窗,凉爽的风不断灌入,肆意地叫嚣着,拂乱我的发丝。夜晚的城市闪亮着各式灯火,但总是繁华中带着落寞,让人思绪万千。
回到学校,寝室楼底的“回家请登记”悄悄变成了“毕业回家请登记”,大四的学长学姐们已经陆续离开,我成为准大二。于是我开始思考,过去的一年,自己有哪些坚持和改变。
我的性格偏温柔软弱,可一旦认定和热爱的事情,会成为习惯。(不说“坚持”,因为这个词显得有些累)
1.写日记。
是从高一开始每天写日记的,那时候离开了家来到隔壁的城市读书,离开了原来的小伙伴,离开了年少时喜欢的人。少女心事不都是那样的么?一点点相处的细节都会被自己无限放大,添补出更多的情节。有回忆、有憧憬、有猜测,如洪水般的想念便被记录在那一纸天地中,高中学习生涯中的欢乐、苦累、迷茫也被记录其中,层层堆积,积累成了三本16开32张的日记。
如今,记忆中的那个少年早已不会乱我心境,带给我念想,可因他而起的习惯却一直延续着。写日记最表面的功能是记录生活,但更纯粹的,是与自己对话。有人说,现在有朋友圈、微博等等等等社交媒体可以记录下即刻心情,但不夸张地说,写在那里的东西基本上是要给人看的,发之前会斟酌,早已遗失了最最开始的想法。而对于日记,则可以毫无保留地书写。有些事,无法与人说,甚至无人能感同身受,特别是无端压抑、想骂人的种种情绪,倾倒给日记本,停笔后,就有一种瞬间轻松的感觉。
过段日子,一个月、一年或是五年,再回过头来看当年的自己,不失为一种乐趣和感怀。
2.摄影。
小时候玩4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就生出满满的新奇感和喜欢,初三毕业的时候爸妈给我买了台单反,从自己上手完成组装到调焦按下快门拍下第一张照片,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我想,大概是因为喜欢而生出的契合吧。
高中三年拍照的机会不多,拍的较多的基本上就是运动会了,当时用的还是自动模式,现在想来真是图样呀。到了大学,真正开始摸索各个参数、模式,去网上找关于摄影的知识,去寻找好的作品,一点点改变原有的拍摄习惯。也因为摄影而结识了一群热爱摄影的小伙伴,能更多地进行交流,看到更多优秀的作品。
年岁长了,眼光变了,看从前拍的照片会生出一种杀马特的感觉,甚至看一个月前拍的照片,也会觉得很土,这或许是政治课本里所说的“发展的普遍性”吧。
最近发现自己只是在自己的体系中一味地拍拍拍,便开始看摄影类书籍,慢慢啃,有看不懂的地方,随着对摄影了解的深入,会慢慢懂的。
自己对照片的目标是:不加标题和叙述,便能让人明白其中的故事。
3.阅读。
上了大学的确比从前轻松很多,不用再抱着一本枯燥乏味的课本背上许久,有很多时间来干自己爱干的事,也有大把的时间,去读从前的“课外书”。
小学、中学时期爱读文字,哪怕是报纸上的内容,也看得津津有味。怀念初中时候的周五,从报箱里取出一份《钱江晚报》,厚厚的料很足,告诉自己看一点点就去写作业,可最终每次都是花一个多小时翻完报纸,心满意足地投入到作业当中。现在整个纸媒都在衰落,而我家也多年没有订阅报纸。不久前曾看到过一次《钱江晚报》,不知是不是偶然,那一天的报纸很薄,似乎削减了大量的内容。大概是受到移动阅读的冲击了吧。
如今移动阅读、电子阅读何其便利,可我还是喜欢读实体书,台灯下的铅字、翻书的声音、书页的手感,都是高科技们无法带来的体验。而且现在图书馆资源丰富,为我省下了一大笔买书的钱哈哈。
不过说实话,这一年看的书算很少,希望下一年的自己能少玩一些手机,读更多的书。
4.关于爱情。
某年某省高考阅读题的最后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我已经二十岁了,还没有一个人来向我谈过爱情。
我也差不多吧,近二十岁,还没有谈过恋爱。不是不想谈,而是那句俗气的“还没有遇到对的人”,不想随意地开始。
想要遇见一个相互喜欢的人,去谈一场不考虑未来的恋爱。只要相互喜欢,就足够了。可是“两情相悦”也是那样难的呢。
也不会想为了恋爱而去恋爱,遇见一个人,快速地完成一系列流程确定交往,结果是成了可其中关于爱情的细节只有当事人清楚,冷暖自知。而那些无法相互吸引的爱情,更是不能持久吧。
看到朋友们在动态里晒着脱单秀着恩爱,我会喊着“虐狗”,也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遇见了幸福。说不定现在陪伴的人就是以后共度一生的人呢。
同时也在心里默默唱着“我等的人他在多远的未来”,期许着遇见。
长了一岁,来到大学,来到更大的城市,遇见更多的人和风景,我也有了一些改变。
1.三观。
中学的我被禁锢在小小的校园里,接触到的信息并不多。而这一年来,见到更大的世界,三观还是有些变化的。
改变的有消费的观念。在长辈的影响下,养成节俭的习惯。可买的东西多了便明白了,要在可承受范围内买最贵的,因为凭我这种淘宝能力,难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真正的物美价廉,应有高的性价比,而一分钱一分货也是硬道理。现在的我放弃了便宜、看着好看、实则无型质量差的衣服,而宁愿买一件贵的、高品质的、能穿很久的衣服。
改变最大的是对待事情的态度,不会再像从前一样以自己浅薄的认知去快速判断一件事的利弊。比如去酒吧,从前的我以为酒吧都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充斥着各类欲望,而肯定不愿意去的。可我前两天就和同学去了一次音乐酒吧。几个人围着桌子玩骰子,咪一点啤酒,听中年人唱老歌,偶尔望望外国人打我并不懂的台球,沾了满身的烟味走出酒吧,感叹着自己果然没有去酒吧浪的心。但也去过了酒吧不是么?也算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吧。
对人的态度也是变得比从前宽容了。前几年看到一个不对自己性格的人,会不屑,去指责甚至是批判。更滑稽的是,看到有人与自己的观点不同,会去与她争辩。本就是无准确答案、见仁见智的问题,年少的我们都致力于说服对方,最终闹得不欢而散,也浪费了时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观点,坚持和改变着自己的就好,无需指点干涉他人的。
其实呀,这世上别说三观一致,连三观相似的人都并不多,能遇见并成为朋友也算是人生的一件幸事。
2.独处。
其实这不能完全归为自身的改变,更大的影响因素是大环境的改变。
高中时一个班的同学都窝在一间教室,上下课、吃饭基本上保持相同的频率。除去做某些琐事,两三人几乎是一起前行的。
大学就不一样了,比高中多太多的空余时间给了我们自由支配的权力。我仍习惯早起,习惯一个人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便常一个人走长长的路到图书馆去,偶尔骑骑小黄车,也是轻松惬意的。在图书馆用电脑、读书、翻杂志,哪怕是发个呆睡个觉, 都是心满意足的。
非常享受独处的状态,说来就是那句“I am alone,but I am not lonely.”。
3.朋友。
有许多老友和我在相同的城市,我们会聚会,约出去玩的时候谈天说地,看着他们的脸,我会生出无尽的满足感。在异乡,老友在,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呢?
我们不在同一个学校,不能时刻粘在一起(当然,我也不想),甚至现在的我不常和他们联系,但他们就是被时光沉淀下来的人,呆在我内心深处最最柔软的地方。是那些我无条件信任、能给我无尽安全感的人。
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吧。
于是大学的我也没有说要刻意去扩大自己的交友圈,朋友这种生物,随缘好啦。
不过我还是遇到了一些关系比较好的朋友。一波是室友和隔壁寝室的同学,聊天时不缺话题,安静时各自做事,偶尔还在地上铺个凉席一起看恐怖电影。另一波是因为摄影而结识的朋友。大我们一届的学长会教我们摄影相关的知识,他还送了每个人一本摄影类的书,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类的书籍,实属新奇和喜欢。我极其享受票圈里的他们发照片的时候,能看到不一样的角度和拍摄风格,相互学习进步。
竟然说了这么多,不过惭愧的是写了很久。
其实很早就知道简书这个平台,那时候它还没有现在那么厉害呢,这个创意真的很棒。
第一次在这儿发,不知道格式不知道注意点,就这样随性地发啦,慢慢摸索中。
以后,会在这里写很多东西吧,没有人看,自己回味着也很不错,算是对岁月的记录。
下一年,要读更多的书、拍更多的片、走过更多的路,最后来个俗的,赚更多的钱。
物质基础要越来越好呀,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