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主题没有写,不过班班给了一周补写的时间。本想着抓紧时间把它补上,但是看到主题内容有点傻眼:如果把自己过去的经历写成一门课会写什么。
我的经历实在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可写的,就是一个从小到大都贪玩的人如何一步一步混到今天在家待业的故事,很适合作为反面典型。
想来想去,唯一能被人夸奖几句的也还是写东西这件事上。
其实到现在把我自己写东西这件事称作“写作”,把写出来的东西称之为“文章”我都有点心虚,觉得有些名不符实。我既不懂所谓写作技巧,又不明白怎样给文章布局,甚至连编辑告诉我爽文的技巧我也没学会,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往外写。就像火山喷发之后的岩浆,落在地上的时候是什么样,凝固成的石头就什么样,完全没有规律可言。
所以本来我想给这个文章起名叫《小桃爸爸的写作课》,一想到这里觉得这样写实在是太不要脸了,就改成了现在的题目。
不知道是不是身边人善意的安慰,目前为止我受到的赞誉大多来自写东西这方面。我的字写得又脏又难看,学生生涯中只有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对我的作文大家赞赏,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曾经说过班里的其他同学顶多能算是入门,只有我写出来的东西是真正的作文,经常在课堂上朗读和点评。
那段时间我受到她的鼓励写了很多作文,不过初中以后这种待遇就消失了。毕竟学生这么多老师那么忙,实在没工夫像考古学家一样逐字逐句去分析你的蝌蚪文。
直到后来学会上网打字以后,我的东西又重新获得了一些赞誉。这些事情在上一篇《一班主题|我相对来说最擅长的事》里讲到过,就不再废话了。
自从上网写字之后,总有人让我分享所谓的“写作经验”。尤其来到简书之后,也有许多简友通过留言或者简信问过,这实在是让我受宠若惊。之前说过,我都是想出什么就写,完全没有章法可言。简书上许多人都收了徒弟,但我从来不敢,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该教些什么,师父这名字实在受之有愧。
搜肠刮肚想了很久之后,我觉得总结一点经验或许还是有参考意义的。于是废了这么多话之后,我就简单把我的所谓“写作历程”讲一讲,顺便说说我的一些观点。
世上或许有生下来就会写作的人,但那绝对不是我。细细想来,虽然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写作文,但读书我却开始的很早。
小时候住的是职工家属楼,邻居家的孩子是和我同龄的发小,对我来说去他家里玩就像从卧室到客厅一样习以为常。
发小的爸爸是个作家,妈妈是语文老师,家里自然有许多书籍。不过那些整齐摆放在书架里的书是不允许我动的,毕竟我曾经弄碎了他家两面大镜子和许多锅碗瓢盆和桌椅板凳,那些珍贵而脆弱的东西是根本禁不住我强大的破坏力的。
不过他家有一个柜子,里面乱七八糟地堆了许多不知道哪来的各种报刊杂志,这些东西就成了我读书的启蒙。
那个年代小孩子们的娱乐不算太多,电视的频道又很少,没有玩伴的时候也只有看看书可以消遣,于是那个书柜就成了我的图书馆。柜子里的书很多很杂,《故事会》、《青年文摘》、《意林》、《半月谈》、《科幻世界》、《飞碟探索》、《新少年》等等,从科普到情感到故事五花八门。至今想来我会对天文历史甚至是量子物理产生兴趣都是因为那柜子书的启蒙。因为看得多了,所以写作文的时候不自觉就会把其中的一些词语运用到上面,或许我也效仿了他们的写作手法,但因为都是下意识的,所以自己也不敢确定。
到了四五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主动找书看了。职工村里有个老年宫,里面有个图书馆,但后来那个地方成为了大人们打麻将的场所,图书馆也就废置了。每次父亲去打麻将的时候我都会到图书馆里转悠,偶然隔着玻璃柜看到里面有一本名叫《古星图之迷》的书。这个书名对于正处于好奇年龄的孩子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但无奈图书馆早就无人管理,图书室上锁打不开,我也不敢问询大人,最后愣是设法撬开了一扇松动的玻璃,爬进去将那本书偷了出来。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
拿回家之后才发现那并不是《世界未解之谜》那种的杂志,而是一本科幻小说。那时恰逢暑假,我甚至拒绝了和同学一起上山抓蚂蚱的邀请,捧着那本书看了整整一个月,期间反复看了三遍,最后甚至将里面一些因为脱落而重新装订后导致的页码错误找了出来,重新进行了排序。
那本书是我后来尝试写小说的基础,可以说没有那本书,我至今也不会写出故事来。
高中时期有了点古文基础,恰逢同学以学习古文之名买了本古文本的《聊斋志异》,由于古文版没有删节,里面很多香艳的情节也被保留。这成了我难得的娱乐之一,平时最喜欢的就是找到里面有些不太着调的故事拿来讲给同学听,引得大家一阵发笑。后来就有了许多固定听众,这也让我越讲越起劲,可以说这是我后来能够读进去史书的一个原因。
再后来的事情也讲过了,搞了几年业余轻小说翻译,听了几年百家讲坛,后来又读了易中天老师的《中华史》,我就开始写东西了。
根据自己的这些经历来总结,我觉得写东西和看书是分不开的。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通俗的讲就是凡事需要先积累经验。很多去学手艺的学徒其实也没有经历过师父一板一眼的系统讲解,都是日常看着师父们干活一点一点摸门道,最后试着去干,积累实践经验然后熟能生巧。
个人认为上课只能学习一些客观理论上的知识,至于技巧技法这些每个人都有所不同的主观能力还是需要根据积累的经验结合个人的体悟,如此才能有自己的特色,从而在某个行业上做得更好。
不小心废了这么多话,好像也没有太多有用的,我要回去码字了,各位回见。