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又再翻阅了一遍,而这次发现感触更深,心中有更多难以言喻的滋味在搅动着,昨晚看完这两本书已经是凌晨4点,身体有些疲惫,心却在清醒的跳动着,跳动着,脑海里不断浮现的是张骏,罗琦琦,许小波,关荷,葛晓菲,一串串的场景在脑海里不断地放映着,这种感觉如汹涌的浪潮将我深深的包围着。
还记得第一次看这部书的时候大概是在初三的时候,那时候的我表面是个乖乖女,内心其实却是渴望叛逆的,但在外部环境和家庭因素的影响下,胆小的我战胜了内心是小恶魔的我。我依旧是两点一线,家,学校。放大了自己的一本正经,在家人和老师看来,我都是一个乖孩子,可我的成绩却一般,我内心深知一般的原因,因为我根本没有在努力,这算不算一点小小的反抗,也许多年之后会后悔,但是年少无知的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单纯,以为对时间的未知也是最好良药,期盼着看到自己长大之后的样子。初次看这本书,被罗琦琦鲜明的性格所触醒,觉得自己的内心也住着一个如同罗琦琦一样“张狂的小恶魔”,粗略的翻阅了整本书,不投入情感的浏览完它,说来好笑我竟然这么怕被罗琦琦“同化”,不敢深入地去体验书里每一个人物的内心。显然这次阅读是失败的,但罗琦琦却深深地印入了我的内心,我从未将她遗忘,却经常会把她忘记。
再一次突然想起这本书,是在一个星期前,跟我的好朋友在微信群里聊天,不知偶然聊到什么,我突然打出了一句感叹时光的话:啊!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啊!原本只是一句戏语,却让我的内心再次雀跃起来-我要去图书馆借这本书。周一,约了姚猪一起去图书馆,在姚猪强大的搜索能力下,我很快拿到这两本书。慢慢的翻开,细细的品读,深怕错过那一句话。
多愁善感的人总擅长于在别人的故事里寻找自己的影子,我当然也不是一个意外。虽然我的生活有点单一枯燥,感情经历也近乎为零但我却总能把别人的故事往自己身上套,也许在你看来有点难以理解,可我就是这样乐此不疲。比如说看到罗琦琦和张骏小学数学竞赛那段时光,我也能想起我小学也有一个很好的同学,我也曾跟他一起做作业和放学;之前看《橘生淮南暗恋》的时候也同样身同感受,不过我感叹的不是我暗恋谁,因为我空白的感情经历里,根本找不到这样的缩影,而我感叹的是,我的高中和大学生活居然这样的贫瘠,连个暗恋的对象都没有,如果当年我能找到一个可暗恋的对象有多好啊。跟姚猪和祥锅提起时,他们说这是人之常情!哈哈,感谢有他们这样的朋友,永远不会打击我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