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春节档热门之一《疯狂的外星人》,又看了几篇影评,说的都离不开宁浩导演疯狂系列前两部《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
所以鸣哥今天特地在家看了这两部,这是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的基本素养,除此之外——
鸣哥还有二十天才开学,闲着也是闲着
这是鸣哥在Mingo布克上写的第二十五篇辣鸡,聊一聊宁浩导演疯狂三部曲——石头赛车撞外星人。
比起之前看的《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更像一部春节档适合一家人坐在一起看得阖家欢乐的电影,特效感觉··还好吧,不至于像《澳门风云3》那样,但是内容要求的水平偏高,细节方面要求很突出,所以感觉也不是很尽如人意。
另外,说《疯狂的外星人》改编自刘慈欣的《乡村教师》,或许创作的出发点是它,但不像大家想的那样书里就是那么写的。原文中的风格格调和故事都与电影完全不同。
(说起来,《流浪地球》也只是借了书里一个大背景而已,毕竟,用电影表达文字的宏大和发散思考,太难,而大刘的作品风格就是“大”。《三体》到现在音信全无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观影过程中大家的态度也和《流浪地球》完全不同,聊天吃东西迟到还有带着孩子瞎转悠的;观影结束大家的反应也是一半一半,有说好看的有说不好笑的。
回家看了疯狂系列另外两部,自己心中排了个序,《疯狂的赛车》好于《疯狂的石头》好于《疯狂的外星人》。
《疯狂的赛车》延续第一部的多线叙事和各种剧情阴差阳错交合的风格,感觉上比第一部要成熟,第一部感觉稍乱,而第三部是单线叙事,从头到尾直接顺下来了。不是说这样不好,作为一部春节档电影,可能这样票房更高。
三部中都有一些不断重复的台词,《疯狂的石头》中是“费那劲干啥,一锤子砸开他得了”,“赛车”中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外星人”中是“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第一部中的粗蛮,到第二部中的思考,到第三部中的找出路。
仿佛电影中的“耿浩”谐音“更好”。
三部都是底层的小人物,都“装”有深度有水平,不管是说话还是办事,最后的转折对比讽刺至极。
第一部“石头”,各种巧合足足吊起了观众的胃口,说实话这种画风的电影鸣哥还真不太喜欢。电影里,大家都是出来混口饭,都不容易,你干你的活,我干我的活,难免会有误会的地方。
第二部“赛车”,依旧各路叙事交叉吊胃口,比起第一部,这一部里的角色都有自己明确的追求,两个贼为了结婚,耿浩为了师傅,警察为了办大案,黑社会为了卖粉,至于徐峥演的墓地销售经理,这特么纯粹就是讽刺社会。
而第二部临最后还不忘“圆梦”一把。鸣哥也喜欢骑行,看着耿浩又骑上自行车,身体前倾,后身抬起,上肢肱三头肌雕刻出的曲线······
第三部“外星人”,故事简单了,搞笑意图也明显了,最后体现出的“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平等”方面的问题,你说有就有吧。鸣哥把它当成一部娱乐的电影。
娱乐的深部是悲剧,鸣哥感觉这句话放在第三部不太适合。
三部电影都有一个和底层小角色玩对比的阶层,第一部里是香港来的杀手,结局是被玩得挺惨;第二部是台湾来的黑社会,结局是被玩的挺惨;第三部是美国人,结局是,被玩的更特么惨······
就是把你们套路打乱,就是把你们搅和的够呛,就是把你们当猴耍···外星人又如何,没了头环还不是乖乖让练功练功,何况你们这些地球人。
而那些装成文化人,有身份的人,干大事的人的人,第一部里从香港学人体艺术回来的摄影师,第二部里想挣钱的两个贼,全都自食其果,到最后接受自己是个小人物,是个无名之辈。当然这是在被打或者被抓之后。
相比起来,第三部里一直这么看得起自己的是耿浩,一个“国粹的传承者”,有了点正能量,也多了些无奈。
疯狂系列火了,第一部以小博大,开了先河,第二部再接再厉,有表有里,第三部搞笑居多,不然叫沈腾来干啥。
喜剧看进去是悲剧,而最悲剧的人,是在一边摇头一边笑的人。
第三部我就看个乐了(其实前两部我也差不多)
不想写了,有点累
闲着也是闲着
明天飞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