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像曾经的我一样徜徉在博物馆里,面对众多精美绝伦的展品却看的毫无头绪?虽然也觉得美,但说不出什么道理,看完展总有入宝山空手而归的感觉?那我要向您郑重推荐迈克尔·苏立文的《中国艺术史》。
您没看错,是一位外国人写的《中国艺术史》。刚看到作者时我也一样嘀咕着:外国人写咱中国人自己都看得如坠云雾的中国艺术史,靠谱吗?他看得懂中国甲骨文?看得懂“得意忘形”的中国画?他钻研过咱们中国的古建筑,他知道什么是“飞檐翘壁”?其实最近在书店也看到了蒋勋写的《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还有《西方美术史》,但是蒋勋老师最近出镜率太高,不是我不相信他的才华,实在是做学问最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相比而言,苏立文几十年磨一剑就显得更有诚意,更何况他的功力早已得到世界的肯定——他是牛津大学凯瑟琳学院退休院士,曾在伦敦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荣获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古根海姆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多所机构颁发的多项荣誉和研究基金。这本《中国艺术史》,是牛津、耶鲁、普林斯顿等学校沿用40年的读本,是使用最广的中国艺术史入门书。迈克尔·苏立文从上世纪四十年代来到中国,就开始接触中国艺术,结识了众多中国艺术家如丁聪、吴作人、郁风等,毕生专注于中国艺术的研究和传播。他还娶了一位中国太太吴环,这本书就是献给她的。在扉页上写着几个简洁的字:献给环。我查了他们的相识经历和照片,很美。他那种严谨的学术风格让我感动,在他去世前一个月他还来到中国,已经97岁的他还在关心中国艺术,并询问年轻人对他著作的意见。此书的中文版出版时已是2014年,他去世一年以后了。他是这样阐述自己对中国艺术的研究的:你们可能会问,什么是你进行研究的动机?我只能说,我的动机是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对理解的渴望,以及尽我所能去做的那样拥有未知的尝试。这本书很难能可贵的一点就是呈现和理解,尽力去理解各种艺术形式。
这是一本中国艺术史的入门书,不需要很多专业知识,所以我很看得下去。封面用的是仇英的《竹林品古》,确实古色古香,很中国:远处的竹林、棋盘;中部围着的绘有工笔花鸟和山水画的屏风;正中间围桌评画的士人;左下立着的侍女、童子;旁边陈设的古青铜鼎、爵、觚等都透着一股雅意,而远处追逐打闹的两只小狗增加了一些现实的意趣。古意、中国艺术的各种形式全都有了!而且生动有趣,这个封面确实有代表性。打开就是英文书名,作者,后一页中文的,缀上了译者徐坚。后面就是“献给 环”。目录简洁,序更简洁,仅仅是作者关于此书的最简单的说明,关于叙述方式,后面就是对提供图片的机构及个人表达感谢。没有任何自夸或请人夸的行为。就是陈述。英国人的克制表现的淋漓尽致。我喜欢这种平实和简洁,就像最好的艺术品,它不用开口说话,凭着最简洁的线条,你就能感受到它的美。在整本书中,苏立文都是惜墨如金,力求准确,却温润有情。请随我一同来感受。
作者在序中已言明他的叙述“恪守传统的朝代框架”,原因有二“因为中国人按照延续的王朝序列认识自身的历史,所以对于西方读者而言,在初次接触中国文化时,有必要把握中国人自身对于中国历史的感觉。此外每个主要王朝,王朝之间的断裂和混乱时代的艺术都各有其独特特征。”所以,沿着石器时代、夏商周、东周战国、秦汉一直到20世纪中国艺术一一展现于眼前。这增加了我的熟悉感,是我能够顺畅读下去的其中一个原因。他选取了陶、青铜器、玉器、雕刻、漆器、瓷器、书法、绘画以及建筑这些方面表现中国艺术,虽非完美,也算颇具代表性。他认为中国艺术之美在于和谐,与自然的和谐,与人的和谐,与世界和万物山川相比,人是微不足道的。中国艺术只不过在“借用艺术家和工匠的表达对自然韵律本能的回应”,“自然”是其创作形式。这算不算得上是中国艺术品的共性?和谐、自然,看完之后回顾整本书里的图片,似乎有那么一点道理。他把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领悟的挺不错!
书中将中国历史的大致发展脉络与这一时期的艺术形式、艺术特点相结合,试图找出其关联,但绝不生搬硬套。历史和特点的表述都不是那么多,点到为止,所以有一种简洁之美。同时辅以数量众多的图片呈现艺术品之美,图文结合,详尽、优美。因为作者的背景,所以很多藏品非国内所有,为流落国外的精品: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雕刻《皇后礼佛图》等,对国内艺术品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当然会不由自主的产生心痛之感:祖国那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历程里,多少艺术珍品被他人所劫掠!
这中间我最喜欢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关于青铜器的纹饰演变——这是我看了好几个博物馆后特别想弄明白的,这本书里较为详细的进行了描述,还附带了纹饰图;一个是关于文人画的产生、发展,使我可以站在高于教材的角度进行文化史必修三的教学,同时让我深刻感受中国文人的特点:追求人格之独立,思想之自由。这不是近代才有,实际上古人已经在追求,只不过以文学和艺术的形式呈现。他们的审美人格表现出高洁、不流凡俗的气质,而且以此为荣,形成一个主动认同的群体。自宋代以后,这些人创作的绘画成为中国艺术的重要方面,是工匠以外主动进行艺术创作的人。而他们由于自身的品质和知识修养使文人画呈现出除却继承中国画的基本特征外的独特风格:借物抒情,表达个性。所以,每幅画都各有风骨。这本书中将文人画中一些大家的作品和特征一一进行了评说。书中着墨较多的是中国山水画,从源起到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有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炳著有《画山水序》,意味着山水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诞生了。宗炳毕生以游览南方南方名川大山为乐,更为难得的是他有一位志同道合的妻子。《宋书列传》中这样写他的妻子“妻罗氏,亦有高情,与炳协趣。罗氏没,炳哀之过甚”。这样的伴侣实在难得啊!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画里山水的比重越来越大。唐代懿德太子墓里的壁画即是山水画,突出线条。还有没骨画法。以前也看到过,这次看书我特地查了,原来就是不显示画线的轮廓,颜料涂出效果。宋代山水里郭熙的《早春图》体现了一草一木皆有生命,将“气”表达出来。理学中,“理”与“气”这种哲思在山水画中得以体现。
苏立文认为中国画家在山水画中刻意回避透视法是想让画的空间感无限延伸,同时也释放了观者的想象空间。“其间折高、折远,自有妙理,岂在掀屋角也。”从而,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中国山水画令我们的心灵遨游于方寸之间”。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用了皴法,用光线和阴影表现出磅礴的气势,引人入胜。还有董源的《潇湘图》,将南方山形轮廓柔和圆润的特点表现了出来,还有林间泛起的薄雾,作者认为颇有印象派之感。后面的山水画我自己认为匠气太重。苏立文认为董其昌既有对前辈的继承性,又有开创性,表现了“对追求纯粹形式的热情”,被认为是“最早的现代派画家”。民国时期的,我比较喜欢林风眠的,有印象派之感。苏立文认为,林风眠追随马蒂斯,用色大胆。
当然,书中还会接连不断的制造小惊喜。比如仰韶遗址出土的陶罐,红黑陶,口沿处是一周网格纹,丰润的罐肚上绘有漩涡纹,应该是笔绘,尖端挑起形成笔锋,充满动感,涡纹中间有多组菱形块儿,颇有现代感。
红山文化出土的玉猪龙特别可爱,头似猪而身是龙,玉质油润,历经几千年仍泛着光泽。我很好奇是真有这样的动物还是匠人们想象虚构的形象。在那样的条件下始终不明白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雕琢出来的,还这么形神兼具。还有大汶口出土的红色彩绘豆,很纯正的红底绘有竖条纹和星星图案,星星中间是个正方形,口沿处也绘有多条条纹,底座不间断折形纹,这种纹饰风格即便放在现在也是富有潮流感的。
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非常普遍,用在餐具上是在告诫人们不要贪吃。形象并不是狰狞的,除却那双眼睛,其实从审美角度是很古雅和庄重的。近代庞薰琹设计的商周母题的地毯设计就是以此为纹饰的,很大气。妇好墓里出土的青铜觚器型优美,还有一个玉人,很能表现那个时期的服饰、发型——额上的头发卷成筒状,好奇特的发型。战国时期有个玻璃杯,造型和图案都特别像现代的,给你一种穿越之感,除了不够透明。汉代由于政局的稳定,丝绸之路的开通以及外来、本土宗教的传播使汉代艺术极具活力。这一时期流行一时的《淮南子》和《山海经》都是证明。汉代古墓中的画像石、画像砖上的仙阙、西王母像其实都是来自西方丝绸之路的传说。这一时期的青铜镀金跽坐羽人像非常富有想象力。肩部和腿部居然都长出了鸟一样的羽翅!
当然还有北宋定窑白釉瓷枕,以孩童撑荷叶的形式出现,充满童趣。还有陈容画的龙,据说是在喝醉后用帽子蘸上墨汁画的,十分逼真。
还有清代古月轩生瓷茶壶、玉雕鲤鱼以及凤凰花树漆屏风,都精美极了!
看,我实在抑制不住对本书内容的透漏,这就是我自己的一点愚见。其实,您自己阅读领会可能会比我介绍的更为深刻。一句话,非专业者想了解中国艺术史,此书值得一读。
https://www.jianshu.com/p/4971991827d4
�}%kv�u�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