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读刘玉琴长篇小说《嫁接》
文/左月
2019年7月19日,我接到刘老师赠送的新作一一长篇小说《嫁接》。
刘老师的书(小说、散文),我大多收藏着。给我的印象,就小说而言,这部《嫁接》无论就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还是主题开掘的深度,无论是内容的厚重,人物命运合乎逻辑的展现、情节的细腻真实,还是表现手法的多样与老道,语言运用的纯熟活泼,都超越了她此前的长篇。这是她几十年阅人、读书、观察世界并不辍写作的结果。
小说从嫁接的角度切入并表现生活,让读者耳目一新。
我们以前都知道并懵懂接受的是这样一些观点,造物弄人,时势造英雄,性格决定命运……而《嫁接》揭示出这样的奥秘一一影响人命运的,先天的,是基因,后天的,是嫁接,或者说是婚姻。而作为万物灵长的人,无论先天与后天遭际如何,都是可以主动作为的。
小说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一
那天,因为分身乏术,不得已,枣珠儿才让元元帮忙收集殷思春的作恶证据。这也是考虑到元元是学文科的。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生活是创作之源,不同人物在社会背景下的不同活动,对各色人物性格、命运、前途的描写与塑造,不论肮脏与高贵,都是她文学之路免不掉的课程。子萍则不同,她是学艺术的,年龄尚小,过早地接触社会上这些肮脏的见不得人的东西,不利于子萍的健康。
个人认为,这段话可以作为解读《嫁接》的一把钥匙。因为,在情节展开的同时,也从侧面透露出作家的审美取向与创作理念。站在职业角度考虑,这段话同时也启示教师、家长与青少年,对读物的选择是有年龄限制的。童话适于儿童,《红楼梦》则应该中年再读,因为中年人大多应该读了比较多的书,更重要的,是有了较丰富的人生阅历。此外,我们也可从中获取这样的信息一一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不同的人;有理想、有理智的人会正确选择和利用环境。
纵向上看,小说从上世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写到本世纪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几十年风云变幻;空间上,从乡村到城市;从商场、官场到情场;从红尘滚滚的市廛到清凉静寂的寺院,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立体而真实的展示了无比丰富的人间万象。没有空洞的道德说教,没有对政治的图解。没有标签式的高大全人物。但是,读者却能在阅读时随人物浮沉喜怒而产生情感共鸣,并且从作品中真切感受到作者的价值取向。由衷钦佩作者的笔力。
如果世俗现实内容的展现是使作品对中国读者产生亲和、感动、喜欢等阅读效果的关键,那么,“穿越”就是作家不满足于对世俗现实的平面展现,而以自己对世界的基本理解改造、组合、评价世俗现实的过程。其前提是对世俗现实有尊重的态度,然后再生发出超越世俗的新的审美内容(吴炫《穿越中国当代文学》)。
事实证明,刘玉琴老师成功地做到了既尊重世俗现实又生发出了超越世俗的审美内容。这集中体现在小说对枣珠这个人物的塑造上。
小说的主人公枣珠儿,是作者着力塑造的理想人物。
枣珠儿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曾是农学院教授,母亲是省歌舞团声乐演员。
枣珠儿秀外慧中。先在国内读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后来又出国读博士。此外,在智斗贪官殷思春的细节上,也可看出她的心思缜密,聪明过人。
枣珠儿善解人意。小说中有一个细节足以证明。她不动声色地替囊中羞涩的谭尔木买单。
枣珠儿能干。她既有专业园艺知识,也有实践经验,更有前瞻眼光。穆秋在野树沟的事业,蒸蒸日上,这多半源于枣珠儿从起步到发展的一步步精心策划。她还写得一手好文章,与事业学业相辅相成。
枣珠儿英明果断,关键时刻看得清,打得准。尤其是在满山果木遭遇灭顶虫灾,梁山杏又火上浇油的危急时刻,枣珠儿力挽狂澜,促使穆秋及时做出正确决策,飞机灭虫,打机电井抗旱,保住了三道沟三道梁的杏树枣树一一十几年的心血。让人钦佩她的心胸与胆识。
枣珠儿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她去美国学习,利用“非编码RNA(核糖核酸)”进行基因编辑,救治元元,割断遗传的生物链。她以能让孩子和穆秋接受的方式解除爱已枯萎的婚约,主宰自己的人生。
小说还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渊博睿智的穆春,小富即安的穆秋,爽直泼辣的裘三妹,颇有心机的林树德,粗鄙刁蛮的梁山杏,荒淫贪婪的殷思春,看穿人世善恶祸福的静心法师等等,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枣珠儿。女儿如荷,这是我对枣珠儿的评价。
山杏与野枣的嫁接,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李树嫁接到杏树上,会延长李树的寿命。梁山杏也想改变命运,“硬性”嫁接穆秋,后果是生出遗传父亲颠痫基因的穆子帅,一手导演了人生悲剧;穆秋家庭出身与自身素质不错,但可惜学历层次与思想境界与枣珠儿不对等,最终难免遗珠之憾;殷思春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官场潜规则与个人物欲追求相嫁接的产物,作者偏偏安排他把最肮脏的赃款藏到佛门净地,而寺院住持又是他当年伤害过的人;穆春与龙晓的结合应该是优势互补,不幸的是元元遗传了外公肝癌基因,万幸的是,因为枣珠出国进修,阻断了这种不幸的代际传承。这些次要人物与反面人物,既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又与枣珠有着这样那样的关联与交集,众星捧月,你方唱罢我登台,共同演出了一场人生悲喜剧。
愿更多的人读到这部小说。
2020.2.4初稿
2020.5.16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