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与朋友闲聊,谈及“中庸”之道。一时兴起,时隔多年,再读《中庸》,感慨万千,拙文记之。
中国人无人不知中庸,“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恒常不变。淡了加点盐,咸了兑点水,治大国若烹小鲜,是妇孺皆知的道理。然,如此理解经典,虽无大错,未免太过肤浅。
《中庸》开篇,提纲挈领的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其中,关于道的争论很多。个人很推崇老子的道论。“道可道,非常道”,说的是“道”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形而上的精神世界的东西,与我们日常形而下的生活无关。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说过“哲学需要自身专有的符号系统”,佛家也有著名的“释尊拈花,迦叶一笑”的典故。因此,人性与物性,人道与天道的更替、轮回才是道。道讳莫如深,普通百姓大可不必深究其中,只需时刻提醒自己以“道”述“理”,方为道理。
中庸,其次是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故宫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中和殿位居其中。在祭祀天地大典的时候,皇帝需要在中和殿去准备,尤其是心态上做准备,哭也好,笑也罢,都必须有节制。作为君子,既不能呼天抢地地哭,也不能满地打滚地笑。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人并不是理性的动物,大脑的理智中心叫做前额叶,情绪中心叫边缘系统,边缘系统指向前额叶的路径比较粗,且成熟早。因此,人人往往会被情绪控制所谓的理性。《思考快与慢》告诉我们,我们熟悉的框架效应、禀赋效应、锚定效应等等都是大脑在情绪的指引下,无意识的启动了非理性思考系统1。因此,“中和”是理性思考的必要前提。
冥想、瑜伽都强调呼吸练习,其实也是在说明同一个道理,控制呼吸,关闭“眼耳鼻舌身”诸法门,观照内心,无受想行识,无色香声味触法。自然就能做到履中蹈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