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内容在微信公众号【漫雪封尘】更新
在谈这本书之前先谈谈自己对大学的看法:
我认为一所大学首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第一师资力量。第二,教育设备。第三,生源资源。
一所优秀的大学应该具备强大的师资资源,教师是一所学校的智慧库,他们本身是一个资源站,一所大学如果没有优秀的教师何谈大学教育!
这点从我自身经历就能反应出:乡村的老师只会教孩子们简单的拼音、汉字,但镇上的老师还会给孩子们教画画、唱歌、舞蹈。乡村的老师不会让孩子自己动手创作,孩子也没有自己学习的习惯,镇上的老师要求孩子自己创作,合作完成作业,我对这点深有感触。
在这里很多人会说乡村没有条件,但我更相信首先乡村没有优秀的教师。乡村有点能耐的教师会被调到镇上,镇上有水平的会被调到市上,这样一级一级往上选,最后留在乡村的或者来到乡村的当然只有能力最差,水平最低,甚至是没有大学资历的老师了。
我们经常谈论乡村与城市的教育之差别,其实很多人没有看到根本,虽然这些都与此书没有直接关系,但可由此推断,乡村不会培养出多少优秀的大学生,虽然此书没有提及这点,但是教育资源不公平恰恰是也是教育界最大的问题。
小学是大学源头,没有小学的优良教育,大学又怎样得来,我想从这点上告诉大家这样一个简单而我们没有注意到的现象。
那么言归正传这本《回归大学之道》是我看过最优秀的教育类书本之一。
哈佛是世界上首屈一指,历史悠久,学术卓越的综合性大学,是一所有着高水平教师资源,生源资源的五星级高校,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当所有的高校向它看齐,所有高校顶礼膜拜的时候,它的校长博克先生站在一个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大学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其实,从书的名字中就可以想到,校长并不是因为身为哈佛的校长而沾沾自喜,高高在上。相反他站在旁观者角度,理想者的角度认真分析了以哈佛为代表的大学问题。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下滑,于是很多人开始考究问题的根源,有人就把矛头指向了大学,大学是培养社会精英的集训地。
社会出了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人出了问题就是大学的问题。这是简单的推理,也是有道理的推理。因此,博克校长深入探究其因。他综合了社会上各种批判的理念并与众不同地开启了这本书的羁旅。
第一章,校长(作者)以美国历史为线索探究了教育质量下降的原因,教育在多元化下没有统一的目标,没有具体的方向,缺乏统一的管理。
在这章中我们其实也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的影子,这是一个通病,并不是只有美国才有这样的案例,我们探究别人的时候发现原来我们也是这样的。
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举一个例子:我在高中一年级的时候换过两个班主任,每次换班主任后班级就乱的一团糟,于是学校又想换班主任给我们,这是一个简单的实例。
但问题是经常换班主任的班级往往会导致班级管理出现问题,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式,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核心的班级文化,那么班级的管理就难以继续,整个班级也就成了一盘沙,推而广之,学校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学校没有一系列的,完整的,健全的体系和规划,学校也必将陷入一片混乱。那么大到国家,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教育质量下降只是时间问题。
在第二章,作者认为大学没有给学生自主的机会,没有让他们的潜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当时很多人认为本科生质量问题主要是教师把精力花在了外面,没有和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然而,调查的数据表明了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最终作者在书中提出了美国大学的六大问题:
对大学角色认识不同;缺乏合作精神;忽视教育方法;不重视课外活动;忽视教育的目的;太过于科班教育。
对于这章我是非常赞同作者观点的。我作为一名当代的中国大学生,我认为,我们国家的这个现象基本上解决了,或者说我们学校的问题基本解决了。
大学一年级,我们进了学校之后就能自愿参加社团活动,自己决定选择相关喜欢的课程,我们可以深入图书馆,可以每周一游,可以交四海朋友。总之,很多事情我们有选择权,我认为广泛的选择权就是一所好大学给予学生最大的礼物与机遇。
在第三章中作者认识到很多大学生没有自己的目标,没有长远目标或短期目标,没有未来规划。因此,他提出了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些的目标:表达能力,思维判断力,道德推理,公民意识,全球化素养,广泛的兴趣。
我对大学生目标问题已经不是首次思考,我对这章的理解是,我们可以树立短期的目标,可以有自己的规划,但是怎样真正选择未来的路应该看自己的发展程度,社会的需求。不切实际和自负都是不明智的。
从第四章到十章作者阐述了具体应该怎样表达、学会思考、品德培养、公民意识、多元化文化、全球意识、兴趣等。
在这些章节中让我真正学到了怎样去提升自己的方法,而不是一般书籍上的泛泛之谈。很多时候我们知道公式但不知怎样去用,在这些章节中我学到的是真真切切的做法,是每一个细节的解题步骤。
谈谈第十一章,题目是:职业化准备。看到这个题目其实我是很盼望的,虽然没有到为职业做规划的时候但是这些知识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我认为大学生将职业看做挣钱是不正确的理解。
我们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将来能做大事情,能做让世界更加美好的事情,能够发展自我等等,而不是为了将来能在某个既定的岗位挣钱。当然,我们工作了就能挣到钱,但我们不是因为挣钱而工作,工作是我们学习的渠道,是我们发挥自己才干的证明过程。通过工作我们能提升自己的能力,能做的比以前更好,比昨天更好,所以只有工作才能让我们更加熟练,更加优秀。
十二章展望未来:美国的未来掌握在美国大学的手中,因此,作者以希冀的理念规划出美国教育的发展蓝图。
我想我们也应该以此为借鉴,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在肯定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发现不足,勇于承认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追求卓越。
到这里我的读书感想算是结束了,这种读书的方法叫“即读即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