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推荐读这本余华的代表作,虽然仅仅只有十余万字,但内容和反思却是无穷尽的,社会背景、苦难折磨等。我只是斗胆写一下看完第一遍的感受,可能很浅显但总要记录一下此刻的心情。
讲述了老农福贵坎坷不平的一生,由一个衣食无忧的阔少爷败落成一个贫困农民,从此一生再无福和贵的故事。
这是一部二十世纪中国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底层民众在经历了天灾人祸和兴衰动荡后并没有走向绝望和崩溃,而本能的迸发出执著的求生欲–活着的意志史。福贵“见证”了所有家人好友相继死去的一幕幕。有庆被抽干血让我看到了那个社会人的冷漠和无力;二喜挤压在水泥板上让我看到承担家庭的不易;苦根被撑死又是家庭贫穷的无奈。对福贵来说,活着是一种体验。体验生老病死,体验亲人逝去,体验生活苦楚……他在苦难中忍受着活着,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在孤独中坚定着活着,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在艰辛的生活条件下,和他的家人相比,活着就已经足够艰难和珍贵。
《活着》这部悲剧苦难史,笼罩着强烈的命运悲剧色彩,人和社会的尖锐矛盾,战争、饥饿、病痛、政变等种种因素……因为没有能与时代带来的苦难相抗衡的能力,无能为力便只能忍受求活。我看到当时中国最底层农民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灰暗世界尚存的乐观态度,心疼的同时是敬佩和反思。更体会到什么叫做“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生命精彩,当遇到如此沉重的苦楚的他们尚且心存生存的意志,我们又有何由放弃?当然仅给予对生命不尊重的人。
——————美丽的分割线——————
之前每一次听到敬畏、尊重生命都会心存疑惑,现在却是心生感慨。《活着》这本书值得细细品读,最好在了解时代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前提下,余华有过怎样的经历或是生存在怎样的环境下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值得探寻。听说《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是他的经典作,期待读《许》。大体来说,《活着》还是没看懂,体会也是很肤浅和笼统,会复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